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识解视域下李煜词作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1
作者 李敏 杜小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语料库,从聚焦、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探究李煜词作不同英译本的共异性及其背后潜隐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除文化背景等因素外,不同识解方式是造成译者选择不同译语对译文进行编码的隐性主因。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李煜词作的英译研究,也为读者理解不同译本背后的认知理据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作 识解理论 译者主体性 认知翻译研究
下载PDF
识解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英译研究——以《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为例
2
作者 魏在江 刘岩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30-36,I0001,共8页
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探究《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的认知理据及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1)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这四个识解维度在《中国的民主》英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制约作用;(2)英汉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译者需解... 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探究《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的认知理据及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1)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这四个识解维度在《中国的民主》英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制约作用;(2)英汉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译者需解构和重构原文的识解方式,选择符合译语读者认知模式的识解方式进行表达;(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对外阐释既需要使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又要超越文化信仰和意识形态差异。识解理论为中国民主话语英译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有利于中国民主形象的塑造和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英译 认知理据 国际传播策略 识解
下载PDF
识解视域下转喻式翻译的“在场”研究——以《印度:受伤的文明》汉译为例
3
作者 张继东 杜若凡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 “在场”是西方修辞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翻译研究中修辞“在场”的创设与识解维度和转喻密切相关。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和转喻的运作机制,本研究考察了译者是如何利用修辞“在场”再现原文并影响受众的。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受详略度、聚焦、突显性、视角等识解维度的影响,产出的译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与原文存有差异,但经由转喻操作后,与原文形成了较高的语义对等。因此在识解维度的作用下,译者通过转喻式翻译基本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在场”效果。本研究能够深化翻译中对修辞“在场”的探索,对翻译学与修辞学的系统优化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 转喻式翻译 识解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庭审话语中控辩双方叙事对抗研究
4
作者 马泽军 王洁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查明事实真相是刑事庭审的主要目标。在刑事庭审过程中,叙事在庭审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控辩双方常常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证据与事实,构成证据链条。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借助KH Coder软件呈现的庭审调查阶段叙事中的词汇共现... 查明事实真相是刑事庭审的主要目标。在刑事庭审过程中,叙事在庭审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控辩双方常常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证据与事实,构成证据链条。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借助KH Coder软件呈现的庭审调查阶段叙事中的词汇共现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及详略度来探讨《庭审现场》节目中涉嫌故意杀人案的四个案件庭审调查阶段的话语中控辩双方的叙事对抗。研究发现:控辩双方叙事形成明显对抗。控方主要激活“故意杀人”的概念域,从客观识解视角,突显被告人系故意杀人,用详略度高的语言来描述案件过程,形成被告人“故意杀人”的形象。辩方主要激活“并非故意”这一概念域,从主观识解视角,突显被害人不当行为,用详略度低的叙述来模糊案件过程,形成被告人“非故意杀人”的形象。从认知角度分析庭审话语,有助于帮助人们从科学视角了解庭审叙事建构,更加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推动我国庭审实质化进程,使诉辩双方诉求得到充分展示,为法官科学、公正判决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庭审话语 叙事对抗
下载PDF
汉谚英译的认知识解研究
5
作者 胡相成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344-351,共8页
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以认知语法中的识解理论为工具,对汉语谚语英译本的认知识解进行考察,总结其背后的认知动因。经研究发现,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译者的认知... 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以认知语法中的识解理论为工具,对汉语谚语英译本的认知识解进行考察,总结其背后的认知动因。经研究发现,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译者的认知识解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详略度、视角和突显等识解维度为汉语谚语的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汉英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与汉英语言的思维、规约和文化密切相关。创造性的识解转换体现在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灵活翻译活动中,以尽可能地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模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识解 汉谚英译 识解转换
下载PDF
基于认知翻译学识解机制的《动物农场》中译本探析
6
作者 潘钰婷 杨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2期27-30,共4页
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动物农场》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反乌托邦文学杰作。故事描述了一群农场动物集体反叛人类农场主,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最终陷入了与人类相似的权力斗争中。本文借助认知翻译学视角,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 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动物农场》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反乌托邦文学杰作。故事描述了一群农场动物集体反叛人类农场主,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最终陷入了与人类相似的权力斗争中。本文借助认知翻译学视角,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这四个认知维度出发,对荣如德和傅惟慈两位译者的《动物农场》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位译者的译文在辖域和视角两个维度有所不同,在突显和详略度上有同有异,这与两位译者的语言风格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识解机制 《动物农场》
下载PDF
主观限量构式“X也X不到哪里去”的语义识解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邱珊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下,系统讨论“X也X不到哪里去”这一构式的主观限量否定义的识解,并探究其形成动因。首先,从形式拆解得出其主观限量的范围较为模糊,除去两端的正负X,从负X到X之间都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功... 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下,系统讨论“X也X不到哪里去”这一构式的主观限量否定义的识解,并探究其形成动因。首先,从形式拆解得出其主观限量的范围较为模糊,除去两端的正负X,从负X到X之间都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功能,着重讨论其主观性及限量度的不同情况。该结构出现在常式评价的语境下时,主观性较强,限量范围较广,体现了该构式最核心的语义;出现在差比范畴时,更倾向于表主观小量;出现在对举比较中,其主观性相对较低,程度量较为适中。最后,从认知上的隐喻扩展分析该构式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也X不到哪里去” 主观限量 构式 语义识解 成因
下载PDF
基于识解理论分析中文演讲词的英译效果——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英译为例
8
作者 王雪雪 荣楠楠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本研究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的英文版为语料,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即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性及详略度分析英译效果。本研究表明,译者采取的不同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表达原文意思有着独特的效果。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文演讲词的英译效果
下载PDF
类指“一量名”结构主观化识解研究
9
作者 王艳滨 马若情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1-8,105,共9页
指称现象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而“一量名”结构作为现代汉语一种表类指的普遍用法长期备受语言学界关注。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一量名”结构的其他用法,但现有研究多缺乏动态研究视角,且鲜有统一的阐释模式。本研究以语言... 指称现象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而“一量名”结构作为现代汉语一种表类指的普遍用法长期备受语言学界关注。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一量名”结构的其他用法,但现有研究多缺乏动态研究视角,且鲜有统一的阐释模式。本研究以语言的主观化为视角,基于认知语法的主观性识解理论,探讨类指“一量名”结构内在机制的建构过程,提出类指“一量名”建构基于类指光杆名词,是语言主观化的过程,因识解的主观性程度不同而形成“客观性类指—相对主观性类指—主观性类指”的连续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化 识解 一量名 类指 语义建构
下载PDF
意象图式识解理论视阈下武都方言“着”的语义演变历史
10
作者 潘纪龙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205-217,共13页
“着”是甘肃武都方言中语义负担很重的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根据方言的自然口语语料,我们总结出使用义动词、派遣义动词、容让义使役动词、必要道义情态动词、处所介词、被动标记、持续体标记、进行体标记、方式助词、先时助词、语气... “着”是甘肃武都方言中语义负担很重的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根据方言的自然口语语料,我们总结出使用义动词、派遣义动词、容让义使役动词、必要道义情态动词、处所介词、被动标记、持续体标记、进行体标记、方式助词、先时助词、语气助词共计十一种用法及相应的义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汉语历史文献进行语义分析,初步构拟出一套“着”语义演变链条。随后,针对此链条中存在的成分残缺、动因不明等问题,我们结合意象图式理论、识解理论等认知语义学的成果,认为“着”的意象图式应属于力的图式、路径图式和接触图式整合而成的复合图式,而“着”语义的分化应该归因于观察者识解的视角与动态性的差异。识解的差异导致在不同观察时间内突显了意象图式的不同部分,进而影响着语义分化的方向与结果。最终,我们认为“附着义”应是武都方言“着”语义分化的源头,并更完善地构拟了武都方言“着”语义演变的三种主要链条:“附着义 > 使用义 > 派遣义 > 容让义 > 必要类道义情态动词”;“附着义 > 使用义 > 处所介词 > 持续体标记 > 进行体标记 > 先时助词 > 语气助词”;“附着义 > 遭受义 > 被动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语义 方言 意象图式 识解理论
下载PDF
认知识解视域下的《三国演义》诗词英译研究
11
作者 殷诗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文章从认知识解视域出发,依据Langacker的四个识解维度,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ss的译文辖域激活和突显较多;Brewitt的译文详略...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文章从认知识解视域出发,依据Langacker的四个识解维度,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ss的译文辖域激活和突显较多;Brewitt的译文详略度更高;虞苏美则在视角方面能更好地把握原作意图。译者识解差异由多种因素造成。该研究可以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范畴,同时为典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三国演义》 诗词英译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识解理论对古诗翻译过程的解释力探析——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
12
作者 孟俏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认知翻译学认为既要尊重翻译的客观性,也要重视翻译的主观性。本文在认知翻译学中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古诗翻译的主观性,证明识解理论对古诗... 认知翻译学认为既要尊重翻译的客观性,也要重视翻译的主观性。本文在认知翻译学中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翻译为例,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古诗翻译的主观性,证明识解理论对古诗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以期为更加科学系统地从事和研判翻译活动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识解理论 主观性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域下《前赤壁赋》英译本对比研究
13
作者 韦秋汝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但其英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借助识解理论,从认知识解的视角对比分析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的罗经国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译文,探究译者对原文... 唐宋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但其英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借助识解理论,从认知识解的视角对比分析苏轼散文《前赤壁赋》的罗经国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对比分析译文,探究译者对原文的识解解构与对译文的建构过程,并分析其翻译策略与原因。研究发现:1) 罗译本详略度高,视角贴近原文,突显观与原文相似,但译文略显繁琐。2) 杨、戴译本更突显原文作为散文、赋文体的文学属性,多使用灵活简洁的句子写景传情,侧重“达意”,放弃了部分知识背景的解读。唐宋散文融合写景、抒情、寓理于一体,这一特点使得其翻译难度大、译者主体性发挥空间大。从认知识解的视角研究能够有效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进而为后续唐宋散文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前赤壁赋》 散文英译
下载PDF
认知翻译学视域下“小镇做题家”英译案例识解分析
14
作者 李倩 蒋裕玲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热词“小镇做题家”重返大众视野,引起网友热议。网友们除透视该热词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之外,还提供了它的不同译法。将收集到的16条“小镇做题家”英译范例作为研究文本,以认知翻译学为理论背景,从认知识解具体化、焦点化、突显以及视... 热词“小镇做题家”重返大众视野,引起网友热议。网友们除透视该热词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之外,还提供了它的不同译法。将收集到的16条“小镇做题家”英译范例作为研究文本,以认知翻译学为理论背景,从认知识解具体化、焦点化、突显以及视角四个维度对这些译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译例的表述差异来管窥译例背后存在的译者认知差异,验证识解四维度对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认知方式的不同具有指导作用,以期为网络热词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识解 小镇做题家 具体化 焦点化 突显 视角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名汉译研究
15
作者 邓姝丹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视角,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总结出以下翻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含义;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视角,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总结出以下翻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含义;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电影名补充或译为主角身份;3.转换角度:非主角视角的电影名转换为主角视角;4.突显情节:增加动词或事件类名词突出故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英文电影名汉译
下载PDF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海南特色饮食文化英译的识解重构
16
作者 朱兵艳 刘士祥 李华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9期224-226,共3页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菜在全球享有盛誉。海南四面环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南饮食名称种类繁多,不仅反映了烹饪的方式、调味料的配置、食材选择的广泛,还折射出海南独特的审美观与文化因素。“十三五”期间,来琼入境过夜游客达4...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菜在全球享有盛誉。海南四面环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南饮食名称种类繁多,不仅反映了烹饪的方式、调味料的配置、食材选择的广泛,还折射出海南独特的审美观与文化因素。“十三五”期间,来琼入境过夜游客达478.76万人次,国际旅游旅游收入达288608.28万美元,但餐饮消费比重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基于认知识解理论,结合海南饮食文化译文实例,分析译文的差异,从详略度、聚焦、突显及视角四个方面深度剖析译文差异的原因,实现最大程度传递源语信息,促进海南饮食文化对外传播,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学 海南特色饮食文化 英译 识解重构
下载PDF
认知语法中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7
作者 张克定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20,110,共12页
识解是认知语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指的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以不同方式来构想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认知能力,包括选择、凸显、视角、动态性和想象力五个维度,每一维度又有若干次维度。识解及其维度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识解的主观性... 识解是认知语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指的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以不同方式来构想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认知能力,包括选择、凸显、视角、动态性和想象力五个维度,每一维度又有若干次维度。识解及其维度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识解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探究。研究发现,识解实际上要涉及三个要素,即人、现实和语言。在这三个要素中,人是进行识解的主体,现实是人识解的客体,语言是人用以表达其识解结果的工具。人这一主体对现实情境所作出的任何识解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印记。任何识解都是对某一特定情景的识解,都要基于现实中的特定情境。因此,人对情景的识解也会受到情景本身的影响,故人对情景的识解也不无明显的客观性印记。总之,识解既包含主观性,也包含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识解 维度 主观性 客观性
下载PDF
语义和谐的分析维度及语义冲突的识解
18
作者 赵志强 朱奕瑾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语义和谐是人类语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词语搭配和句子衔接两个维度。语义协调、语义自足制约着组词成句,词语照应和句义关联影响着句子衔接。一些超常搭配表面上呈现语义冲突的特征,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语义是可以识解的。识解方... 语义和谐是人类语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词语搭配和句子衔接两个维度。语义协调、语义自足制约着组词成句,词语照应和句义关联影响着句子衔接。一些超常搭配表面上呈现语义冲突的特征,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语义是可以识解的。识解方式主要有语义转换、语义混合和语义并置三种。语义和谐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和谐 分析维度 语义冲突 语义识解
下载PDF
网络汉英谐音夹用的形音义用、生成识解及研究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剑 杨文全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汉英谐音夹用,是基于英语语码和汉语语码的谐音对应关系,用英语替代原汉语部分固定表达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是汉英跨语际嵌套糅合典型案例。本文即以汉英谐音夹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形式特征、谐音方式、音义组配、语用分化与流变等方面... 汉英谐音夹用,是基于英语语码和汉语语码的谐音对应关系,用英语替代原汉语部分固定表达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是汉英跨语际嵌套糅合典型案例。本文即以汉英谐音夹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形式特征、谐音方式、音义组配、语用分化与流变等方面分析了汉英谐音夹用的形、音、义、用特点,并梳理其语义语用演化轨迹;其次讨论了汉英谐音夹用的生成识解机制和动因,指出隐喻、转喻、聚类、原型、心理与文化、构式对其生成识解的影响;最后从辞趣与修辞造词、逆向洋泾浜、资源价值、跨语际实践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汉英谐音夹用的研究价值,并从三个维度对汉英谐音夹用现象提出规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谐音夹用 生成识解 研究价值 规范建议
下载PDF
正反同义结构的认知拓扑识解机制
20
作者 吴淑琼 覃友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1,共8页
正反同义结构是一类特殊的、反逻辑的语言结构表达式。正反两个结构式虽含有相反的语义要素,却表达相同的真值语义。正反同义结构包括含有否定词的结构和反义对立式两类,过往研究多聚焦于第一类。本研究基于认知拓扑观和识解理论对正反... 正反同义结构是一类特殊的、反逻辑的语言结构表达式。正反两个结构式虽含有相反的语义要素,却表达相同的真值语义。正反同义结构包括含有否定词的结构和反义对立式两类,过往研究多聚焦于第一类。本研究基于认知拓扑观和识解理论对正反同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统一分析。研究发现:(1)认知拓扑观下的拓扑不变量是正反同义结构形成的概念基础;(2)识解是正反同义结构形成的深层认知机制,具体表现为识解过程中的不同突显、不同详略度、不同视角和不同聚焦;(3)正反同义结构体现了不同的语用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同义结构 认知拓扑 识解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