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5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周永威 周凌云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根据其它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不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结果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的比较。结果:对体检人群中的78例患者最终确诊患有肿瘤者21例,排除患有肿瘤者56例。即认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阳性21例,阴性56例,其中假象阴性和阳性各1例。结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肿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 血清癌胚抗原(CEA) 诊断肿瘤
下载PDF
量子共振检测仪诊断肿瘤130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子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 ,通过头发测定了 8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 50例无肿瘤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发锌和病毒感染的代码量价 .结果表明 :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 (P<0 .0...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 ,通过头发测定了 8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 50例无肿瘤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发锌和病毒感染的代码量价 .结果表明 :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 (P<0 .0 0 1 ) ,而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 (P<0 .0 0 1 ) .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过低、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含量过高 ,这些将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也是诱发良性肿瘤的因素 .通过对受试者上述指标的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发锌 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 量子共振检测仪 肿瘤诊断
下载PDF
蛋白指纹图谱诊断肿瘤
3
作者 王定珠 《健康博览》 2006年第8期12-12,共1页
浙江省肿瘤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将蛋白指纹图谱技术(EPG)用于肿瘤诊断,不久前已正式用于临床检测。
关键词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 肿瘤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肿瘤医院 临床检测 浙江省
下载PDF
术中针吸细胞学快速诊断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肿瘤的对比分析
4
作者 吴晓秋 李志光 +4 位作者 冯春善 李秀娟 梁云彩 黄丹 黄宏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569-5570,共2页
目的: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例肿瘤患者探查术中直视下对肿块行细针抽吸作快速细胞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30例肿瘤患者术中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恶性肿瘤18例(60%),良性肿瘤12例(... 目的: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例肿瘤患者探查术中直视下对肿块行细针抽吸作快速细胞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30例肿瘤患者术中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恶性肿瘤18例(60%),良性肿瘤12例(40%);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恶性肿瘤18例(60%),良性肿瘤12例(40%)。结论:术中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100%,诊断时间短(0.5 h左右),并且针吸创伤少,可为基层医院临床及时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肿瘤/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对诊断肿瘤患者的应用
5
作者 梁毅珊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13-13,共1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碱性磷酸酶(ALP)、γ-谷胺酰转移酶(GGT)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200例,并随机抽取的健康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碱性磷酸酶(ALP)、γ-谷胺酰转移酶(GGT)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200例,并随机抽取的健康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的含量。结果:肿瘤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含量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的含量,及时诊断肿瘤,并实时监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γ-谷胺酰转移酶 肿瘤诊断
下载PDF
SF、CEA、AFP、β_2-MG联合检测诊断肿瘤的初探
6
作者 李洁 周丽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β2-MG 检测诊断 恶性肿瘤诊断 联合检测 消化道肿瘤 对照比较 马鞍山市 β2微球蛋白 血清铁蛋白(SF) 癌胚抗原(CEA)
全文增补中
1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7
作者 周世英 何书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 总结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MCRNLM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MCRNLMP患者11例,8例体检时偶然发现,3例因腰部胀痛就诊发现。11例彩超示囊性肿块... 目的 总结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MCRNLM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MCRNLMP患者11例,8例体检时偶然发现,3例因腰部胀痛就诊发现。11例彩超示囊性肿块,囊内可见分隔,其中5例分隔及囊壁可见血流信号。11例CT平扫示边界清晰内有分隔的囊性占位,其中9例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或结节不同程度被强化。术前诊断ⅡF类囊肿2例、Ⅲ类7例、Ⅳ类2例。2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其中1例二次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另1例未接受任何治疗。术后11例病理证实为MCRNLMP,镜下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和分隔,壁内和分隔表面散在分布胞质透明的癌细胞,免疫组化示:CK8(+)、PAX-8(+)、Vimentin(+)及EMA(+)。6例TNM分期为T1N0M0,5例为T2N0M0。11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MCRNLMP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对可疑肿瘤患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肿瘤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下载PDF
三苯基膦盐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海峰 安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针对靶向亚细胞器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其机理是通过损伤亚细胞器或影响亚细胞器周围的环境,使细胞凋亡.而在众多的亚细胞器中,线粒体是亚细胞的能量工厂,可以为亚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靶向线粒体治疗是亚细... 针对靶向亚细胞器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其机理是通过损伤亚细胞器或影响亚细胞器周围的环境,使细胞凋亡.而在众多的亚细胞器中,线粒体是亚细胞的能量工厂,可以为亚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靶向线粒体治疗是亚细胞器治疗的热点之一.此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诱导线粒体损伤或者影响线粒体内表达物质的正常供应关系,对亚细胞生存状态有巨大的影响.三苯基膦(TPP)盐可以利用线粒体膜电位差来实现线粒体靶向功能,是最广为接受和应用较多的线粒体靶向小分子.为了进一步增加其功能的多样性,往往会在TPP烷基链的尾端进行设计,实现肿瘤的高效诊断和治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TPP盐在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未来所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TPP)盐 线粒体靶向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骨肿瘤诊断中MRI检查联合CT扫描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曹宇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21-24,共4页
分析在骨肿瘤诊断中MRI检查联合CT扫描的诊断价值。选取贵州省盘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和CT扫描,对比单独检出率和联合检出率。结果显示,68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 分析在骨肿瘤诊断中MRI检查联合CT扫描的诊断价值。选取贵州省盘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和CT扫描,对比单独检出率和联合检出率。结果显示,68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骨肿瘤的患者有45例,确诊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有23例。MRI检查联合CT扫描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MRI检查和单独CT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在骨肿瘤的诊断中,MRI检查联合CT扫描的检出率均较高,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骨髓水肿,而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则主要表现为骨膜反应和骨质增生硬化。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可提升骨肿瘤的检出率,辅助医生更好地诊断患者的疾病,为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MRI CT扫描
下载PDF
PET/CT吸气憋气相快速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10
作者 张明 陈娟 +1 位作者 李晓敏 李明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07-0111,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探究PET/CT吸气憋气相快速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PET/CT吸气憋气相扫描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权威标准对比,以评估各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C... 本研究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探究PET/CT吸气憋气相快速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PET/CT吸气憋气相扫描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权威标准对比,以评估各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为88.1%,特异程度73.2%,灵敏程度95.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92.9%,特异程度为68.5%,灵敏程度为93.8%。在χ2因素分析中,CT扫描检查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准确率、特异程度及灵敏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CT扫描检查相比,PET/CT吸气憋气相快速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更高,准确率、灵敏程度及特异程度均较高,有可能成为未来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吸气憋气相快速扫描 肿瘤诊断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下载PDF
mpMRI、TRUS及二者联合检查在前列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初步分析
11
作者 郝菁伟 王欣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47-155,共9页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经直肠超声(TRUS)、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其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3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疑似为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患者143例,以手术或穿刺活检...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经直肠超声(TRUS)、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其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3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疑似为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患者143例,以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和对比TRUS、MRI及联合检查方法对前列腺恶性肿诊断的准确率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初步评估检查方法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结果:MRI、TRUS检查分别对比联合检查方法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 < 0.05)。MRI作为单一检查方法,符合诊断105例,假阳性患者12例,假阴性患者26例,诊断准确率为73.4%,灵敏度为72.9%,特异性为74.4%,AUC为0.74。TRUS作为单一检查方法,符合诊断100例,假阳性患者11例,假阴性患者32例,诊断准确率为69.9%,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76.6%,AUC为0.72。联合检查方法,符合诊断117例,假阳性患者12例,假阴性患者14例,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1.8%,灵敏度为85.4%,特异性为74.4%,AUC为0.80。MRI、TRUS及联合检查AUC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TRUS、mpMRI及二者联合检查都可用于前列腺恶性肿瘤的诊断,联合检查则综合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影像诊断 男性
下载PDF
血小板: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新兴靶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凡萱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反映肿瘤负荷演变的巨大潜力。基于血小板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效应,血小板被视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抑制血小板功能可以显著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血小板对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应用靶向血小板或血小板功能模拟的思路研发抗肿瘤靶向制剂以有效地增加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率的新兴策略。本文聚焦于血小板与肿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总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血小板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靶向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血小板参数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仅对肿瘤诊断有提示作用
13
作者 孙倩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7期74-74,共1页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会患上癌症,预防癌症是21世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2020年,我国癌症死亡率在居民死因中占到23.87%,相当于每5个死亡的人里就有1人是死于癌症。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会患上癌症,预防癌症是21世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2020年,我国癌症死亡率在居民死因中占到23.87%,相当于每5个死亡的人里就有1人是死于癌症。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是中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5大癌症。近年来,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基于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高危人群在常规体检中加入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死亡率 常规体检 肿瘤标志物检测 居民死因 肿瘤诊断 结直肠癌 公共卫生 高危人群
下载PDF
1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14
作者 周元龙 李思柔 +5 位作者 郭岩松 车立媛 刘珂良 杨季红 康明 李靖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N)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PH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肝功能、甲胎球蛋白)、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间断腹痛腹胀1年,加重半个...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N)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PH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肝功能、甲胎球蛋白)、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间断腹痛腹胀1年,加重半个月。肝功能:γ-谷氨酰基转移酶281 U/L,谷丙转氨酶383 U/L,谷草转氨酶216 U/L,总胆红素35.8μmol/L,直接胆红素21.6μmol/L;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20.68 ng/mL。上腹部核磁共振提示肝左右叶交界区可见团块混杂信号灶,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灶,内壁可见类圆形稍短T1混杂T2信号灶,动脉期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强化范围增大,内可见分隔影,延迟期略有降低,肝胆期仍呈稍高信号,界限欠清楚,约为6.8×5.6 cm,其内可见多发无强化的囊性灶。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切片均显示为PHNEN。结论病理学检查(SSTR-2、CD56、CgA、Syn、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阳性)加上影像学检查(胃肠镜、腹部CT及MRI、B超、PET/CT等均未发现肝外原发病灶)是确诊PHNEN的主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肿瘤诊断
下载PDF
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小红 杨宇 李彦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126例经病理确诊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以及B超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良恶... 目的:探讨CT和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126例经病理确诊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以及B超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26例确诊妇科盆腔肿瘤患者中存在68例恶性肿瘤,58例良性肿瘤;B超诊断恶性66例,良性60例,误诊12例,漏诊14例;CT诊断良性肿瘤66例,恶性肿瘤60例,误诊2例,漏诊4例。CT诊断灵敏度94.12%、特异度96.55%及准确率95.24%均高于B超诊断的79.41%、79.31%、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68例恶性肿瘤,其中10例卵巢癌、29例子宫颈癌、16例子宫内膜癌及13例盆腔转移瘤,CT检查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的总诊断符合率94.12%高于B超诊断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58例良性肿瘤,其中32例卵巢良性肿瘤、26例子宫肌瘤,CT检查妇科盆腔良性肿瘤的总诊断符合率96.55%显著高于B超诊断的79.31%(P<0.01)。结论: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CT诊断更为突出,且费用较少,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以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测 B超检查 妇科盆腔肿瘤诊断 临床应用 诊断符合率 满意度
下载PDF
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用于肿瘤诊断中的效果与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韵楠 徐凯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诊断中应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肿瘤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诊断,包括特殊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黏液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肿瘤诊断中应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肿瘤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诊断,包括特殊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黏液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及联合诊断肿瘤阳性率;比较不同肿瘤疾病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阳性情况]检测结果。结果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肿瘤阳性率87.88%与Masson染色的84.85%、PAS染色的81.82%、刚果红染色的80.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肿瘤阳性率为100.00%,均高于免疫组化技术、Masson染色、PAS染色、刚果红染色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肿瘤、肝内胆管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CK阳性率分别为78.79%、83.33%,均高于血管瘤患者的37.50%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23.08%;血管瘤患者免疫组化检测CEA阳性率87.50%均高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5.38%、转移性肿瘤患者的30.30%、肝内胆管癌患者的16.67%;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AFP阳性率分别为84.62%、75.00%,均高于血管瘤患者的25.00%和转移性肿瘤患者的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应用在肿瘤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二者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肿瘤诊断效果,同时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对不同肿瘤进行鉴别,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病理结果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阳性率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肿瘤标志物诊断的新进展
17
作者 戴靖宜 蒋敬庭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86-493,共8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肝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肝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约50%漏诊)、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及进展迅速等特点,早期诊断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肝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肝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肝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约50%漏诊)、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及进展迅速等特点,早期诊断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其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deficiency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等,检测简单且高效,但由于HCC的异质性,部分患者的标志物水平未出现异常,52%的小型HCC(<3 cm)患者为AFP阴性,影响HCC诊断的准确率。一些新型肿瘤标志物已被发现,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CTC)、循环游离核酸(包括循环游离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cfD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以及外泌体等。90.81%的CTC阳性HCC患者(包括早期疾病患者),在随访3~5个月后可检测到非常小的HCC结节,表明CTC与HCC特征高度相关,术后监测CTC水平可在临床检测到复发结节出现之前预测HCC复发;cfDNA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有效工具,而检测ctDNA内的突变可指导靶向治疗;miRNA可作为诊断疾病和监测疾病进展、预后情况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AFP与lncRNAs Panel(包含3种循环外泌体来源的长链非编码RNA,即ENSG00000248932.1、ENST00000440688.1、ENST00000457302.2)显示出比单独检测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为0.910和0.408),可预测HCC的发生并动态监测HCC的转移。但这类新型肿瘤标志物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由于这类标志物通常以较低水平存在,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假阴性,并且缺乏标准化的分析前变量和分析变量,在稳定性方面具有局限性。这类肿瘤标志物目前仍不建议独立用于HCC的早期筛查、监测或是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仅可作为传统诊断方法的补充。本文将对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HCC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传统肿瘤标志物(AFP、PIVKA-Ⅱ和AFU等)效能,介绍新型肿瘤标志物(CTC、cfDNA、ctDNA、miRNA和外泌体等)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并对未来提升HCC诊断准确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肝癌 肿瘤诊断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标准化操作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以如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2例肿瘤活检患者,根据本科室免疫组化技术实际操作,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方面进...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2例肿瘤活检患者,根据本科室免疫组化技术实际操作,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方面进行免疫组化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免疫组化标准化操作,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免疫组化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采用标准化流程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的符合率为97.56%(80/82),高于快速石蜡技术的90.24%(74/82)(P<0.05);标准化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95.83%(69/72),高于快速石蜡技术的80.56%(58/72)(P<0.05),标准化免疫组化技术的特异度为50.00%(5/10),快速石蜡技术的特异度为30.00%(3/1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标准化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患者满意度高达95.12%,显著高于采用快速石蜡技术诊断的84.15%(P<0.05);采用标准化流程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患者的信任感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快速石蜡技术诊断,心理顾虑评分低于快速石蜡技术诊断(P<0.05)。结论:免疫组化操作的标准化可提高免疫组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快速石蜡技术进行诊断发现,免疫组化技术的诊断正确率更高,同时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更高,便于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诊断 标准化
下载PDF
tRNA衍生片段与恶性肿瘤
19
作者 龙正波 杨慧 +2 位作者 唐培仁 李英 王晚璞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转运RNA(tRNA)是蛋白质翻译的衔接分子,tRNA衍生片段(tRNA-derived fragments,tRFs)有5种类型:tRF-1、tRF-2、tRF-3、tRF-5及i-tRF(中间体tRF),tRFs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此外,tRFs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参与... 转运RNA(tRNA)是蛋白质翻译的衔接分子,tRNA衍生片段(tRNA-derived fragments,tRFs)有5种类型:tRF-1、tRF-2、tRF-3、tRF-5及i-tRF(中间体tRF),tRFs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此外,tRFs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参与癌症转移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进程,展现出成为肿瘤预后标志物的潜力,深入研究tRFs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tRFs参与的生物过程、在不同肿瘤中作用机制及当前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为后续tRFs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衍生片段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肿瘤机制
下载PDF
《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出版:动态增强磁共振多时相减影技术在常见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咏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2021年55-69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上升为100/10万,生存者可达50万人。同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2021年55-69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上升为100/10万,生存者可达50万人。同时初始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综合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年龄 减影技术 生存者 乳腺肿瘤诊断 生物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