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学术史上的盛事:戴震、段玉裁论韵十五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8-103,共6页
戴、段论韵十五年,在“上古支、脂、之三分”这一著名论题上达成共识,而在“上古真、文分立”问题存在严重分歧。戴震真、文不分与审音中的错误有关。在学理上,戴之审音演绎和段之考古归纳应该互补。十分可贵的是,学术上的分歧丝毫无损... 戴、段论韵十五年,在“上古支、脂、之三分”这一著名论题上达成共识,而在“上古真、文分立”问题存在严重分歧。戴震真、文不分与审音中的错误有关。在学理上,戴之审音演绎和段之考古归纳应该互补。十分可贵的是,学术上的分歧丝毫无损于戴、段师生之谊,交友伦理与学术认识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段玉裁 论韵 上古支 脂、之三分 文部 学理方法 学术史论
下载PDF
简论韵与味的理论及应用
2
作者 苏宰西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6-81,89,共7页
在中国古代音乐、书画和诗词曲创作与鉴赏中,很是注重“韵”“味”,由此而立说者代不乏人。尽管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艺术规律的探求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却始终未有任何人作系统地研究,致使许许多多精邃的见解,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梳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书画和诗词曲创作与鉴赏中,很是注重“韵”“味”,由此而立说者代不乏人。尽管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艺术规律的探求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却始终未有任何人作系统地研究,致使许许多多精邃的见解,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梳理而显得支离破碎,甚或严重存在概念含混的情形。正因为如此,大半个世纪以来的众多学者,无形之中都把主要精力和笔墨消耗在辨释考究方面,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韵”和“味”在整体的艺术创作规律里的特殊内涵,需要弄清楚的是其所规范的理论原则及应用方法的要略,让本来就有渊源内在联系的众说群经受理论和实践的鉴择,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其界说也就不言而喻了。马克思说过:“正如简单范畴的辨证运动中产生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不乏人 味外味 司空表圣 论韵 中国古代音乐 辩证运动 味外之旨 论诗 外之致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词学神韵论之追本溯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4,共10页
王士禛的词创作和词学观渊源可上溯至北宋,而李清照对其影响最大。王氏的填词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以缠绵之语写故国之思的过程。作品以婉约为主,而兼有豪放风格。王氏的词学观在若干方面承之于明人,将婉约、豪放说与正变说相结合,以四分... 王士禛的词创作和词学观渊源可上溯至北宋,而李清照对其影响最大。王氏的填词经历了从单纯模仿到以缠绵之语写故国之思的过程。作品以婉约为主,而兼有豪放风格。王氏的词学观在若干方面承之于明人,将婉约、豪放说与正变说相结合,以四分法细辨婉约派,观点比明人更周密。词学神韵论属王氏的独创,在传神、自然、兴会、含蓄诸方面与诗学神韵论相同或相通,而重要差异则在美学理想,诗学提倡"清远为尚",词学则推崇"曲尽温柔乡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安体 四分说
原文传递
《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初探——兼论《四声等子》与《指玄论》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萧振豪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80,共9页
杨从时编《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时代最晚不会晚于明代中叶,是四库本以前的唯一传世《四声等子》本子。文章对重编本在校勘学上的价值及其切身与见母列位问题做了说明,梳理了重编本所反映《四声等子》与《指玄... 杨从时编《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时代最晚不会晚于明代中叶,是四库本以前的唯一传世《四声等子》本子。文章对重编本在校勘学上的价值及其切身与见母列位问题做了说明,梳理了重编本所反映《四声等子》与《指玄论》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 四声等子 杨从时 指玄论 见母列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