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真相欲求与诉讼认知冲突的分析--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1
作者
贾云静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4-91,共8页
真相欲求是刑事司法的关键目标之一,但不同诉讼主体对“真相”的建构可能不同。以“复旦投毒案”为例,控辩双方既对“整体论”与“原子论”的认知路径存在分歧,又对“排除合理怀疑”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致使双方对案件性质的认定截然不...
真相欲求是刑事司法的关键目标之一,但不同诉讼主体对“真相”的建构可能不同。以“复旦投毒案”为例,控辩双方既对“整体论”与“原子论”的认知路径存在分歧,又对“排除合理怀疑”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致使双方对案件性质的认定截然不同。要解决此冲突,法官应整合“原子主义”“整体主义”思维,并为“排除合理怀疑”划界,但对“原子论”的追求应止于诉讼经济理性,对“合理”的理解不可超越经验、逻辑而向裁判可接受性妥协。总体而言,真相发现需要以诉讼公正为底线,应回归程序理性指导下的价值权衡原则,进而弥合双方的诉讼认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相欲求
诉讼认知
“原子主义”思维
“整体主义”思维
排除合理怀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事人纠纷上移诉讼策略应对的困境与出路
2
作者
张龑
寇建东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2-84,共13页
涉诉纠纷能否就地化解,既与诉讼机制、司法规则等制度化因素相关,也受当事人的诉讼策略、情感行为等非制度化因素影响。但当前司法实践对后者应对的不足,易带来衍生案件增多、裁判出错率高、类案难以同判、解纷动力不足等困境,会造成程...
涉诉纠纷能否就地化解,既与诉讼机制、司法规则等制度化因素相关,也受当事人的诉讼策略、情感行为等非制度化因素影响。但当前司法实践对后者应对的不足,易带来衍生案件增多、裁判出错率高、类案难以同判、解纷动力不足等困境,会造成程序空转、诉讼反复等后果。由内在观察者视角,当事人选择本诉解纷的意愿与其目的动机、参诉体验、所处情境等所形成的诉讼认知密切相关。基于此,通过强化能动履职,从制度层面回应当事人的利益实现、信任提升、类案同判需求,辅以非制度层面的引入诉外力量、化解牵涉纠葛、加强情理牵引、注重信息推介、强化人文关怀,让法官与当事人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公正感受等方面达成共识,提升当事人的诉讼认知,有利于纾解当事人纠纷上移诉讼策略阻滞实质解纷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上移
诉讼
策略
能动履职
诉讼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
被引量:
23
3
作者
谢澍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68,共23页
关于"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理论争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似是而非的证明标准、僵化误用的证明模式以及异化失灵的程序设计均表明,"刑事诉讼认识论"并未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
关于"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理论争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似是而非的证明标准、僵化误用的证明模式以及异化失灵的程序设计均表明,"刑事诉讼认识论"并未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理论实效不如预期。因此,亟需在我国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合理吸收域外成果,拓展知识边界,探索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可能。其中,将具有"硬科学"依据的认知科学引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并与"刑事诉讼认识论"有效对接,是知识创新的可能路径。"刑事诉讼认知论"与"刑事诉讼认识论"在知识背景、理论自洽性以及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期许方面均存在区别,因此,欲探索理性认知向度的知识增量,就首先需要促成认知科学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对话,进而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化贡献智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认识论
刑事
诉讼认知
论
认知
科学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证明对象的基本法理与中国问题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洪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7,256,共10页
证明对象是诉讼证明活动的聚焦点。此聚焦点是否明晰,决定着诉讼证明活动是否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展开。法律要件事实构造与诉讼认知构造是形塑证明对象的基本因素。从第一个维度来看,法律要件事实作为证明对象具有指向特定性、初步指引性...
证明对象是诉讼证明活动的聚焦点。此聚焦点是否明晰,决定着诉讼证明活动是否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展开。法律要件事实构造与诉讼认知构造是形塑证明对象的基本因素。从第一个维度来看,法律要件事实作为证明对象具有指向特定性、初步指引性、局部性、复数性和细分性等特征。从第二个维度来看,基于诉讼认知的推理构造,证明对象可以分为基础性的法律要件事实与派生性(或证据性)的待证事实、待证事理。基于诉讼认知的制度构造,即诉讼模式的不同以及对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的不同规定,对法律要件事实被纳入证明对象的范围及其分类也有相应的不同要求。以此观照,我国在证明对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对象
法律要件事实构造
诉讼认知
构造
中国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相欲求与诉讼认知冲突的分析--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1
作者
贾云静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4-91,共8页
文摘
真相欲求是刑事司法的关键目标之一,但不同诉讼主体对“真相”的建构可能不同。以“复旦投毒案”为例,控辩双方既对“整体论”与“原子论”的认知路径存在分歧,又对“排除合理怀疑”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致使双方对案件性质的认定截然不同。要解决此冲突,法官应整合“原子主义”“整体主义”思维,并为“排除合理怀疑”划界,但对“原子论”的追求应止于诉讼经济理性,对“合理”的理解不可超越经验、逻辑而向裁判可接受性妥协。总体而言,真相发现需要以诉讼公正为底线,应回归程序理性指导下的价值权衡原则,进而弥合双方的诉讼认知差异。
关键词
真相欲求
诉讼认知
“原子主义”思维
“整体主义”思维
排除合理怀疑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事人纠纷上移诉讼策略应对的困境与出路
2
作者
张龑
寇建东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改调研组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处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2-84,共13页
文摘
涉诉纠纷能否就地化解,既与诉讼机制、司法规则等制度化因素相关,也受当事人的诉讼策略、情感行为等非制度化因素影响。但当前司法实践对后者应对的不足,易带来衍生案件增多、裁判出错率高、类案难以同判、解纷动力不足等困境,会造成程序空转、诉讼反复等后果。由内在观察者视角,当事人选择本诉解纷的意愿与其目的动机、参诉体验、所处情境等所形成的诉讼认知密切相关。基于此,通过强化能动履职,从制度层面回应当事人的利益实现、信任提升、类案同判需求,辅以非制度层面的引入诉外力量、化解牵涉纠葛、加强情理牵引、注重信息推介、强化人文关怀,让法官与当事人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公正感受等方面达成共识,提升当事人的诉讼认知,有利于纾解当事人纠纷上移诉讼策略阻滞实质解纷难题。
关键词
纠纷上移
诉讼
策略
能动履职
诉讼认知
Keywords
upward movement of disputes
litigation strategy
active justice
litigation cognition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
被引量:
23
3
作者
谢澍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68,共2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司法的政治性及其边界研究”(17AFX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理论争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似是而非的证明标准、僵化误用的证明模式以及异化失灵的程序设计均表明,"刑事诉讼认识论"并未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理论实效不如预期。因此,亟需在我国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合理吸收域外成果,拓展知识边界,探索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可能。其中,将具有"硬科学"依据的认知科学引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并与"刑事诉讼认识论"有效对接,是知识创新的可能路径。"刑事诉讼认知论"与"刑事诉讼认识论"在知识背景、理论自洽性以及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期许方面均存在区别,因此,欲探索理性认知向度的知识增量,就首先需要促成认知科学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对话,进而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化贡献智识资源。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认识论
刑事
诉讼认知
论
认知
科学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方法论
Keywords
Epistemology of Criminal Procedure
Cognitivism of Criminal Procedure
Cognitive Science
Objective Truth
Legal Truth
Methodology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证明对象的基本法理与中国问题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洪波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7,256,共10页
文摘
证明对象是诉讼证明活动的聚焦点。此聚焦点是否明晰,决定着诉讼证明活动是否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展开。法律要件事实构造与诉讼认知构造是形塑证明对象的基本因素。从第一个维度来看,法律要件事实作为证明对象具有指向特定性、初步指引性、局部性、复数性和细分性等特征。从第二个维度来看,基于诉讼认知的推理构造,证明对象可以分为基础性的法律要件事实与派生性(或证据性)的待证事实、待证事理。基于诉讼认知的制度构造,即诉讼模式的不同以及对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的不同规定,对法律要件事实被纳入证明对象的范围及其分类也有相应的不同要求。以此观照,我国在证明对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证明对象
法律要件事实构造
诉讼认知
构造
中国问题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真相欲求与诉讼认知冲突的分析--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贾云静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事人纠纷上移诉讼策略应对的困境与出路
张龑
寇建东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
谢澍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3
原文传递
4
证明对象的基本法理与中国问题
周洪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