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有教无类”——评《论语新探》
1
作者 任钟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17-125,共9页
解放后出版的《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论语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的作者为了“尽脱旧说,别创新义”(《新探》自序),对《论语》一书作了许多很离奇的解释。其中之一是,据该书作者说,《论语》中的“民”是专指奴隶,“教”字不是令人... 解放后出版的《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论语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的作者为了“尽脱旧说,别创新义”(《新探》自序),对《论语》一书作了许多很离奇的解释。其中之一是,据该书作者说,《论语》中的“民”是专指奴隶,“教”字不是令人所理解的教育,而是以“民”为对象的专用词,“教”字只与戎兵攻战之事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新探 古代儒家 专用词 军事技能 新兴地主阶级 己欲立而立人 稼学 门弟子 哲学批判 齐之以刑
下载PDF
“礼之用,和为贵”句读辨正
2
作者 李纪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68-68,共1页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一节的章旨,我国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各家的句读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赵纪彬先生的《论语新探》均采用如下句读...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一节的章旨,我国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各家的句读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赵纪彬先生的《论语新探》均采用如下句读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多年来,此种句读法广为海内外学术界采用,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仔细考察起来,它却存在着严重的不确之处,完全有加以辨正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新探 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史新编 章旨 赵纪彬 句读法 海内外学术界 小大由之 论语译注》 先王之道
下载PDF
释“教”“诲”
3
作者 晁广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3-24,31,共3页
在《论语》中,言“数”言“诲”一共只有十二处:言“教”七处,言“诲”五处,在全书中占的比例甚少。然仅此二言十二处(句),却集中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然而历代学者对“教”与“诲”的诠释不同,因而不仅对其教育对象的看法相异,而且... 在《论语》中,言“数”言“诲”一共只有十二处:言“教”七处,言“诲”五处,在全书中占的比例甚少。然仅此二言十二处(句),却集中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然而历代学者对“教”与“诲”的诠释不同,因而不仅对其教育对象的看法相异,而且对其教育思想乃至对这位伟人的评价也大相径序。马叙伦先生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认为以“教”释“诲”并非本训,很遗憾,他并没有列出根据在何处。赵纪彬先生在《论语新探·释人民》中帮马老先生列出了如下五条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新探 赵纪彬 孔子教育思想 本训 历代学者 教育对象 中帮 仲尼弟子列传 孔门 贫而乐道
下载PDF
“有教无类”解 被引量:5
4
作者 谢质彬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79-82,共4页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见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论语新探 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戴鸡佩豚 下愚不移 七十子 孔门 智愚 子贡
原文传递
顾颉刚与赵纪彬
5
作者 鲁枢元 《苏州杂志》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平江路在苏州城里的位置与惠济河街在开封城里的位置相当,都处于旧城的东北一隅,都是临河的小街,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只是平江路一带似乎从宋代以来其地理形貌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城墙还是那时的城墙,河道还是那时的河道,石桥还是那时的石... 平江路在苏州城里的位置与惠济河街在开封城里的位置相当,都处于旧城的东北一隅,都是临河的小街,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只是平江路一带似乎从宋代以来其地理形貌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城墙还是那时的城墙,河道还是那时的河道,石桥还是那时的石桥,甚至路边的一口水井,虽然追溯不到元祐和建炎,青石井圈上依然还留有咸丰或光绪的年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济河 赵纪彬 顾颉刚 苏州城 开封城 井圈 建炎 论语新探 孔子诛少正卯 诗兴大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