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克关于自然权利“天赋性”的三种论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储昭华 汤波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天赋性"提出了三种论证:一是自然法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法之规定;二是神学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上帝意志之体现;三是理性主义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人类理性自身之内在要求。这三种论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 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天赋性"提出了三种论证:一是自然法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法之规定;二是神学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上帝意志之体现;三是理性主义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人类理性自身之内在要求。这三种论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不同缘于对自然法的不同理解。三种论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神学论证中,没有解决好上帝的普遍存在问题;自然法论证中,自然法观念非常含糊不清,既包含不证自明的超验成分,也包含有待证明的经验成分;理性主义论证中,其理性是"超历史的",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自然权利 自然法论证 神学论证 理性主义论证
下载PDF
道德权威性:历史界说与现代困惑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孟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2,共7页
道德的权威性,主要是指人们在其内心世界中,把遵从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视为完善自我人格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性要求。从历史上看,对道德权威性的论证经历了宇宙学论证、神学论证和人本学论证三个基本阶段。这些论证最终都是为强化... 道德的权威性,主要是指人们在其内心世界中,把遵从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视为完善自我人格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性要求。从历史上看,对道德权威性的论证经历了宇宙学论证、神学论证和人本学论证三个基本阶段。这些论证最终都是为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提供具有终极性、确定性、客观性和统摄性的根据。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一努力却似乎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现代社会的发展给道德领域带来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惑。道德权威性的这种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秩序的危机,甚或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权威性 宇宙学论证 神学论证 人性根据 现代困惑
下载PDF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辩析
3
作者 张乐清 文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唯心主义世界观,恩格斯说过:“问题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剥取那在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的成果。”恩格斯在这里历史地、深刻地论述了对... 对唯心主义世界观,恩格斯说过:“问题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剥取那在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的成果。”恩格斯在这里历史地、深刻地论述了对待人类发展史上出现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所应采取的态度,为我们科学地、辩证地对待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树立了光辉典范。对于宗教这一粗俗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的宗教),我们同样应采取这种态度。《理论与探论》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发表的《宗教对科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吗?》一文,完全否认宗教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科学的积极作用,对此,我们不敢苟同,试陈商榷浅见以就教于方家和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与科学 人类发展史 八年 哥伯尼 论证神学 思想解放 宗教哲学 辩析 压迫阶级 哲学著作
下载PDF
自然科学战胜宗教的历史趋势
4
作者 陈麟书 《福建论坛》 1983年第6期27-30,共4页
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科学与宗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是根本对立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其关系也发生着变化。科学发展到现代已成为批判宗教的强有力的武器,而宗教却可以利用科学来改变自己的形态而生存下... 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科学与宗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是根本对立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其关系也发生着变化。科学发展到现代已成为批判宗教的强有力的武器,而宗教却可以利用科学来改变自己的形态而生存下来。这种情况在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科学与宗教斗争的几个重要阶段,以便对科学战胜宗教的总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变自己 庇护十二世 宇宙学 历史趋势 论证神学 现代科学 塞尔维特 美国天主教大学 罗马时代 公元前六世纪
下载PDF
论《白虎通》对制度伦理的阐发及其历史定位
5
作者 王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8,共13页
通过与《春秋繁露》和《两汉会要》的比较可见,《白虎通》是一部涵盖国家制度、人文典制和精神范畴的大制作。与典制政书体例不同,《白虎通》重心落在制度伦理意涵的阐发上,采用问答体例,揭示典制深层的制度理念,追求"斟酌道德&quo... 通过与《春秋繁露》和《两汉会要》的比较可见,《白虎通》是一部涵盖国家制度、人文典制和精神范畴的大制作。与典制政书体例不同,《白虎通》重心落在制度伦理意涵的阐发上,采用问答体例,揭示典制深层的制度理念,追求"斟酌道德""肴核仁义"的目标。义理推衍与神学论证是该书对制度伦理的主导诠释模式,同时也融汇诸子百家学说,建构了国家典制和社会规范的意义世界。应将其定位为以全面阐发国家制度伦理为主旨和核心内容的汉代"国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制度伦理 逻辑架构 义理推演 神学论证 国宪
下载PDF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6
作者 邓福村 《天风》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共2页
经文:约1:14 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的神学论证曾经旷日持久,这是一场捍卫信仰纯正的论证。道成肉身是基督论的核心;基督神人二性是“道成肉身”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希利尼人,他们的二元论思想,总是将... 经文:约1:14 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的神学论证曾经旷日持久,这是一场捍卫信仰纯正的论证。道成肉身是基督论的核心;基督神人二性是“道成肉身”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希利尼人,他们的二元论思想,总是将灵界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分开甚至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成肉身 耶稣基督 基督耶稣 精神与物质 基督论 神人二性 二元论 神学论证 最后审判 真理
下载PDF
休谟对神学的批判及其意义
7
作者 林永鸿 《宗教学研究》 1986年第0期26-30,共5页
十八世纪的哲学怀疑论者休谟(1711—1776)是一个宗教神学的怀疑论者,并且是以他的哲学怀疑论作为立脚点而达到神学怀疑论的。他在神学怀疑论方面,虽然不可能像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那样达到战斗的无神论,但他在十八世纪反宗教神学的斗... 十八世纪的哲学怀疑论者休谟(1711—1776)是一个宗教神学的怀疑论者,并且是以他的哲学怀疑论作为立脚点而达到神学怀疑论的。他在神学怀疑论方面,虽然不可能像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那样达到战斗的无神论,但他在十八世纪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洪流中,却是无神论者的一支重要的同盟军;他对传统神学(他又称“通俗神学”)的批判比同样的宗教怀疑论者培尔要深刻;他对神学论证的批判对后来的康德有深刻的直接影响,康德说:“休谟对有神论的攻击”“是非常有力的”,他认为,“至上存在体这个概念(按:指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神学论证 神迹 怀疑论者 传统宗教 神的存在 自然神学 后天论 哲学 论证方式
原文传递
为什么在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盛行着宗教?
8
作者 朱明光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7年第6期44-45,共2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然而,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胜利进军而消失。据国外的统计数字,世界42亿人口中,仍然有25亿人信仰宗教。有的国家,信教人数竟然超过了总人口数。这就是说,有的人同时信仰几种宗教。集中着世界科技精萃的美国...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然而,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胜利进军而消失。据国外的统计数字,世界42亿人口中,仍然有25亿人信仰宗教。有的国家,信教人数竟然超过了总人口数。这就是说,有的人同时信仰几种宗教。集中着世界科技精萃的美国,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宗教大国。舆论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美国人认为宗教非常重要。里根之所以连任,与他在基督教徒中大得选票不无关系。他从竞选之初就反对进化论而赞成神创论,并曾将1983年宣布为“圣经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教人数 神创论 统计数字 文化高度 人类社会 论证神学 创造物 亿人 舆论调查 中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