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诉讼效益的经济分析框架——以当事人诉讼动力的调节机制为中心 被引量:11
1
作者 熊丙万 周院生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07-227,共21页
"诉讼动力过度"与"诉讼动力不足"具有同质性,都会阻碍最优诉讼效益的实现,有必要纳入统一的经济分析框架来观察。在两种情形中,当事人的诉讼动力都偏离了与社会最优诉讼规模相适应的水平,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阻碍了社... "诉讼动力过度"与"诉讼动力不足"具有同质性,都会阻碍最优诉讼效益的实现,有必要纳入统一的经济分析框架来观察。在两种情形中,当事人的诉讼动力都偏离了与社会最优诉讼规模相适应的水平,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阻碍了社会最优诉讼规模和诉讼效益的实现。过度诉讼导致社会诉讼成本的浪费,我国需在现有诉讼规模调控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当事人诉讼动力这一调节杠杆,以减少既发纠纷进入诉讼的比例或预防潜在纠纷的发生。诉讼动力不足则导致诉讼社会收益的流失,法律应通过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回报来激励当事人本人提起诉讼,或发展公益诉讼等方式诱导更大规模的诉讼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诉讼规模 过度诉讼 诉讼动力不足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证据效力的构成要素
2
作者 黄双全 《经济咨询》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论证据 证据真实性 诉讼动力 基础效力
下载PDF
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综合激励机制重构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锡生 余晓龙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与环境公益诉讼可能产生"井喷增长"担忧相悖的是,当前除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外,社会组织这一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原告诉讼却呈现衰减的趋势,普遍存在诉讼意愿不强、提起案件数量走低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 与环境公益诉讼可能产生"井喷增长"担忧相悖的是,当前除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外,社会组织这一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原告诉讼却呈现衰减的趋势,普遍存在诉讼意愿不强、提起案件数量走低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分层次、递进式的制度设计思路,也不利于诉讼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公益诉讼激励规则设计偏失,忽视了诉讼提起涉及的复杂利益因素,缺乏可操作性的激励方式指引,导致对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诉讼的调动乏力。应注重从已有审判实践出发,立足诉讼动力的分析,深入社会组织行为决策的内部,充分考量激励结构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诉讼激励内容,充实激励方式设计,强化提起诉讼的条件支撑,形成对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的综合激励机制,同时立足当下丰富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内容,规范检察机关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拓展社会组织参与诉讼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社会组织 诉讼动力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公民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障碍及制度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彪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随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断推进,关于公民能否成为原告主体的讨论已为必要。现行的制度基于权利滥用、传统诉权理论和"主客二分"法的认识原因,将公民排除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之外。但基于环境权和私人检察总长理论等环境... 随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断推进,关于公民能否成为原告主体的讨论已为必要。现行的制度基于权利滥用、传统诉权理论和"主客二分"法的认识原因,将公民排除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之外。但基于环境权和私人检察总长理论等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支撑,公民作为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原告具有天然的优势及合理性。同时,公民作为原告存在理论和实践障碍,如规制受益者的法律定位、固有法学理论的体系障碍和诉讼动力不足等,都影响到公民提起诉讼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制度价值功能的确认、诉讼分流平台的建立以及原被告诉讼能力落差的减少等进行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诉讼障碍 诉讼动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