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片吸虫SAP-2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诊断潜力初步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熙凤 乔军 +5 位作者 孟庆玲 陈英 钟文强 贡莎莎 黄运福 才学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04-2709,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肝片吸虫(Fh) SAP-2蛋白的反应原性及作为Fh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潜力。【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对Fh SAP-2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 MD19-T载体后测序,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SAP-2,在E. ... 【目的】为了研究肝片吸虫(Fh) SAP-2蛋白的反应原性及作为Fh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潜力。【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对Fh SAP-2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 MD19-T载体后测序,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SAP-2,在E.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反应原性分析;以纯化的重组蛋白SAP-2(re SAP-2)为抗原,建立了检测Fh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评估了SAP-2蛋白作为Fh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潜力。【结果】Fh SAP-2基因全长306 bp,编码101个氨基酸。在线软件分析发现,SAP-2为疏水性、无跨膜区蛋白,信号肽位于第1~15个氨基酸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h SAP-2与曼氏裂体吸虫同源性最高,与其他寄生虫存在较大的差异。Western blot证实,re SAP-2蛋白可被Fh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有较强的反应原性。用re SAP-2蛋白建立了间接ELISA,对23份Fh阳性血清和10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证实re SAP-2蛋白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Fh SAP-2蛋白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具有作为Fh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SAP-2基因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诊断潜力
下载PDF
抑瘤素M及其受体在IBD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抗TNF治疗中耐受反应发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仪娜 贾旭东 +1 位作者 黎军 王晓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33-335,359,共4页
目的研究抑瘤素M(OSM)及其受体(OSMR)在IBD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抗TNF治疗中耐受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患者炎症程度不同的结肠部位的OSM和OSM受体的表达情况;所有患... 目的研究抑瘤素M(OSM)及其受体(OSMR)在IBD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抗TNF治疗中耐受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患者炎症程度不同的结肠部位的OSM和OSM受体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抗TNF治疗,观察在治疗过程中OSM和OSMR表达情况与抗TNF治疗耐受反应出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SM和OSMR在患者非炎症部位结肠组织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部位和溃疡部位结肠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OSM和OSMR的表达与抗TNF治疗过程中耐受反应的出现呈正相关。结论 OSM和OSMR在IBD患者的结肠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抗TNF治疗耐受反应的出现密切相关。OSM和OSMR对IBD患者抗TNF治疗中耐受反应发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抑瘤素M 抑瘤素M受体 诊断潜力
下载PDF
外泌体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莉 官红权 +1 位作者 丁嘉星 陈志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3-857,共5页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编码基因转录、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lncRNA与心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编码基因转录、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lncRNA与心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尿毒症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该文就外泌体lncRNA的特性、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调控机制和临床诊断潜力进行综述,为未来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调控机制 诊断潜力
下载PDF
Peroral cholangioscopy in the new millennium 被引量:12
4
作者 Mansour A Pars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Peroral cholangioscopy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970s and has recently gained popularity.Peroral cholangioscopy is appealing to therapeutic endoscopists because a direct intraluminal view of the biliary duct system offe... Peroral cholangioscopy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970s and has recently gained popularity.Peroral cholangioscopy is appealing to therapeutic endoscopists because a direct intraluminal view of the biliary duct system offers possibilities for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s beyond that which other imaging or endoscopic modalities can provide.As the image quality of cholangioscopies improves,so too does their diagnostic capability,and as their dur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increases,so too does their potential use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This editorial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brief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eroral cholangioscopy and current indications for its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HOLANGIOSCOPY Peroral cholangioscopy CHOLANGIOCARCINOMA Biliary stricture Pancreatic cancer BIOPSY Brush cyt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