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象逻辑思维:电视评论的有力论证手段
1
作者 简满屯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形象逻辑思维 电视评论 论证手段
下载PDF
举纲带目 以目立纲──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一得
2
作者 徐燕 《绥化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中心论点 议论文写作 分论点 议论文教学 发散思维 论证手段 勤奋成才 反对党八股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新文风
下载PDF
作为体裁的“孔子对话”
3
作者 李立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论语》隐含了一种体裁,我们权且称之为"孔子对话"。从《论语》到《庄子》,"孔子对话"经历了这样的转变,亦即从作为对象被回忆、记录、复现,到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与工具用于导向已经先行存在的结论。可以说,《庄... 《论语》隐含了一种体裁,我们权且称之为"孔子对话"。从《论语》到《庄子》,"孔子对话"经历了这样的转变,亦即从作为对象被回忆、记录、复现,到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与工具用于导向已经先行存在的结论。可以说,《庄子》中的"孔子对话"是对《论语》的戏仿,《声无哀乐论》也是这种戏仿体的变体:在这两个文本中,"孔子对话"是一种论证的策略。然而,"孔子对话"的最初形态并没有消失,《世说新语》类的笔记,诗话,以及宋代新儒家的语录和禅宗的语录、公案、参话头,都与对交谈对话场景的记录与复现有关,并在文本中保存了《论语》的客观记忆。可见,作为"孔子对话"原始文本的《论语》内蕴着以上两条发展线索,它们都是对《论语》的创造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对话 体裁 记录 论证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