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问政诉求话语语用身份建构策略研究——以韶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为例
1
作者 黄金英 《今传媒》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网络问政平台作为网民与政府对话的新模式以及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成为网民喜闻乐见的反映诉求的途径之一。本文对网络问政研究进行了述评,对网民诉求话语语用身份建构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网络问政实例,提出网民应在反映诉求时建构有效... 网络问政平台作为网民与政府对话的新模式以及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成为网民喜闻乐见的反映诉求的途径之一。本文对网络问政研究进行了述评,对网民诉求话语语用身份建构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网络问政实例,提出网民应在反映诉求时建构有效话语策略、选择合理语用身份,从而有效提高问政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网络问政 诉求话语 语用身份 话语策略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网络问政诉求话语的论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屠春春 杨仙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依据修辞-语用论辩分析框架,以新冠疫情期间浙江省网络问政平台公示的诉求信为语料,对网络问政诉求话语进行量化统计和质化分析,从而探索该类话语的理性和修辞性特征。结果显示:在逻辑理性层面,民众倾向于使用复杂多元的论辩结构为诉求... 依据修辞-语用论辩分析框架,以新冠疫情期间浙江省网络问政平台公示的诉求信为语料,对网络问政诉求话语进行量化统计和质化分析,从而探索该类话语的理性和修辞性特征。结果显示:在逻辑理性层面,民众倾向于使用复杂多元的论辩结构为诉求进行辩护,力求在形式上做到“有理有据”,然而在论辩合理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以“违反自由规则”和“违反论辩图式规则”两类谬误最为显著。在修辞实效性层面,民众善于利用各种修辞策略来增强话语的劝谏力,同时立足于法律、数据、政策法规等客观性理据和人品、情感、“同一”理念等修辞发明,体现出网络问政诉求者一定的修辞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网络问政 诉求话语 修辞-语用论辩
下载PDF
经验复活、身份认同、历史重构和话语诉求——评冉正宝散文集《荒二代的麦浪》
3
作者 廖冬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17-123,共7页
《荒二代的麦浪》作为一部非虚构写作的典型文本:首先,是作家对特定的北中国的空间经验和特殊历史时代的时间经验的整合和复活;其次,体现出对一代人的激情、尊严、地位和价值进行确证的鲜明的“身份认同”意识;第三,对20世纪50~70年代... 《荒二代的麦浪》作为一部非虚构写作的典型文本:首先,是作家对特定的北中国的空间经验和特殊历史时代的时间经验的整合和复活;其次,体现出对一代人的激情、尊严、地位和价值进行确证的鲜明的“身份认同”意识;第三,对20世纪50~70年代包括边垦故事在内的历史进行了有效的重构;第四,文本的字里行间还表达了主体性的话语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正宝 《荒二代的麦浪》 经验复活 身份认同 历史重构 话语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话语诉求的移转
4
作者 汪云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前后的两次中国女性叙写高潮,时间相隔六十年,并时常被战争和动乱所淹没,但前后的承继关系非常明显。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叙写者就把生活理想诉求的实现寄托在两性和两性关系之中,经过多年寻觅,终于无路。20...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前后的两次中国女性叙写高潮,时间相隔六十年,并时常被战争和动乱所淹没,但前后的承继关系非常明显。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叙写者就把生活理想诉求的实现寄托在两性和两性关系之中,经过多年寻觅,终于无路。20世纪90年代,女性叙写者开始在全新的叙事纬度空间里重建女性话语秩序,并呈现诸如界碑般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叙写 话语
下载PDF
论当代女性的话语诉求与困惑
5
作者 陆兴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9-73,共5页
当代女性的话语诉求不仅构成了历史的存在,还仍在构建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状态。对当代女性在话语诉求中将女性的自我认同等同于社会角色认同而忽视男女性别差异的现象,女性将女性解放话语自觉自愿融会于民族国家话语的现象,以及中国... 当代女性的话语诉求不仅构成了历史的存在,还仍在构建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状态。对当代女性在话语诉求中将女性的自我认同等同于社会角色认同而忽视男女性别差异的现象,女性将女性解放话语自觉自愿融会于民族国家话语的现象,以及中国面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期待视野的深入分析,必将有益于女性主义批评反思其所资借鉴的话语资源,从而更明确其在现在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话语 话语资源
下载PDF
甄别、廓清与拓深——孙桂荣《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评述
6
作者 解孝娟 李玉森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5-96,共2页
孙桂荣的《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是一部女性文学批评的力作。她以广阔的文学视野、丰富的研究范式、翔实的文本例证最大限度地涵盖了性别诉求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领域注... 孙桂荣的《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是一部女性文学批评的力作。她以广阔的文学视野、丰富的研究范式、翔实的文本例证最大限度地涵盖了性别诉求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的多重表述——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 文学批评 评述
下载PDF
当代中国对外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与话语诉求模式的衍变
7
作者 邹禧乾 《传播与版权》 2018年第11期6-8,11,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囿于国际格局外部与国家领域内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动力性因素,中国逐渐经历了由"意识形态共同体认同"到"民族国家主体认同"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三次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囿于国际格局外部与国家领域内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动力性因素,中国逐渐经历了由"意识形态共同体认同"到"民族国家主体认同"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三次身份认同模式的转变,并在此过程中与话语权诉求相互建构、辩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对外传播 身份认同 话语
下载PDF
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要素分析习近平的话语诉求——基于对十九大报告的分析
8
作者 焦利 《秘书》 2017年第12期31-34,共4页
当代西方修辞学对演讲和劝说技巧的研究,认为修辞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认同,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所以,对话语语篇的分析不能局限在语言的修辞特色上,还需要对话语内容的修辞策略深入探究。文章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 当代西方修辞学对演讲和劝说技巧的研究,认为修辞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认同,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所以,对话语语篇的分析不能局限在语言的修辞特色上,还需要对话语内容的修辞策略深入探究。文章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为研究对象,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要素——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和人品诉求为理论支撑,分析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的话语诉求,展现语言背后的"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话语 十九大报告
下载PDF
表情包流行背后的青年话语表达及教育应对 被引量:2
9
作者 范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2-56,共5页
表情包是青年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最喜欢的言说载体与表达途径,青年借助表情包与别人迅速建立互动关系、获得身份认同,构建青年的话语表达体系;表情包在促进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表情达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表情包的过度使用容易使... 表情包是青年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最喜欢的言说载体与表达途径,青年借助表情包与别人迅速建立互动关系、获得身份认同,构建青年的话语表达体系;表情包在促进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表情达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表情包的过度使用容易使青年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低俗的表情包更是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年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掌握网络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青年 话语 教育引导
下载PDF
乡村符码影像解构的寓言指涉与现实观照
10
作者 黎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31,共4页
在电影媒介所营造的幻觉视域下,乡村既被形塑为构筑农业文明景观、承载乡土文化母体的广阔空间,又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怀旧情绪、浪漫情感乃至心灵归宿等的投射对象这一角色,同时,在自我放逐、询唤个人主体的想象语境与话语诉求下,其也... 在电影媒介所营造的幻觉视域下,乡村既被形塑为构筑农业文明景观、承载乡土文化母体的广阔空间,又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怀旧情绪、浪漫情感乃至心灵归宿等的投射对象这一角色,同时,在自我放逐、询唤个人主体的想象语境与话语诉求下,其也成为了自外于城市基体的“精神家园”的一种象喻。这种多层构成的勾连形态,则令乡村这一存在得以被解构为可以同时容纳具备差异性、多样性、互融性等特性的意象单元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放逐 怀旧情绪 个人主体 精神家园 投射对象 话语 乡土文化 现实观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