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第11期《讨论吧》话题预告:如何评价孩子们奇思妙想但又不正确的结果?
1
作者 周红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第5期69-69,共1页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8页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进行解答。教学中有两个学生用2+3=5来计算,询问真实想法,一个学生说他把这两个花瓶看成一个花瓶,认为是在第一个花瓶里原来两朵花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8页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进行解答。教学中有两个学生用2+3=5来计算,询问真实想法,一个学生说他把这两个花瓶看成一个花瓶,认为是在第一个花瓶里原来两朵花的基础上再插入3朵花,因为第二个花瓶里有2朵花和第一个花瓶里的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再插入 奇思妙想 评价孩子 花瓶 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
下载PDF
2024年第11期《讨论吧》话题预告:如何评价孩子们奇思妙想但又不正确的结果?
2
作者 周红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第7期140-140,共1页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8页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说一说图里有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再解答。教学中有两个学生用2+3=5来计算,询问真实想法,一个学生说他把这两个花瓶看成一个花瓶,认为是在第一个花瓶里原来两朵花的基础上再插入3朵花,...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8页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说一说图里有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再解答。教学中有两个学生用2+3=5来计算,询问真实想法,一个学生说他把这两个花瓶看成一个花瓶,认为是在第一个花瓶里原来两朵花的基础上再插入3朵花,因为第二个花瓶里有2朵花和第一个花瓶里的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再插入 奇思妙想 评价孩子 花瓶 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
下载PDF
有效互动,提升家长的教育评价意识
3
作者 吴宁霞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对家长而言,评价孩子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评价是否科学、是否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却经常被家长所忽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对家长而言,评价孩子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评价是否科学、是否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却经常被家长所忽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互动 评价意识 教育评价 评价孩子 家长
下载PDF
怎样评价和对待“聪明”的孩子
4
作者 袁黎慧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6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你很聪明,就是不大努力”——这句不痛不痒的评价,对于“聪明”的孩子,无异于一副毒药,弱化或掩盖了孩子意志薄弱、不愿艰苦付出的致命弱点,让其满足于“我很聪明怕什么”的可怕心理之中。然而这个时代不缺少聪明的人,缺的是意... “你很聪明,就是不大努力”——这句不痛不痒的评价,对于“聪明”的孩子,无异于一副毒药,弱化或掩盖了孩子意志薄弱、不愿艰苦付出的致命弱点,让其满足于“我很聪明怕什么”的可怕心理之中。然而这个时代不缺少聪明的人,缺的是意志坚定、学习认真、干事刻苦的人。聪明永远不是你的武器,努力才是你最可靠的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孩子 聪明的孩子 努力
下载PDF
家长的哪些错误观念会影响孩子美术成长
5
作者 郑勤砚 《中华家教》 2020年第9期13-13,共1页
日常生活和学习美术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评价孩子的画作,其实在艺术家和资深美术教师们眼中,孩子们最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乱七八糟”的,很生动、有创见、有灵气。错误观念一:儿童美术作品“乱”就是不好的作品。孩子们画得“乱七... 日常生活和学习美术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评价孩子的画作,其实在艺术家和资深美术教师们眼中,孩子们最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乱七八糟”的,很生动、有创见、有灵气。错误观念一:儿童美术作品“乱”就是不好的作品。孩子们画得“乱七八糟”和纯粹意义上的乱涂乱抹是两回事。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喷发和倾泻,后者是单纯的游戏和玩耍。自由天性的抒发当然充满了天真烂漫的儿童特质,应该被鼓励而不是被否定。固定模式的画法久而久之会抑制孩子的想象力,有碍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师 错误观念 固定模式 评价孩子 想象力 思维的发展 学习美术 儿童美术作品
下载PDF
“宅”在家中,不应让孩子的发展“停”在家中
6
作者 张思莱 《父母世界》 2020年第2期80-82,共3页
疫情来袭,很多家长增了在家办公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多了。很多家长都和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只要一醒,就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动,不是摸摸这儿,就是踢踢那儿。有的孩子还喜欢摔J玩具,甚至破坏性地拆... 疫情来袭,很多家长增了在家办公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多了。很多家长都和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只要一醒,就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动,不是摸摸这儿,就是踢踢那儿。有的孩子还喜欢摔J玩具,甚至破坏性地拆卸家中一些正在使用的物品。实际上,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与角度来要求和评价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办公 评价孩子 破坏性 陪伴孩子
下载PDF
例谈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的问题
7
作者 王晓镜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22年第9期16-17,共2页
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存在不知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或直接将孩子的作品挂在画栏上的做法。有时为了完成评价环节,教师笼统地说:“今天... 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存在不知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或直接将孩子的作品挂在画栏上的做法。有时为了完成评价环节,教师笼统地说:“今天画得有进步!”“你们最喜欢哪张画?”更有甚者,对着孩子的画皱眉说:“看你画的像什么,真难看!”如果我们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一句名言:“为了能像一个六岁的孩子那样作画,我学了整整一辈子。”他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幼儿发展 幼儿美术作品 评价孩子 评价环节 必要手段 适宜性 听一听
下载PDF
语录素材库
8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20年第9期7-7,共1页
1好孩子还是坏小孩?评价孩子不应简单贴标签。——王学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前段时间,网剧《隐秘的角落》刷爆全网,引发社会各界对原生家庭、家庭教育方式的热议。同时也引起人们的再次反思——好孩子... 1好孩子还是坏小孩?评价孩子不应简单贴标签。——王学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前段时间,网剧《隐秘的角落》刷爆全网,引发社会各界对原生家庭、家庭教育方式的热议。同时也引起人们的再次反思——好孩子和坏孩子的评判标准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材库 家庭教育方式 原生家庭 发展与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评判标准 贴标签 评价孩子
下载PDF
《二分之一的魔法》:在爱中成长
9
作者 刘梦茹 《中学生博览》 2024年第27期74-74,共1页
妈妈罗瑞尔:爱是理解,是尊重当你日常娱乐放松,或面对问题去于实践自己的想法时,是否听到过这样的质疑:“光知道打游戏!你还能干什么?”“你怎么唯唯诺诺的,真不像我的孩子!”……妈妈们总喜欢以自己的认知来评价孩子,但影片中的妈妈罗... 妈妈罗瑞尔:爱是理解,是尊重当你日常娱乐放松,或面对问题去于实践自己的想法时,是否听到过这样的质疑:“光知道打游戏!你还能干什么?”“你怎么唯唯诺诺的,真不像我的孩子!”……妈妈们总喜欢以自己的认知来评价孩子,但影片中的妈妈罗瑞尔,却别有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尔 评价孩子 质疑 尊重 干什么
原文传递
2023新年,我想对爸爸妈妈
10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23年第1期17-17,共1页
在孩子们的眼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形象呢?以前都是爸爸妈妈评价孩子,给孩子提建议和期望……现在,换一个视角,让孩子们展露一下心声吧!
关键词 评价孩子 新年 心声
原文传递
成人、成年与成熟:青少年成长的体验
11
作者 李树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第7期26-27,33,共3页
很多时候,面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父母和老师们常常唠叨:"都长这么大了,该懂事了!"当我们这样来评价孩子的时候,可曾想过,"长大了"究竟意味着什么?"长大"这个词,其实蕴含着多重理解。一是长大成人,"成... 很多时候,面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父母和老师们常常唠叨:"都长这么大了,该懂事了!"当我们这样来评价孩子的时候,可曾想过,"长大了"究竟意味着什么?"长大"这个词,其实蕴含着多重理解。一是长大成人,"成人"意味着长成"大人"模样,男孩长得有成人男性特征,女孩出落得有成人女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成长 成人男性 成人女性 评价孩子
原文传递
慢练与快练
12
作者 梅蕊 《琴童》 2020年第2期70-70,共1页
很多家长和老师反馈,孩子弹琴的速度虽然已经不能再慢了,但是还是不见效。儿童学钢琴,不要总是评价孩子弹得好与不好。关于弹琴慢练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需要多角度进行剖析。儿童弹琴注重的是表现力,经常... 很多家长和老师反馈,孩子弹琴的速度虽然已经不能再慢了,但是还是不见效。儿童学钢琴,不要总是评价孩子弹得好与不好。关于弹琴慢练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需要多角度进行剖析。儿童弹琴注重的是表现力,经常更换和强烈灌输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可能给孩子添加更多压力,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对弹琴失去信心,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琴 评价孩子 学钢琴 多角度
原文传递
“不听话”与“太听话”
13
作者 雒宏军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第5期48-50,共3页
一我们评价孩子,有一个常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听话。“孩子,一定要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的口头禅经常出自家长或老师,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比比皆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我们评价孩子,有一个常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听话。“孩子,一定要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的口头禅经常出自家长或老师,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比比皆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中也有这样的内容,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孩子听话。当然,这里的听话都是站在父母或者教师的立场来说的,就是要孩子听父母和老师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家庭教育 听话 老师 评价孩子 口头禅 孩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