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墟》隐喻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群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5,共7页
考察《废墟》语义映射过程,认为词、句子、语篇都有可能成为隐喻范畴成员,隐喻范畴成员的多样性,表现为隐喻模式的丰富性。《废墟》以"废墟"的词典释义为基础,借助词句隐喻模式、语篇隐喻模式,建构了"废墟"修辞化... 考察《废墟》语义映射过程,认为词、句子、语篇都有可能成为隐喻范畴成员,隐喻范畴成员的多样性,表现为隐喻模式的丰富性。《废墟》以"废墟"的词典释义为基础,借助词句隐喻模式、语篇隐喻模式,建构了"废墟"修辞化语义类聚系统和"废墟"局部、整体的修辞幻象,在螺旋上升的隐喻模式中,完成从单个概念到语篇系统的认知。在表达者和接受者深层——表层的双向对话过程中,创造性地建构隐喻语义修辞化等值,建立全新的认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墟》 词句隐喻模式 语篇隐喻模式
下载PDF
“外语性”的再现:中国现代诗歌顾彬德译本隐喻翻译探析
2
作者 周奕珺 《德语人文研究》 2022年第2期24-31,共8页
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原作在文体和语言上的独特性,即“外语性”,通常为了适应目标国的文化语境和译文流畅的要求被轻易消解。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顾彬看重翻译对各国语言和文学的丰富和拓展,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译作中再现原文的“外... 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原作在文体和语言上的独特性,即“外语性”,通常为了适应目标国的文化语境和译文流畅的要求被轻易消解。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顾彬看重翻译对各国语言和文学的丰富和拓展,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译作中再现原文的“外语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在中国现代诗歌的翻译实践中,顾彬在篇章隐喻意象的传达方面充分呈现出原诗的整体意象,而在词句隐喻的翻译转换中,则在再现“外语性”和规避“翻译腔”之间进行了平衡,尽力重现原诗词语隐喻意义的同时,努力使译文符合德文诗歌的语言和文体规范,在语言凝练、诗行押韵和诗句的节奏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性” “翻译腔” 篇章隐喻意象 词句隐喻 顾彬德译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