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汉讽颂赋论 |
阮忠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2
|
鸣兼哀乐,义并讽颂 完整地辩证地认识和利用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 |
林天均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3
|
由创作地与赋作中心地的离合论汉赋的颂讽怨娱功能 |
邓稳
|
《枣庄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班固的“赋颂”理论及其《两都赋》“颂汉”的赋史意义 |
何新文
王慧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5
|
论汉代赋论“美颂”精神之缺失 |
于浴贤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6
|
浅谈扬雄赋中讽谏手法 |
崔爽
|
《商业文化》
|
2011 |
0 |
|
7
|
魏晋南北朝之前“诗言志”的内涵流变探析 |
石恪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8
|
扬雄赋论准则及其大赋创作模式 |
王德华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9
|
《内蒙古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10
|
两汉抒情赋论 |
阮忠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1
|
九年级(上)期中自测题(A) |
陈马林
|
《文教资料》
|
2004 |
0 |
|
12
|
论韩愈赋 |
黄挺
|
《韩山师专学报》
|
1984 |
0 |
|
13
|
《长恨歌》主题之我见 |
尤祖渝
|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4
|
“勤礼而颂”:宋初大礼献赋的体制新变与赋史意义 |
余丹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谈散文教学中的美 |
曹海珍
|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
2007 |
0 |
|
16
|
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读余怒《鳗》系列 |
李光耀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7
|
俗语佛源 |
|
《文史知识》
|
1987 |
0 |
|
18
|
《岷峨诗稿》百期致贺 |
唐世政
|
《岷峨诗稿》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