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查起诉中如何把握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1
作者 黄玉松 《法制与经济》 2011年第14期41-42,共2页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在行为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性,两罪在追诉程序和适用刑罚上差别极大。因此,在审查起诉中准确区分两罪的界限,避免因法律适用不当造成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侵害,以正确打击经济犯罪。
关键词 合同诈骗 侵占罪 区别 诈骗故意
下载PDF
特殊物品交易中诈骗犯罪之司法判定试析——以一起真实的名画诈骗案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婵秀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9,共7页
特殊物品交易中,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构成表现为对诈骗标的物的"明知是假"与"谎称是真"两个要素的同时具备。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区分标准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欺骗程度的罪质要求。基于诈骗罪客... 特殊物品交易中,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构成表现为对诈骗标的物的"明知是假"与"谎称是真"两个要素的同时具备。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区分标准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欺骗程度的罪质要求。基于诈骗罪客观方面的基本逻辑构造,被害人行为对诈骗犯罪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被害人在具备自我保护条件仍予以放弃时,国家刑罚权对行为人有无发动之必要应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犯罪故意:非法占有目的 被害人行为
下载PDF
论诈骗罪的主观要素
3
作者 付立庆 《法律适用》 2024年第9期134-147,共14页
诈骗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对于“数额较大”的认识,概括故意的场合能够肯定诈骗故意,间接故意的场合也可能肯定诈骗故意。认定诈骗罪的主观要素,在时间上要符合“同时存在”原则,即,在实施欺诈行为之时就需要具备诈骗故意以及非法获利的目... 诈骗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对于“数额较大”的认识,概括故意的场合能够肯定诈骗故意,间接故意的场合也可能肯定诈骗故意。认定诈骗罪的主观要素,在时间上要符合“同时存在”原则,即,在实施欺诈行为之时就需要具备诈骗故意以及非法获利的目的,而不能承认事后故意与事后非法占有目的。诈骗罪是针对整体财产的犯罪,行为人一方需要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而非单纯的非法占有目的。恰当认定诈骗罪的“非法获利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诈骗罪的理解与认定而言,只有在肯定了该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前提之下,才能进一步考察同罪的主观要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守诈骗罪的定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故意 概括故意 间接故意 非法获利目的
原文传递
双重买卖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国盛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双重买卖,很多时候都是市场行为,即在所售出物品价格上升时,出卖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撕毁与前买受人签订之合同,而以更高价格出售于后买受人;另有不良人士,为获取非法之利益,一物数卖,或卷款潜逃,或能拖则拖,谁催得紧则对谁履行,造... 双重买卖,很多时候都是市场行为,即在所售出物品价格上升时,出卖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撕毁与前买受人签订之合同,而以更高价格出售于后买受人;另有不良人士,为获取非法之利益,一物数卖,或卷款潜逃,或能拖则拖,谁催得紧则对谁履行,造成无尽纷扰。双重买卖的出卖人,除承担民事上的违约责任外,出卖人能否构成犯罪,有讨论的必要。在出卖人具备诈骗罪的五要素,有诈骗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时,可以构成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买卖 物权变动 诈骗罪五要素 诈骗故意 非法占有目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