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来鼠子敢跳梁”——沈尹默有关“兰亭论辨”话语寻绎
1
作者 毛万宝 《大学书法》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1965年,针对郭沫若否定《兰亭序》之举,沈尹默立即表示强烈不满,沈氏在给赵朴初的和诗中,愤然写出“何来鼠子敢跳梁”的诗句。但稍后又冷静下来,在致友人信、对记者说等场合,他只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与不满,并决定不写文章参加“... 1965年,针对郭沫若否定《兰亭序》之举,沈尹默立即表示强烈不满,沈氏在给赵朴初的和诗中,愤然写出“何来鼠子敢跳梁”的诗句。但稍后又冷静下来,在致友人信、对记者说等场合,他只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与不满,并决定不写文章参加“兰亭论辨”。这些,显然与沈尹默书法理论取向有关,与沈尹默由特定身份、处境、性格而导致的对人性的洞察、对政治的敏感及其对过往学术论争的畏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论辨 文化追求 审美归宿 性格 学术论争
下载PDF
论辨病理用药是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水生 叶苓 +2 位作者 林渊 刘蔚雯 林求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3-814,共2页
在分析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辨病理用药”的概念及新的方剂配伍原则。新的原则既能体现君臣佐使的思想,又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对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关键词 论辨病理用药 方剂配伍 君臣佐使 传统方剂
下载PDF
一切论辨文都是广义的驳论文——立论文与驳论文关系新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潘苇杭 潘新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6,共5页
本文中的“论辨文”,指的是以“论辨”为基本特征的一类文本,包含诸多相关体式,与语文界所谓的议论文或论述类文本相近。因为“论辨”之“辨”,更能体现该文类重在分析、甄别、思辨的思维特点,故加以正名。
关键词 驳论文 论辨 广义 思维特点 议论文 文本 语文
下载PDF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雅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 ,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 ,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 ,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0世纪 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 ,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 ,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 ,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 ,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 ,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 ,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 ,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
下载PDF
论辨文旨趣:使人信从我的观点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苇杭 潘新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笔者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六期“学术前沿”栏目发表了《论辨文是广义的驳论文——立论文与驳论文关系新探》一文,对于“论辨文”这一类文本进行了介绍,现再对论辨文的写作要点展开阐述。笔者认为,论辨文的旨趣为“使人信从我的论... 笔者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六期“学术前沿”栏目发表了《论辨文是广义的驳论文——立论文与驳论文关系新探》一文,对于“论辨文”这一类文本进行了介绍,现再对论辨文的写作要点展开阐述。笔者认为,论辨文的旨趣为“使人信从我的论点”,该文类的基本性质是说理,写作的重心是明观点、讲道理——阐述论点、以理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辨 旨趣 写作要点 驳论文 学术前沿 语文建设 论点
下载PDF
论辨体式源流考辨及正名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新和 郑秉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2-67,共6页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辨体式的研究,也遇到因为“名不正”导致的“言不顺”“事不成”的问题。长期的“议论文”教学,鲜有成效可言,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个不当命名有关,亟须“正名”。
关键词 “正名” 体式 论辨 考辨 源流 议论文
下载PDF
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0,共10页
明代论辨文在内容指向上,强调自创新意,翻新出奇,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在论证方式上,偏重执一而论,明辨是非,发挥势如破竹的气势,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在表达方法上,喜好引古证今,横说竖说,形成抑扬详赡的风格,具有强烈的... 明代论辨文在内容指向上,强调自创新意,翻新出奇,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在论证方式上,偏重执一而论,明辨是非,发挥势如破竹的气势,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在表达方法上,喜好引古证今,横说竖说,形成抑扬详赡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在这三方面时代特征中,研精一理而师心独见的主体性最能体现明代论辨文作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崇尚和张扬。明代论辨文作家往往极力在畅所欲言的议论之中,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从而使论辨文发挥独特的文化功能,这就赋予明代论辨文以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丰厚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辨 主体性 思辨性 感染性
下载PDF
“兰亭论辨”与六朝墓志书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智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9-75,共7页
东晋、南朝上承曹魏、西晋,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而出土墓志无疑是考见彼时书法艺术的一种真实可靠的实物资料。通过择要分析和介绍"兰亭论辨"以来六朝墓志书法研究的颇有影响的成果,明辨六朝墓志书法是如何逐... 东晋、南朝上承曹魏、西晋,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而出土墓志无疑是考见彼时书法艺术的一种真实可靠的实物资料。通过择要分析和介绍"兰亭论辨"以来六朝墓志书法研究的颇有影响的成果,明辨六朝墓志书法是如何逐步受到学界重视,相关研究的开展又是如何被引发而逐步走向深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论辨 六朝 墓志书法
下载PDF
从温病学理论辨治中风病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葛文华 何金洋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3期477-478,共2页
中风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历来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温病学是针对温邪引起的急性热病所建立的辨治体系,其所包含的多种治法不仅适用于发热性疾病,同样适用于其他多系统疾病。笔者仅就临床应用温病学治法治疗中风病的思路,简述... 中风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历来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温病学是针对温邪引起的急性热病所建立的辨治体系,其所包含的多种治法不仅适用于发热性疾病,同样适用于其他多系统疾病。笔者仅就临床应用温病学治法治疗中风病的思路,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温病学 论辨 发热性疾病 急性热病 多系统疾病 分消走泄 通腑法 中风急性期 芳香开窍药
下载PDF
现代名家论辨文旨趣观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新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论辨文指一切说理文字,之所以是“论辨文”而非“论辩文”,笔者要的是“辨”字“辨析”“分析”的意思,这是一切说理文字普遍的方法。而“论辩”的“辩”字是“辩驳、辩论”的意思,是“论辨文”的一种体式。
关键词 论辨 述评 旨趣 名家 现代 “辩” 文字 说理
下载PDF
律师论辨语言的运用技巧
11
作者 玉梅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97-100,共4页
律师论辨语言 ,主要是指律师进行辩护、代理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包括 :交叉发问语言和法庭辩论语言。语言作为律师论辨的载体 ,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 ,律师论辨在运用语言时 ,不仅要符合律师论辨语言的自身特点 ,还必须讲究语言运用的技... 律师论辨语言 ,主要是指律师进行辩护、代理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包括 :交叉发问语言和法庭辩论语言。语言作为律师论辨的载体 ,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 ,律师论辨在运用语言时 ,不仅要符合律师论辨语言的自身特点 ,还必须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 论辨语言 法庭辩论 表达方式 排比
下载PDF
“然此小疵,不足掩大醇也”——《宣和画谱》学术水平论辨
12
作者 韩刚 《中国美术》 2017年第5期88-95,共8页
本文通过对明清以来质疑《宣和画谱》学术水平的相关论点进行辨正,认为该书虽有小疵,却不失为北宋画学精品。
关键词 《宣和画谱》 学术水平 论辨
下载PDF
三支作法与三段论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清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5-80,共6页
三支作法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个重要体系——因明的一种论式。因明在古代印度的发展中有两个阶段,古因明与新因明。三支作法的采用,是新因明有别于古因明的突出一点。古旧明的完整论式包括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合(合... 三支作法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个重要体系——因明的一种论式。因明在古代印度的发展中有两个阶段,古因明与新因明。三支作法的采用,是新因明有别于古因明的突出一点。古旧明的完整论式包括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合(合因、喻以证宗)、结(结论),称五支作法。新因明的开创者陈那,视五支作法中合、结两支为前三支的重复,予以删除,仅余宗、因、喻三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辨 古代印度 因明 逻辑史 开创者 论式 陈那
下载PDF
领导十大怪论辨析
14
作者 陈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4-36,共3页
常言说,文章有法,法无定法。领导工作也一样,领导有法,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领导工作必须坚持原则,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职责、内容、程序、方法办事,但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要把实际的领导工作做... 常言说,文章有法,法无定法。领导工作也一样,领导有法,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领导工作必须坚持原则,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职责、内容、程序、方法办事,但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要把实际的领导工作做好,其方法和手段也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正奇并用、恩威并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工作 论辨 十大 实际生活 无定
下载PDF
公安派“性灵说”非唯心论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良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6-61,共6页
不少论著每以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 ,就斥为唯心论,似未顾及全人和全文。什么叫“性灵?明人陆云龙有个简明的解释,他说:“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叙袁中郎先生小品》)其中,“真”侧重内容,侧重思想性;“趣”侧重形式,侧重... 不少论著每以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 ,就斥为唯心论,似未顾及全人和全文。什么叫“性灵?明人陆云龙有个简明的解释,他说:“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叙袁中郎先生小品》)其中,“真”侧重内容,侧重思想性;“趣”侧重形式,侧重艺术性。也可以这样理解:“真”是性灵的灵源或根荄,“趣”是性灵的灵光或花朵;性灵是二者的完美统一。本文拟单就“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说 论辨 袁中郎 独抒性灵 陆云龙 文心雕龙创作论 灵源 江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 雪涛阁集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何以遣归刘兰芝”论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10-114,127,共6页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导致刘、焦婚姻悲剧的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焦母对刘兰芝的遣归。那么,焦母何以遣归刘兰芝呢?目前学不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六种说法,下边逐一加以简要辨析。第一,“冒犯了封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说。如褚...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导致刘、焦婚姻悲剧的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焦母对刘兰芝的遣归。那么,焦母何以遣归刘兰芝呢?目前学不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六种说法,下边逐一加以简要辨析。第一,“冒犯了封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说。如褚武杰《中国文学史讲稿》:“封建社会中的婚姻不是以男女双方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以家族的利益、家长的意志为决定条件的。它表现为男女的结合要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兰芝 焦母 遣归 《孔雀东南飞》 婚姻悲剧 焦仲卿 决定条件 论辨 中国文学史 艳歌何尝行
下载PDF
浅论《孟子》的论辨说理艺术
17
作者 赫梓廷 《神州》 2011年第8期18-18,共1页
儒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孟轲,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雄辩家。《孟子》长于言辞,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特别是《孟子》高超的论辩说理艺术。下面结合《孟子》中的部分篇章,从... 儒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孟轲,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雄辩家。《孟子》长于言辞,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特别是《孟子》高超的论辩说理艺术。下面结合《孟子》中的部分篇章,从四个方面浅谈《孟子》的论辨说理艺术。针锋相对,提出问题,直指要害。善设机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类比论证,引经据典.左右逢源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辨说理 说服力 鼓动性 感染力
下载PDF
老子“道”论辨析
18
作者 杨善群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1期44-49,共6页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影响极其深广。解放以来,学术界对其作了大量的研讨工作。目前,对于老子其人即老聃,活动于春秋末年,《老子》其书基本上为老聃所著,大家的看法已趋于一致。但对于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影响极其深广。解放以来,学术界对其作了大量的研讨工作。目前,对于老子其人即老聃,活动于春秋末年,《老子》其书基本上为老聃所著,大家的看法已趋于一致。但对于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道”论的性质,学术界的意见还十分分歧:除了“文革”前的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观点外,最近又出现了老子的“道”具有“两重性”、“二元论”的主张。我们认为,老子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其它“唯物主义”和“二元论”的两种意见都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即拟就这个问题,作详细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论 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 论辨 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史 哲学著作
下载PDF
单一性 哲理性 积极性——《西游记》主题论辨
19
作者 方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1-58,共8页
最近浏览了建国以来直接或间接论及《西游记》主题的数十篇文章,颇有眼花缭乱之感。应该说,这部问世已经近四百年的神话小说,在群众中几乎是受到普遍赞赏的,它比任何一部古典小说拥有更多的读者群。然而,它一到理论家手中,竟然对它的中... 最近浏览了建国以来直接或间接论及《西游记》主题的数十篇文章,颇有眼花缭乱之感。应该说,这部问世已经近四百年的神话小说,在群众中几乎是受到普遍赞赏的,它比任何一部古典小说拥有更多的读者群。然而,它一到理论家手中,竟然对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问题,不仅讨论了近三十年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而且反而出现意见越来越分歧的局面。当然,见仁见智,不足为奇。何况是《西游记》这样一部内容如此丰富复杂的神怪小说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研究 神怪小说 古典小说 论辨 神话小说 大闹天宫 单一性 文学作品 政治小说 它比
下载PDF
廿世纪中外文化关系与郭沫若研究——兼评《郭沫若史学研究》、《郭沫若学术论辨》
20
作者 杨晓明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4期25-31,9,共8页
20世纪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撞击、冲突与融汇。因此,如何对待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外来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本世纪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究其实质,这里所涉及的,是一种时空的交错... 20世纪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撞击、冲突与融汇。因此,如何对待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外来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本世纪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究其实质,这里所涉及的,是一种时空的交错。借用阿诺尔德·J·汤因比博士的尺度来说,民族传统的继承,是“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而外来文化的影响,则属于“文明在空间的接触。”(参见阿·J·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3月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论辨 中国文化思想 中外文化 汤因比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学成就 《历史研究》 成都出版社 屈原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