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叙事与记忆符号:谈当代福州评话的“来路”与“出路”
1
作者 刘张怡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福州评话是中国曲艺界的一朵艺苑奇葩,依托富有特色的福州方言及铙钹乐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珍贵的历史记忆。本文以福州评话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福州评话的“来路”以及“去路”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 福州评话是中国曲艺界的一朵艺苑奇葩,依托富有特色的福州方言及铙钹乐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珍贵的历史记忆。本文以福州评话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福州评话的“来路”以及“去路”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从福州评话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究;第二,从福州评话的族群认同及历史记忆方面入手,探究福州评话日渐式微的原因。第三,从福州评话的非遗话语入手,着重探讨政府与民间团体面对福州评话日渐式微的情况做了怎样的挽救措施及其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评话 文献分析 记忆方面 福州方言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挽救措施 日渐式微
下载PDF
福州老城区评话伬艺传统书场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立青 刘晓芳 +1 位作者 于琪 王怡然 《中外建筑》 2023年第10期123-129,共7页
福州评话与伬艺是国家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福州方言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语言、历史、艺术、科学教育等价值。文章以福州老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评话伬艺传统书场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中微观视角分析福州老城区评话伬艺传统书场的... 福州评话与伬艺是国家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福州方言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语言、历史、艺术、科学教育等价值。文章以福州老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评话伬艺传统书场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中微观视角分析福州老城区评话伬艺传统书场的功能构成、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空间流线以及空间组织,以期为福州评话伬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话伬艺 空间形态 空间布局 空间尺度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视域下扬州评话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研究
3
作者 何勰 何卿澜 《艺术科技》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扬州自古是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城市,也是运河城市、南北文化传播的必经之地,三教九流混杂,方言、文学、艺术交融演变,塑造了扬州文化宽容野逸、推陈出新的特征。当地的文学艺术彰显出雅俗文野、因袭独创的底色,说唱文学的发展可谓如鱼得... 扬州自古是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城市,也是运河城市、南北文化传播的必经之地,三教九流混杂,方言、文学、艺术交融演变,塑造了扬州文化宽容野逸、推陈出新的特征。当地的文学艺术彰显出雅俗文野、因袭独创的底色,说唱文学的发展可谓如鱼得水,以扬州评话为代表的通俗文艺至今不衰。扬州评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盐业盐商、漕运漕帮影响,在享乐风气、江湖武侠风气中发展,与大运河文化相伴而生。基于此,文章在大运河文化视域下研究扬州评话的当代价值。扬州评话中蕴含极为丰富的当代价值,通过展现扬州的地域风情,得以弘扬民风民俗,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在扬州评话作品中,多样的艺术性与深刻的社会性得到统一,传奇色彩与写实精神结合,为当代大众提供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并以生生不息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丰富充盈了大众的精神世界。它与大运河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共赢模式,以文化遗产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赓续了运河文脉。当下,面对传承困境,可在文本上讲究多类并举,为传统书目注入新的内容元素,在表演上设法创新,重视书场建设,改进曲艺语言;还可借助新媒体为传统赋能,丰富其传播方式,推动受众群体年轻化;同时依托大运河文化打造“非遗”产业亮点,将扬州评话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展现其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大运河文化 “非遗” 传承
下载PDF
古代朝鲜汉语教材对中国评话文学的借鉴——以《训世评话》为例
4
作者 王幼敏 关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151,157,共6页
从语言、内容、文体三方面比较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与中国"评话"的异同,探讨其改造和借用中国"评话"形式,可以看到今天应用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可能:首先,《训世评话》改造了"评话"的语言... 从语言、内容、文体三方面比较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与中国"评话"的异同,探讨其改造和借用中国"评话"形式,可以看到今天应用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可能:首先,《训世评话》改造了"评话"的语言形式,采用文白对照,这样就能使朝鲜人发挥其原有的文言文优势较易理解白话,从而提高口语教学效果;其次,《训世评话》借用了"评话"的故事功能,对"评话"的题材有所取舍和创造,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再次,《训世评话》灵活运用"评话"的叙事方式,采用"评话"中模仿说话人口吻的特点,尽量通过人物对话来叙事,而舍弃了"评话"中的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中国“评话 汉语口语教材 改造 借用
下载PDF
书场内外:新见《申报》所载扬州评话相关史料考释
5
作者 王丹 许建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新发现《申报》所载扬州评话相关史料十六则,均不见于相关研究论著。胡延龄《扬州评话小史》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扬州评话发展史的学术文章;老舒《记扬州评话家康、王》一文记载了康又华、王少堂等名家在沪上书场的说书时况,并进一步... 新发现《申报》所载扬州评话相关史料十六则,均不见于相关研究论著。胡延龄《扬州评话小史》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扬州评话发展史的学术文章;老舒《记扬州评话家康、王》一文记载了康又华、王少堂等名家在沪上书场的说书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扬州评话"追古励今、雅俗共赏"的重要艺术准则。同时,《申报》中有十四则关于扬州评话在上海各电台和书场的演播说书史料,关涉到张少夫、郎照明、王少堂等艺术家的相关曲目,这标志着百余年来扬州评话作为一门以书场为中心的讲演艺术,首次迈出书场之外,以"无线传输"的时兴方式进行演播,极大地拓展了其传播和普及程度。通过这些史料考梳,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扬州评话历史起源与发展的认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申报》 书场 无线传输 《扬州评话小史》 王少堂
下载PDF
关于《训世评话》文本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6
6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61,共7页
人们在利用《训世评话》时,由于不注意文本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而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有的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本文从版本、文字讹夺、音借字、异体字、误译、非汉语用法等6个方面指出了此书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其中最关紧... 人们在利用《训世评话》时,由于不注意文本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而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有的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本文从版本、文字讹夺、音借字、异体字、误译、非汉语用法等6个方面指出了此书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其中最关紧要的是书中的非汉语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文本 语料学 非汉语成分 近代汉语
下载PDF
论扬州评话语音的历史演变及其得失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国炎 李建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扬州评话历史的辉煌和目前的衰落形成巨大反差。扬州评话语音演变的历史饱含正反两面经验。扬州评话祖师柳敬亭善于根据听众特点调整语音,他说书的地域范围很广,语音以官话和地方官话为主。清代盛世扬州人口构成和文化特点,决定当时扬... 扬州评话历史的辉煌和目前的衰落形成巨大反差。扬州评话语音演变的历史饱含正反两面经验。扬州评话祖师柳敬亭善于根据听众特点调整语音,他说书的地域范围很广,语音以官话和地方官话为主。清代盛世扬州人口构成和文化特点,决定当时扬州评话语音是官话、地方官话和方言共存。晚清以后扬州人口构成和文化特点,造成扬州评话语音方言化。方言化在本地富有生存能力,但到了更广阔范围却削弱生存竞争能力。扬州评话要继续发展必须变革语音,很多方言文艺也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人口构成 语音变化 发展瓶颈
下载PDF
从《训世评话》文白对照看明初汉语常用动词的兴替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训世评话》文白对照,从共时平面上反映了15世纪初汉语口语面貌,也从历时角度上反映了白话词汇替代文言词汇演变概貌。本文以语义为单位,先选取其中的12类语义动词,依据其文白对译例证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补充和说明这类动词在明... 《训世评话》文白对照,从共时平面上反映了15世纪初汉语口语面貌,也从历时角度上反映了白话词汇替代文言词汇演变概貌。本文以语义为单位,先选取其中的12类语义动词,依据其文白对译例证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补充和说明这类动词在明初的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借此为明代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提供可靠断代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常用词 历时演变
下载PDF
从“王派《水浒》”看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德明 李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由说书人“全面表白”的口头文学叙事、书场音韵效果和书台表演的形象塑造互动构成。口头文学叙事以其细腻周到与书面叙述的繁简详略方式有别,口头语言以其声音、节奏中包含更为丰富的情感容涵与书面语言的意义繁复不... 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由说书人“全面表白”的口头文学叙事、书场音韵效果和书台表演的形象塑造互动构成。口头文学叙事以其细腻周到与书面叙述的繁简详略方式有别,口头语言以其声音、节奏中包含更为丰富的情感容涵与书面语言的意义繁复不同,书台表演融通口、手、身、步、神诸艺术因素完成说、做、念、打的动作塑性,更有戏曲舞台表演不及处。王少堂所代表的“王派《水浒》”正是扬州评话艺术形态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书台 表/演 艺术形态
下载PDF
扬州评话论纲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国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9-45,共7页
扬州评话继承宋元平话,造成清代评话繁荣,印证了鲁迅提出但长期无人论证的平民文学再兴现象;还在创作方面跨越"五四"前后,对文学史分野和分期很有研究价值。扬州评话小说主要包括市井小说、武侠小说、名著新编。其审美特点是... 扬州评话继承宋元平话,造成清代评话繁荣,印证了鲁迅提出但长期无人论证的平民文学再兴现象;还在创作方面跨越"五四"前后,对文学史分野和分期很有研究价值。扬州评话小说主要包括市井小说、武侠小说、名著新编。其审美特点是平民色彩和阳刚精神,与当代大众文化一脉相承。扬州评话历史久,价值高,涉及众多学科,须要建立"扬州评话学",加强全面研究,争取申报非物质性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整理,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平民文学 再兴 三种类型 审美倾向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杨译《宋明评话选》俗谚语翻译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群英 李新庭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杨译"指的是大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GladysYang)夫妇合作而成的大量汉译英和英译汉作品。杨译《宋明评话选》收有"三言二拍"中的二十篇故事,共有俗谚语75条,笔者对这些俗谚语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四种翻译方... "杨译"指的是大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GladysYang)夫妇合作而成的大量汉译英和英译汉作品。杨译《宋明评话选》收有"三言二拍"中的二十篇故事,共有俗谚语75条,笔者对这些俗谚语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四种翻译方法:脱译法、套译法、直译法和意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译《宋明评话选》 俗谚语 翻译
下载PDF
论清代说唱艺术中的《水浒传》——以子弟书和扬州评话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日晖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在《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说唱艺术和戏曲一样,承担着向大众尤其是不识字者传播《水浒传》的任务。从接受的角度看,《水浒》的说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自己的艺术品性,又受到《水浒传》小说本文的限定。而作为改编的艺术... 在《水浒传》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说唱艺术和戏曲一样,承担着向大众尤其是不识字者传播《水浒传》的任务。从接受的角度看,《水浒》的说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自己的艺术品性,又受到《水浒传》小说本文的限定。而作为改编的艺术,说唱艺术的发展空间又非常之大。子弟书和扬州评话是清代说唱艺术的代表样式,其中的《水浒》曲目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水浒传》本文在说唱艺术中被接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水浒传》 子弟书 扬州评话
下载PDF
评书、评话表演中演员的身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杰文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184-188,共5页
评书、评话表演中演员的"身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同一表演者的不同"身体"维度具有不同的内含与外延,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具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评书、评话表演者的"身体"至少呈现出七... 评书、评话表演中演员的"身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同一表演者的不同"身体"维度具有不同的内含与外延,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具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评书、评话表演者的"身体"至少呈现出七种维度,即故事人物、表演者、评论者、艺术明星、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肉体存在、知觉的主体,这些身体维度经常是重叠的、交替呈现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表演 评书 评话
下载PDF
《训世评话》词语考释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训世评话》①上下两卷,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古朝鲜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它是古朝鲜汉语译学家李边(1391—1473)编著的。其成书年代大约相当于明代成化年间。全书共编写了六十五则故事,先以文言叙述,后译为... 《训世评话》①上下两卷,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古朝鲜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它是古朝鲜汉语译学家李边(1391—1473)编著的。其成书年代大约相当于明代成化年间。全书共编写了六十五则故事,先以文言叙述,后译为白话文。从内容上看,主要纂集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朴通事》 通事谚解》 古朝鲜 人称代词 《老乞大》 《老乞大谚解》 汉语口语
下载PDF
《训世评话》词语考释三则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4,共2页
在韩国发现的成书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的《训世评话》,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本重要的朝鲜汉语教科书。笔者不揣冒昧,试对该书中一些特殊词语作出自己的解释。
关键词 《训世评话 词语 释义 古汉语 朝鲜汉语教科书 韩国
下载PDF
扬州评话王派水浒与戏曲之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花荣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
扬州评话与戏曲都属于表演技艺。戏曲在唱腔和做工、部分故事情节和场景以及一些人物的设置安排上对评话产生影响。相比较小说为评话提供故事框架和发展方向的整体影响,戏曲对评话的影响更为具体,侧重细节与表演效果等。
关键词 扬州评话 王派水浒 戏曲
下载PDF
保存与破坏:关于扬州评话记录与整理的思考(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花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32,共14页
受中共文艺政策和书面文学审美的影响,在扬州评话的记录和整理过程中,整理者们对一些不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了删改,同时也对评话的一些语言进行了书面规范。评话的整理一方面保存了评话书目,扩大了评话的影响范围,也推动了评话... 受中共文艺政策和书面文学审美的影响,在扬州评话的记录和整理过程中,整理者们对一些不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了删改,同时也对评话的一些语言进行了书面规范。评话的整理一方面保存了评话书目,扩大了评话的影响范围,也推动了评话的学术研究;但是另一方面它破坏了评话作为口头文学的特质,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采用更为多样的、更为科学的方法来记录整理评话,以保存评话书目,并为进一步研究评话提供更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评话 记录整理 文艺政策 口头性
下载PDF
扬州评话话本的概念构建机制——以王派《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靖宇 黄颖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评话话本的构建依托于高度规约化的认知图式。评话艺人在阐释图式过程中打破常规,对原型图式的内容和结构排列进行创造性地重组,以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话本通过图式增长机制丰富了规约图式中的关系概念。说书人有意识地运用图式更新... 评话话本的构建依托于高度规约化的认知图式。评话艺人在阐释图式过程中打破常规,对原型图式的内容和结构排列进行创造性地重组,以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话本通过图式增长机制丰富了规约图式中的关系概念。说书人有意识地运用图式更新手段,为话本添加情节片段,改变原型性参与者角色的认知凸显度。此外,通过对图式内部不同成分进行注意力调整和跨图式的范畴化运作,评书话本更好地实现了内容的衔接与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话话本 图式 图式增长 图式更新 内容衔接
下载PDF
女说书:近代苏州评话艺人的性别分野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军 寇宝银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苏州评话是一种流行于江南的地方曲艺形式。从明末清初形成之后,苏州评话的从业者几乎全部都是男性,这既有清代女性被禁止演剧的因素,更有苏州评话自身的特点。近代以降,苏州评话开始出现女性艺人,但是这个队伍始终没有壮大。女说书因... 苏州评话是一种流行于江南的地方曲艺形式。从明末清初形成之后,苏州评话的从业者几乎全部都是男性,这既有清代女性被禁止演剧的因素,更有苏州评话自身的特点。近代以降,苏州评话开始出现女性艺人,但是这个队伍始终没有壮大。女说书因长期演说男性题材的苏州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自己的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说书 苏州评话 性别 评弹
下载PDF
杨译《宋明评话选》中诗词的翻译——以篇首破题诗词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群英 李新庭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47-149,175,共4页
杨译《宋明评话选》收有"三言二拍"中的二十篇故事,故事中含有大量的诗词,本文以篇首的十五首破题诗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杨氏对诗词的翻译主要采取了省译法、译成韵诗、译成自由诗等,这既符合了刘重德的"内容上... 杨译《宋明评话选》收有"三言二拍"中的二十篇故事,故事中含有大量的诗词,本文以篇首的十五首破题诗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杨氏对诗词的翻译主要采取了省译法、译成韵诗、译成自由诗等,这既符合了刘重德的"内容上忠实、语言上达意、风格上近似"的翻译标准,也尽可能做到了许渊冲倡导的"意美、音美、形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译《宋明评话选》 诗词 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