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才之能
1
《工程质量》 2004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识才
下载PDF
AI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体系化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桂小林 何钦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共8页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与各类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突破。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大学生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素养,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一套AI赋能...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与各类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突破。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大学生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素养,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一套AI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新体系,从学生的能力目标出发,创建了融合计算与智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设计了面向“四新”专业的“宽、专、融”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编程贯通、大模型驱动的“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包括“认知、设计、创新”的三梯度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了贯通计算与智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基础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 教育 课程改革 人工智能 AI赋能
下载PDF
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仁伦 侯运炳 杨胜利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扩充,形成了该类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扩充,形成了该类课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与实操指导。该模式借鉴时空系统视角、学科交叉思维、教育教学原理、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最新信息,优先结合学科特色、师生特点、可应用场景,实现了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的灵活组合及调整,有利于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工程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助力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校探索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课程 智慧课堂 教学设计 互动联结
下载PDF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潘静波 郑伟杰 王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4,共8页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教育立足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开展隐性教育,体现了“立德树人”与“全人教育”一致性的育人理念。当前,高职财经类通识课存在着“去价值化”“弱实践性”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予以解决。... 高职院校财经类通识教育立足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程开展隐性教育,体现了“立德树人”与“全人教育”一致性的育人理念。当前,高职财经类通识课存在着“去价值化”“弱实践性”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予以解决。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特点,提出财经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课程定位与特点、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思政要素的设计依据,在教学规范流程中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场景搭建中建立叙事对话、在教学评价中促进情感价值内化,形成财经知识传授与价值观融入的协同路径,加快高职院校财经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财经类通课程 实施路径
下载PDF
通识教育如何打造“金课”:面向“两性一度”的高校通识课程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慧劼 朱志平 朱媛媛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成果,也出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基于高校的调研发现,现有通识课程专业性强,考核难度较低,学生上课不积极,这一现象背后是师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要发挥通识教育的... 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成果,也出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基于高校的调研发现,现有通识课程专业性强,考核难度较低,学生上课不积极,这一现象背后是师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要发挥通识教育的教学实效,就要打破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积极对标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要求,打造通识教育“金课”。要加强全过程课程管理,提升通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强化全方位育人理念,培育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的新时代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维立体的通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金课” “两性一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识解视域下转喻式翻译的“在场”研究——以《印度:受伤的文明》汉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东 杜若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焦、突显性、视角等识解维度的影响,产出的译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与原文存有差异,但经由转喻操作后,与原文形成了较高的语义对等。因此在识解维度的作用下,译者通过转喻式翻译基本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在场”效果。本研究能够深化翻译中对修辞“在场”的探索,对翻译学与修辞学的系统优化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 转喻式翻译
下载PDF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美育课程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方义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全方位发展越发重视。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落实“五育并举”的教学模式。美育作为“五育”中的关键环节,有着审美、德育和创新三方面教育价值。各院校应在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全方位发展越发重视。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落实“五育并举”的教学模式。美育作为“五育”中的关键环节,有着审美、德育和创新三方面教育价值。各院校应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完善美育课程教材和专业化的美育团队为教学基础,优化美育教学体系,建构美育评价机制,尊重美学发展规律和不同专业特点,强化美育对人才塑造的影响,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高职 美育教学 创新策略
下载PDF
高职院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标准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昕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新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高职教育的开展需迎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做好教育改革。培育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高职美育教育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才有利于培育出符合... 新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高职教育的开展需迎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做好教育改革。培育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高职美育教育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才有利于培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学生在具备良好专业能力与技术的同时,可以有开阔的眼界和良好的素养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美育课程 课程改课 课程
下载PDF
新剪纸艺术在高校通识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希岗 吴沂 钱康怡 《中国美术》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通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为高校学生开设能够传播中华美学思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通识美育课程,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开发的“新剪纸通识... 通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为高校学生开设能够传播中华美学思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通识美育课程,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开发的“新剪纸通识美育”课程。其作为通识美育课程进入高校,使学生通过学习唯美、时尚且兼具童趣的新剪纸艺术来提升自身的艺术品格,提升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剪纸艺术 美育 美育
下载PDF
碳中和通识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习平 庄金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碳中和人才培养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节能低碳教育,是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和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碳中和”通识课程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碳中和人才培养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节能低碳教育,是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和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碳中和”通识课程体系设计进行研究,阐述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的背景和必要性,理清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的目标导向,论述碳中和通识课程的课程设计框架,最后针对碳中和通识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课程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职业胜任力视域下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的模式重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宏中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分析职业胜任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重构的必要性与价值,指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未能充分结合职业胜任力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人生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 分析职业胜任力视角下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重构的必要性与价值,指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未能充分结合职业胜任力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人生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思践悟相结合以及打破小课堂界限形成大通识格局的原则,以重构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胜任力 教育 应用型人才 模式重构
下载PDF
高校茶道通识课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瑕 谢凤英 +2 位作者 孙立娜 穆莹 崔立雪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鉴于中国茶道文化蕴含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精神属性对于当代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鉴于中国茶道文化蕴含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精神属性对于当代大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众多高校开设了中国茶道文化课程,并将其作为文化素质类通识选修课程。茶道通识课第二课堂将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蕴含在各项茶道文化活动中,成为课程第一课堂育人功能的重要补充,具备对学生开展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现实意义,也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课堂育人 价值引领 教学全过程 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课堂建设 能力提升
下载PDF
我国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思考
13
作者 祁晓娜 姚强 +4 位作者 于钦明 赵苗苗 王妍 钟梦岚 于立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38,共7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安宁疗护作为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需求不断增加。安宁疗护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可提升人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接纳并参与安宁疗护。随着安宁疗护知...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安宁疗护作为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需求不断增加。安宁疗护需要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可提升人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接纳并参与安宁疗护。随着安宁疗护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急需创新安宁疗护教育策略。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安宁疗护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促进学员群体多元化、加强社会公众安宁疗护知识普及等方面提出安宁疗护通识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下载PDF
深部矿井覆岩沉积环境–力学特性及冲击地压风险判识
14
作者 乔伟 程香港 +5 位作者 窦林名 贺虎 孟祥胜 任洋洋 肖冲 蔡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71,共12页
【目的】灾害风险判识和预测是控制和治理灾害的前提,工程地质环境是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最基本的孕灾条件,其沉积成因机制研究对冲击地压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沉积微相下岩... 【目的】灾害风险判识和预测是控制和治理灾害的前提,工程地质环境是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最基本的孕灾条件,其沉积成因机制研究对冲击地压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沉积微相下岩体工程地质特性,探究不同沉积环境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及岩体能量释放规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沉积环境的差异导致岩石岩性和微观结构的差异,岩石加载破坏中能量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能量耗散波动阶段、能量耗散平稳阶段、能量耗散阶段。沉积微相的差异导致岩石在能量耗散阶段能量占比变化具有显著差异,河道沉积的细砂岩、中砂岩以及心滩沉积的粗砂岩岩石破坏时能量占比变化较高,在27%以上,而泛滥平原沉积的泥岩岩石破坏时能量占比变化较小,为14%。在此基础上,以沉积微相、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顶板岩层厚度特征参数、顶板坚硬岩层厚度及其与煤层的间距、岩体质量评估参数、地质构造容量维、侧压系数和弹性能等工程地质环境因素,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冲击地压风险非线性判识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袋装树(Bag-ging)等4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对比,各机器学习算法准确率,宏F1分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在0.7以上,表明各模型准确度高且稳定性较好。其中,Bagging模型性能最优,表明采用工程地质环境因素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冲击地压风险判识和预测,能够为相似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的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提供借鉴,为煤矿防冲卸压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能量演化 冲击地压 机器学习 风险判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免疫力与健康”教学模式探析
15
作者 韩秋菊 赵华俊 +1 位作者 郝国祥 张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4-2188,共5页
高校大学生肩负着时代重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对高校通识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力与健康是山东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在课堂上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情感价值,... 高校大学生肩负着时代重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对高校通识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力与健康是山东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在课堂上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情感价值,提高免疫力智慧,从而实现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培养人才的使命担当。本文通过探讨“免疫力与健康”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对提升高校通识教育及践行我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健康行为”的宗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免疫力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课程
下载PDF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通识教育与新时期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在目标内涵上存在着价值的耦合性和契合性,然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观念、体制、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障碍。实施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特点的通识教育,必须以观念落实、... 通识教育与新时期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在目标内涵上存在着价值的耦合性和契合性,然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观念、体制、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障碍。实施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特点的通识教育,必须以观念落实、制度突破、学校协作等方式,使通识教育始终具有“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育 改革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与生殖健康》医学类通识课备课经验探讨
17
作者 黄佳 潘萍 +3 位作者 张蜀宁 邱绮 王文军 陈慧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备受瞩目,其如何由“专业性”强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了吸引并适应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备受瞩目,其如何由“专业性”强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了吸引并适应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细致考虑如何挖掘并融入医科课程中的人文情怀、艺术美感以及社会学视角,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文章从以下方面探讨医科类通识教育的备课经验:1)明确核心内容:对疾病专业知识“降级”,由疾病机制讲解转为提炼拆分问题能力的训练,引领不同思考维度碰撞,运用多学科视角看待医学与人类、社会等的关系。2)巧妙引入主题:利用实际案例,挖掘医疗治疗准则之外的冲突点,擅于挖掘矛盾引发思辨。3)丰富学习资源:注重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数据库源。4)多元考核方式:摒弃背诵式答卷,采用日常互动、案例分析、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成效考核。5)增强思政教育:医学快速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小缩影,适时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做好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备课,充分发挥医学所包含的文、史、哲、理等素材,才能打造优质的通识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科学 教学方法 学科整合 思政教育 案例教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工程专业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应用
18
作者 梁艳 唐茂林 何畏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将美育纳入主要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最终促进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顺应时代的要求。论文针对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改革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 将美育纳入主要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最终促进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顺应时代的要求。论文针对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改革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实体模型、工程实践、移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自媒体、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等教学方式和手段,邀请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走入课堂,将美育和德育无形地融入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桥梁美学为例,探索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课程 课堂思政 桥梁美学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法及形成性评价在病理通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唐琼兰 青永红 +3 位作者 周雪贞 王瑞轩 陈穗俊 王淑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1期35-40,共6页
文章将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围绕教学大纲内容精心设计病理学通识课程情景模拟教案,优化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对授课师资进行培训使授课教师熟知整个情景模拟过程以便于正确地引导和评价,让学生根据情景模拟要求进行角色分... 文章将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围绕教学大纲内容精心设计病理学通识课程情景模拟教案,优化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对授课师资进行培训使授课教师熟知整个情景模拟过程以便于正确地引导和评价,让学生根据情景模拟要求进行角色分工、撰写剧本、课前排练、课堂上进入模拟现场,从而进入学习状态。授课教师根据教案设置,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估,开展师生随堂评教、督导评教及同行评议等多维度教学评价。病理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价的优势互补,以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符合“四新”要求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医学通识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育 情景模拟 形成性评价 教学质量 教学认可度
下载PDF
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研究——以室内设计与赏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灏 杨佩熹 李宗晏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美育是开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设的美育公共选修课室内设计与赏析以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水平、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建... 美育是开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设的美育公共选修课室内设计与赏析以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水平、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建筑室内设计及装饰装修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室内环境设计作品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该文以室内设计与赏析课程为例,探讨面向工科非艺术类院校学生开展美育公共选修课的特色教学方法,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美育 公共选修课 教育 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