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子论辩方法略论 |
王攀
|
《文教资料》
|
2017 |
0 |
|
2
|
浅论《孟子》的论辩方法 |
刘伟
|
《山东电大学报》
|
1999 |
1
|
|
3
|
孟子论辩方法刍议 |
许飞
|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4
|
《那先比丘经》与《孟子》论辩思想及方法比较 |
任瑾
|
《西部学刊》
|
2013 |
0 |
|
5
|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
王颖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2
|
|
6
|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
朱铁梅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7
|
论辩中论据的分析和运用 |
廖才高
|
《写作》
|
2004 |
0 |
|
8
|
浅谈论辩中的逻辑技法 |
巨朝军
|
《理论学刊》
CSSCI
|
1998 |
1
|
|
9
|
青少年论辩能力的培养--浅谈在鲁迅文章教学中青少年论辩能力的培养 |
梁枝林
|
《当代教研论丛》
|
2014 |
0 |
|
10
|
《战国策》的刚健文气 |
郑杰文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1
|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一书对孟子辩者形象的塑造 |
孔漫春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07 |
0 |
|
12
|
法庭辩论中的几个问题 |
王厚祥
|
《律师世界》
|
1995 |
0 |
|
13
|
注重言论的论辩效应 |
胡文龙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价值与人——回应刘进田先生之商榷 |
赖金良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哲学原理去思考方志性质——与梁滨久先生商榷 |
梅森
|
《中国地方志》
CSSCI
|
2006 |
0 |
|
16
|
论墨家辩学的文化特征 |
赵继伦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
1995 |
0 |
|
17
|
品墨三味 |
宋文坚
|
《哲学门》
CSSCI
|
2009 |
0 |
|
18
|
“舌战群儒”不是好的辩论 |
万维钢
|
《读写月报(新教育)》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