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以“侧重”识解操作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蕊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41,共8页
本文在张辉,江龙(2008)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文发表后认知批评语言学的新发展。文章首先对批评话语分析在认知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强调了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批评话语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选取"侧... 本文在张辉,江龙(2008)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文发表后认知批评语言学的新发展。文章首先对批评话语分析在认知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强调了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批评话语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选取"侧重"识解操作,对其在话语策略的实施、话语目标的达成以及对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之间关系的阐释性作用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将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融合,建立与发展认知批评语言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识解操作 侧重 转喻
下载PDF
从识解理论诠释隐喻识解操作及其语言认知功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凤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30-35,共6页
判断/比较是人类最基本的4种认知能力之一,隐喻是判断/比较的识解表现方式之一。隐喻识解操作的基本条件是语义冲突,其认知理据是事物认知过程中的概念空缺。操作的基本方式是两个认知域在共享类属空间抽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语义特征具... 判断/比较是人类最基本的4种认知能力之一,隐喻是判断/比较的识解表现方式之一。隐喻识解操作的基本条件是语义冲突,其认知理据是事物认知过程中的概念空缺。操作的基本方式是两个认知域在共享类属空间抽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语义特征具有方向性的映射,最终整合成一个新的心理空间,获得对抽象事物或未知事物的识解。所引起的语义调和是隐喻识解操作所特有的,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达到,因而隐喻识解操作对语言习得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本文试以识解理论为框架,从隐喻识解的基本条件、基本方式、认知理据等视角探讨分析隐喻的识解操作过程,并揭示其对语言习得的独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识解操作 语义调和 语言习得
下载PDF
识解操作对英语词汇学中词义关系教学的一些启发
3
作者 谢婷婷 陈道胜 +1 位作者 金双军 滕德明 《大学教育》 2014年第18期98-100,共3页
识解操作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人类大脑对不同客观事物的概念化过程;正因为识解操作的存在,才有了语言中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呈现。从认知识解下面的两个维度对词汇学中的词义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旨在打破传统... 识解操作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人类大脑对不同客观事物的概念化过程;正因为识解操作的存在,才有了语言中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呈现。从认知识解下面的两个维度对词汇学中的词义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词汇学形成的根源的角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操作 词汇学 概念化
下载PDF
名词再范畴化的识解操作及其转喻机制
4
作者 段文汇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名词再范畴化,是指由指称实体的名词转用为描述事物性状的形容词、突显整个活动事件参与者关系的动词、或者表达整体类别等抽象意义的不可数名词的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其本质在于认知主体以名词表达式所激活的认知域为基体对事体的不同... 名词再范畴化,是指由指称实体的名词转用为描述事物性状的形容词、突显整个活动事件参与者关系的动词、或者表达整体类别等抽象意义的不可数名词的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其本质在于认知主体以名词表达式所激活的认知域为基体对事体的不同侧面进行了不同的识解。识解操作凭借的是我们人类认知世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范畴代属性、部分代整体、特例代类属等概念转喻。转喻机制是再范畴化的词类的新的表述意义。再范畴化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认知规律,即基于原型效应上的范畴化,非范畴化,再范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再范畴化 识解操作 概念转喻
下载PDF
基于识解操作的英语被动语态分析
5
作者 谢婷婷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283-285,共3页
语言能够深切反映思维的特性,结构和组织,语言是思想交流的渠道。这个过程包括了说话者信息传递和听话者解码信息的部分。在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化,概念化的过程又称为识解操作过程。该文将在此理论框架内分析和诠释英语的被动语态... 语言能够深切反映思维的特性,结构和组织,语言是思想交流的渠道。这个过程包括了说话者信息传递和听话者解码信息的部分。在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化,概念化的过程又称为识解操作过程。该文将在此理论框架内分析和诠释英语的被动语态。这为理解英语被动语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证实了语言与人类思维紧密相关这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操作 被动语态 概念化
下载PDF
以《狼图腾》的英译为例谈译文表达的识解操作
6
作者 周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意义观与翻译观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在译文表达时的识解操作应该在考虑目的语读者辖域背景的基础上,保持或调整原文表征的详略度、突显和扫描方式等识解维度,使译文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 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意义观与翻译观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在译文表达时的识解操作应该在考虑目的语读者辖域背景的基础上,保持或调整原文表征的详略度、突显和扫描方式等识解维度,使译文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最终实现成功的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表达 识解操作 《狼图腾》
下载PDF
日语政治语篇的批评认知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姚艳玲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
本文基于政治语言学的理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表征方式及识解操作,以日语的政治语篇为语料分析对象,探讨日语政治语篇的制造者所操纵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分析三任日本首相表明日本政府对战争历史认识的语篇运用哪... 本文基于政治语言学的理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表征方式及识解操作,以日语的政治语篇为语料分析对象,探讨日语政治语篇的制造者所操纵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分析三任日本首相表明日本政府对战争历史认识的语篇运用哪种认知识解模式来实现话语策略,解析其话语意图和意识形态。研究表明三任日本首相均运用概念隐喻操作来操纵话语受众的概念化认知。“安倍谈话”使用提喻、名物化、被动化等识解操作,通过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来回避由于直接表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逃避对战争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语篇 话语策略 识解操作 概念隐喻 提喻
下载PDF
英语中动词名词化的认知诠释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眉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动词名词化是动作逐步转化为动作状态、动作概念直至参与动作的人或物的过程。本文首先从词法和句法方面阐释了动词名词化的语言表征。然后通过Langacker认知语法识解操作理论来探寻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理据,并分析出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 动词名词化是动作逐步转化为动作状态、动作概念直至参与动作的人或物的过程。本文首先从词法和句法方面阐释了动词名词化的语言表征。然后通过Langacker认知语法识解操作理论来探寻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理据,并分析出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在详略度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识解操作 详略度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以江城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为例
9
作者 李璐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兴国战略的实施,投身于大学教育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三本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也随之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三本院校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便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基于此,以江城学院地质... 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兴国战略的实施,投身于大学教育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三本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也随之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三本院校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便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基于此,以江城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所在班级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三本院校的基本教学现状和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法等研究手段,旨在探讨情景教学法开展在三本院校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得出初步的适合三本院校大学英语的高效教学手段,以期为从事三本院校通识教育(大学英语)的同人们提供一点教学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信息输入量 识解操作
下载PDF
元语否定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被引量:16
10
作者 卢卫中 龙磊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50,872,共9页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四个识解维度系统考察了元语否定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1)元语否定体现了人们用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并引导、协调他人识解的一般认知能力;2)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发话者...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四个识解维度系统考察了元语否定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1)元语否定体现了人们用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并引导、协调他人识解的一般认知能力;2)为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发话者可以对受话者的识解进行调节和修正,使之接受自己的识解方式;3)识解理论可以为元语否定提供一个系统的认知阐释框架,并为揭示该现象的形成机制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用学对元语否定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否定 认知语言学 识解操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