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国两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理论创见和战略决策
1
作者 萧北婴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在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同时在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立足点是和平统一。这一构... 在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同时在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立足点是和平统一。这一构想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度开放性,体现了当代国际主义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更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一崭新的科学构想,以其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咸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创见和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重要启示 科学构想理 论创见 时代特征
下载PDF
“一国两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创见
2
作者 张春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1-32,共2页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和伟大创举。它从当代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和伟大创举。它从当代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点:(1)“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指一个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论创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结构形式 “两制” 谈判 祖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构想
下载PDF
伟大的理论创见,建设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学习十三大文件座谈会发言摘要
3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6期1-3,共3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认识中国的国情。要正确回答:我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生产力情况如何,我们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情况如何,等等,决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作过高或过低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创见 指路明灯 大文件 建设社会主义 座谈会 桂林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紫阳
下载PDF
《欧美文学理论史》的理论创见
4
作者 黄金明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关键词 欧美文学 理论史 柏拉图 文论研究 艺术起源 表现说 论创见 “摹仿说” 王尔德 亚里斯多德
下载PDF
一个重要的理论创见——读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5
作者 鲁从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认为,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抓住了破除“左”的错误思想的要害与关键,在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本文认为,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抓住了破除“左”的错误思想的要害与关键,在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两重性 张闻天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论创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性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
原文传递
市属高校学报质量谈
6
作者 陈春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学报质量 市属高校学报 稿源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术性 联合办刊 学科建设 教学与科研 学报事业 论创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