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医临证施护联合水蛭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短期疗效的研究
1
作者 王美全 林琴 +6 位作者 黄凤慧 李妮 黄喜群 李江丽 韦尚谋 韦海宁 赵湘培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9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壮医临证施护联合水蛭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中的短期抗炎止痛及减轻疾病活动度的效果。方法: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 目的:观察壮医临证施护联合水蛭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中的短期抗炎止痛及减轻疾病活动度的效果。方法: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临证施护联合水蛭疗法,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关节疼痛评分(目测模拟标尺法VAS)、肿胀评分、DAS28评分及血清学指标(CRP、RF、ESR、PT、PLT)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VAS)、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及血清学指标(CRP、RF、ESR、PT、PL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临证施护联合水蛭疗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时,短期内展现出显著的抗炎止痛效果,并能减轻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水蛭疗法 壮医临证施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断指再植的辩证施护体会
2
作者 程如意 尹晓慧 王彦斐 《甘肃科技纵横》 201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总结2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辫证施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8例36指断指再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期,分别从服药,饮食,休息锻炼,理... 目的:总结2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辫证施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8例36指断指再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期,分别从服药,饮食,休息锻炼,理疗,情志等多方面实施辨证施护。结果:断指再植成活34指,成活率为94.44%,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再植术后进行早期恢复脉络连续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提高了再植成活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证施护 体会
下载PDF
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金花 潘晓彦 +3 位作者 彭丽丽 杨艳 贲定严 陈红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实践效果。方法按“精选主讲病种→精选内容模块→精选教学方法”顺序将《中医临证施护》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包括内、外、妇、儿科等29个常见病证81个微课视频;对2018级...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实践效果。方法按“精选主讲病种→精选内容模块→精选教学方法”顺序将《中医临证施护》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包括内、外、妇、儿科等29个常见病证81个微课视频;对2018级28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课程同时对公众开放。结果286名学生《中医临证施护》课程理论考试成绩(75.52±8.73)分,平时成绩(86.26±4.22)分,综合成绩(81.10±7.68)分;对教学10项评价指标满意率为85.0%~94.8%。1130名其他人员(主要为临床人员和其他院校学生)参加本课程学习,其中104人参加全程学习并获得成绩(26人合格,78人不合格)。结论《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构建合理,教学效果满意,同时有利于公众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证施护 精品课程 在线开放 线上线下结合 混合式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头痛的临证施护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红 《光明中医》 2012年第5期1017-1018,共2页
1概念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关键词 头痛 证施护
下载PDF
辨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凝血功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路国贤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对象,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干预后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ALT、TBIL、PT、a PTT、水平降低,ALB、Fbg水平升...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模式在重症肝炎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对象,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干预后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ALT、TBIL、PT、a PTT、水平降低,ALB、Fbg水平升高,实验组降低/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结论辨证施护干预可改善重症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并可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施护模式 重症肝炎 护理
下载PDF
壮医临证施护在药线点灸联合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美郁 李艳艳 +1 位作者 陈海艳 张春丽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5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壮医临证施护在壮医药线点灸加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规范壮医护理操作规程。[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壮医药线点灸+沿皮浅剌疗法,并对病... [目的]探讨壮医临证施护在壮医药线点灸加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规范壮医护理操作规程。[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壮医药线点灸+沿皮浅剌疗法,并对病人实施壮医临证施护,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疱疹、疼痛变化及安全性,治疗护理结束后及时随访病人。[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观察组疱疹消退及疼痛时间长、皮损结痂慢(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加沿皮浅刺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证施护 壮医药线点灸加沿皮浅刺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急性白血病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胡敏 李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0期154-154,共1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为61.3%,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白血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辞证施护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下载PDF
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宏 郭爱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 目的:探究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配合临证施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 证施护
下载PDF
钱乙辩证施护思想浅析
9
作者 张琴 《黑龙江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1019-1020,共2页
关键词 钱乙 《小儿药直诀》辩证施护学术思想
下载PDF
失眠患者的辨证施护
10
作者 张贤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380-381,共2页
失眠并非单纯的躯体疾患,药物治疗之外,恰当的护理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笔者临床体会,从整体入手对失眠患者辨证施护,综合应用心理疏导、饮食调摄、推拿按摩等方法.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 失眠 病机 护理 证施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临证施护
11
作者 师艳芳 张承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7期313-314,共2页
脑卒中又称“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歪斜为主证。西医学脑出血、颅内血栓形成、颅内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痉挛及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等病均属中风范畴,具有发病急... 脑卒中又称“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歪斜为主证。西医学脑出血、颅内血栓形成、颅内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痉挛及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等病均属中风范畴,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本文将通过临证施护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证施护
下载PDF
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玲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成果。方法:组建在线课程教学团队,选择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多个范畴并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和中医临床经验,结合专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对213名201... 目的:探讨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成果。方法:组建在线课程教学团队,选择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多个范畴并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和中医临床经验,结合专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对213名2019级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展开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的实施分为线上和线下,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于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213名学生均完成学习任务并完成考核,平时成绩为(88.45±6.24)分,期末成绩为(82.66±5.32)分,综合成绩为(84.98±5.79)分,及格率为92.96%。课程的课程满意率达到92.96%。结论:开展中医临证施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课程满意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证施护 在线课程 课程建设 多元化教学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萍 曾曼杰 马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D分数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循环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 症状改善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医护理急性脑中风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美娴 李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48-149,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急性脑中风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实施一般护理、临证施护、饮食护理、二便护理、情志护理、康复训练等措施。[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急性脑中风 中医护理 一般护理 证施护 饮食护理 二便护理 情志护理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住院病人伴便秘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范成荫 周永红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便秘 证施护 护理原则
下载PDF
皮瓣移植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16
作者 许益家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8期208-208,共1页
目的:探讨皮瓣术后中医护理。方法:收集临床病例39例,分析和探讨皮瓣移植术后中医护理。结果:皮瓣存活39例。结论:熟悉的皮瓣解剖知识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皮瓣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精心的中医护理是皮瓣术后顺利存活的保证。
关键词 皮瓣移植术后 证施护 中医护理体会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post-stroke dysphagia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A before-andafter study 被引量:1
17
作者 Xiaoyan Zhang Junqiang Zhao +2 位作者 Liping Zheng Xuejing Li Yufang 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2年第3期295-302,I0001,共9页
Objectives Even though guidelines are available to guide dysphagia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evidence and practice,which requires improvem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 Objectives Even though guidelines are available to guide dysphagia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evidence and practice,which requires improvem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using tailored,multifacet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evidence-based post-stroke dysphagia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in a community hospital.Methods Guided by the 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the tailored,multifaceted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for 5 month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using a before-and-after study design.These strategies consisted of training intervention,policy intervention,and audit and feedback intervention.Nurses’level of knowledge and adherence,were collected in March 2019 and again in January 2020.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during the pre-intervention period(between February 2019 and April 2019)and the post-intervention period(between November 2019 and January 2020).Result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phagia(28 in the pre-intervention period and 27 in the post-intervention period)and 17 registered nurses were recruited.Following implementation,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atients’outcomes(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and nurses’outcomes(level of knowledge and adherence).Conclusions This study assists in closing the research-practice gap by using tailored,multifaceted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us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re for dysphagia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lutition disorder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science Nurses Patient satisfac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gaps STROKE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 for advantaged diseases
18
作者 Chun-Hua Zhang Chun-Guang Yu +3 位作者 Hui-Xin Ding Pei-Yao Li Wen-Wen Zhao Ling Wang 《TMR Integrative Nursing》 2019年第2期61-67,共7页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nursing program for advantaged diseases,its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TCM nursing program can actively promote the clinical develo...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nursing program for advantaged diseases,its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TCM nursing program can actively promote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nursing.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quo of the TCM nursing program for advantaged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promote its perfection.Finally,the article discusse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TCM nursing program for advantaged diseases.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medical worker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CM nursing programs for advantaged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taged dise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nursing Implementation status quo
下载PDF
Green Demonstrated Analysis on Structure of Our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19
作者 杨俊保 余静 陈金晶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5期150-154,共5页
According to green view and history data, the demonstrat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green rationality on the present structure of thermal, hydraulic and nuclear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the green trend of larg... According to green view and history data, the demonstrat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green rationality on the present structure of thermal, hydraulic and nuclear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the green trend of large-scale on thermal power generating unit in our history; the distribution of between water and coal resource with the space structure of electric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and recommending the premise, dominance and direction of building our green electric power structur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Green Demonstrated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