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诉讼上和解制度及其启示
1
作者 李旻 赵蕾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的介绍,对台湾地区诉讼上和解制度的概念、特征、性质、效力以及诉讼上和解瑕疵的救济四个方面予以总结。对台湾地区诉讼上和解制度进行评介,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建立和健... 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的介绍,对台湾地区诉讼上和解制度的概念、特征、性质、效力以及诉讼上和解瑕疵的救济四个方面予以总结。对台湾地区诉讼上和解制度进行评介,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所启示,对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以及建立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 诉讼上和解 启示
下载PDF
关于建立诉讼上和解制度的探讨
2
作者 李浩 《清华法律评论》 1999年第1期211-220,共10页
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院调解的原则和设置法院调解制度,并把调解置于与判决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色之一。然而,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以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不是法院的判决解决争讼是各国共有的现象,所以外国民事诉讼中... 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院调解的原则和设置法院调解制度,并把调解置于与判决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色之一。然而,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以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不是法院的判决解决争讼是各国共有的现象,所以外国民事诉讼中一般虽无法院调解制度,但却有诉讼上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院调解 民事诉讼制度 诉讼上和解 判决 当事人
下载PDF
调解语境下的民事诉讼和解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旻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1-116,共6页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与法院调解及诉讼上和解均属于合意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在形式上或名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混淆视听,应予以辨析区别。尽管民事诉讼和解属私法行为,并且在当前强调调解的司法语境下,和解存在的制度空间被极度挤...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解与法院调解及诉讼上和解均属于合意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在形式上或名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混淆视听,应予以辨析区别。尽管民事诉讼和解属私法行为,并且在当前强调调解的司法语境下,和解存在的制度空间被极度挤压,但民事诉讼法还应对其加以规定。因为从保障当事人权利角度出发,应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程序选择权,现代民事诉讼程序也应保障当事人更多没有被纳入法律保护体系的利益需求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 诉讼上和解 当事人和解 民事诉讼
下载PDF
论诉讼上和解的既判力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军辉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在立法上,关于诉讼上和解的既判力,法国和日本作了肯定的规定,而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则作了否定性规定。我国关于诉讼上和解是否具有既判力规定得不明确。在学理上,关于诉讼上和解的既判力有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说、部分既判力说和限缩... 在立法上,关于诉讼上和解的既判力,法国和日本作了肯定的规定,而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则作了否定性规定。我国关于诉讼上和解是否具有既判力规定得不明确。在学理上,关于诉讼上和解的既判力有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说、部分既判力说和限缩说五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后一种观点较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上和解 既判力
原文传递
试论民事诉讼中和解的要件及效力
5
作者 熊跃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8-61,共4页
诉讼上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诉讼上和解的规定过于原则,影响了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作用的发挥。当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将诉讼上和解与撤诉、法院调解相混淆,这既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当事人... 诉讼上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诉讼上和解的规定过于原则,影响了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作用的发挥。当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将诉讼上和解与撤诉、法院调解相混淆,这既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当事人造成讼累,给人民法院增加了工作负担,使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的和解只要符合和解的四大要件,并经受诉法院及审判人员确认,就要赋予和解协议以确定判决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上和解 要件 效力
下载PDF
辩论与和解的交融——对我国诉讼上和解制度建构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弘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143,共5页
作为以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机制,诉讼上和解已成为各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诉讼的对抗中,法官逐渐摆脱了消极的角色,在当事人的和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抗的诉讼程序与和解制度看似相互排除,而两者的交融却产生了良好... 作为以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机制,诉讼上和解已成为各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诉讼的对抗中,法官逐渐摆脱了消极的角色,在当事人的和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抗的诉讼程序与和解制度看似相互排除,而两者的交融却产生了良好的解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上和解 审判 民事诉讼
原文传递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 被引量:2
7
作者 康万福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4期13-15,25,共4页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康万福所谓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程序进行中,在受诉法院及审判人员前,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之发生,同时又以终结诉讼之全部或一部为目的的协议。在民事诉讼法中虽称之为和解,...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康万福所谓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程序进行中,在受诉法院及审判人员前,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之发生,同时又以终结诉讼之全部或一部为目的的协议。在民事诉讼法中虽称之为和解,但为区别于民法上的和解、人民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上和解 双方当事人 诉讼标的 诉讼行为 实体法 既判力 民事诉讼 诉讼要件 无独立请求权 诉讼
下载PDF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在学术上及司法实践中皆被称之为诉讼上和解。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诉讼和解的性质、要件和效力等问题加以阐述,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和解规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和解制度 诉讼上和解
下载PDF
浅析日本民事诉讼和解制度之中国启示
9
作者 张誉方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6期81-82,共2页
民事诉讼法之上的和解程序无论从理论亦或实务都有其独立的功能,且性质上兼具私法与程序法的双重基因,在民事纠纷处理上保证司法严肃性的基础外,更加尊重双方意思自治之精神。我国粗陋而混沌的和解程序规定,给此领域的研究造成严重... 民事诉讼法之上的和解程序无论从理论亦或实务都有其独立的功能,且性质上兼具私法与程序法的双重基因,在民事纠纷处理上保证司法严肃性的基础外,更加尊重双方意思自治之精神。我国粗陋而混沌的和解程序规定,给此领域的研究造成严重的障碍,反现日本的和解程序,无论理论研究或实务操作都有成熟的体系,使其发挥当事人利益保护的作用。文章试图采撷日本和解程序中的精华,为我国和解制度的优化提出可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法院调解 诉讼上和解 裁判外和解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恶意调解之救济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规制恶意调解是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议题之一。恶意调解包含一方恶意调解与双方恶意调解。调解不仅适用诉讼法的规定,也应受到民法法律行为规范的调整。调解书的效力有别于判决的既判力;判决再审的某些规定无法直接套用于调解书的... 规制恶意调解是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议题之一。恶意调解包含一方恶意调解与双方恶意调解。调解不仅适用诉讼法的规定,也应受到民法法律行为规范的调整。调解书的效力有别于判决的既判力;判决再审的某些规定无法直接套用于调解书的再审。根据不同的瑕疵原因,可以赋予一方恶意调解的受害人的若干救济途径,而不宜仅限于再审。在双方恶意调解的情形,首先需要考量调解书对第三人是否发生效力以及发生何种效力,继而以调解所涉及的实体法律关系为基准分别确定案外人的救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调解 诉讼上和解 两性说 既判力否定说 再审
下载PDF
民法上的和解合同新探
11
作者 李早早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前,和解合同在我国民法上还是一纸空白,然而就司法实践以及比较法上来看,和解合同从无名合同转变为有名合同已是必然趋势。学者们虽然对和解合同已有诸多论述,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予以澄清。在其性质方面,和解合同应为具有形式上的独... 目前,和解合同在我国民法上还是一纸空白,然而就司法实践以及比较法上来看,和解合同从无名合同转变为有名合同已是必然趋势。学者们虽然对和解合同已有诸多论述,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予以澄清。在其性质方面,和解合同应为具有形式上的独立性、兼具物权与债权、实体性质的合同;在概念方面,应将其与诉讼上和解合同、调解加以区分,从而准确把握和解合同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地位;在效力方面,突破传统的"认定效"与"创设效"之争,主张在准确把握和解合同与其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将其效力归结为"确认效力"、"变更效力"和"创设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合同 诉讼上和解 调解 效力 基础法律关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中的和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岭 《当代法学》 1999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和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 诉讼中的和解 和解制度 法律效力 诉讼制度 诉讼上和解 重新审判 债权人 原生效法律文书
原文传递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 被引量:46
13
作者 李浩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8-74,共7页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李浩将判决作为审判权实现的主导性方式,严格依照法律规范解决争讼,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事纠纷的司法解决与司法外解决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诉制度采取了与此不同的...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李浩将判决作为审判权实现的主导性方式,严格依照法律规范解决争讼,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事纠纷的司法解决与司法外解决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诉制度采取了与此不同的作法,把调解作为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权 双方当事人 案件事实 诉讼上和解 调解结果 民事诉讼 解决纠纷 法院调解 实体法 调解协议
下载PDF
诉讼调解瑕疵救济制度的理论反思与重构路径
14
作者 廖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102,共6页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具有某些特殊的程序设置,也适用若干特别原则;但这些程序设置仅为诉讼调解制度活性的表现,上述原则也只是革命时期传统司法政策的延伸,均非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实质差异点。据此以诉讼上和解效力的理论框架作为参考系,我...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具有某些特殊的程序设置,也适用若干特别原则;但这些程序设置仅为诉讼调解制度活性的表现,上述原则也只是革命时期传统司法政策的延伸,均非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实质差异点。据此以诉讼上和解效力的理论框架作为参考系,我国诉讼调解有既判力,但其与判决既判力不同,其根源在于我国将调解与判决完全等同。诉讼前调解类似于民事和解合同,不发生既判力,其瑕疵的救济适用实体法规定。诉讼中调解的效力瑕疵的救济渠道未能顾及调解及其效力的特殊性,宜予补救。救济制度对于我国调解效力的判定与相关观点的评价又会回溯地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调解 先行调解 诉讼上和解 既判力 调解瑕疵 救济渠道
原文传递
论民事诉讼中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15
《法律适用》 1999年第9期12-16,31,共6页
关键词 当事人 法院调解制度 调解协议 民事审判方式 我国法院 民事诉讼 法官 诉讼 诉讼上和解 调审合一
原文传递
调判分离还是调判结合:再论法院调解的中国图景——为“调判结合”辩护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聪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4-200,共17页
中国民事诉讼'调判结合'的程序混合结构长期饱受批判,主流观点以西方法理为据,将调解与判决置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位置,主张'调审分离'、纯化审判。然而,中国法院调解与晚近兴起的西方法院调解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二者... 中国民事诉讼'调判结合'的程序混合结构长期饱受批判,主流观点以西方法理为据,将调解与判决置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位置,主张'调审分离'、纯化审判。然而,中国法院调解与晚近兴起的西方法院调解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二者在兴起原因、程序性质、实践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根本差异。'调判结合'契合我国司法现实国情,体现'实用道德主义'或'实用理性'的传统司法理念。'调解人不能同时兼任审判法官'并非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调审分离'所恪守的程序正义至上理念是一种旁观者的形式正义,忽视了当事人本位的程序利益,忽视了法院调解的实践逻辑。从纠纷解决实效性的制度效益来看,调解与判决有机结合,也许才是中国法院调解的现代性精髓。民事诉讼程序不应当盲目移植西方诉讼上和解,而应在坚持和发扬传统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增强其规范性,实现调审关系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 诉讼上和解 调判分离 调判结合 程序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