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焕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词学专论,是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立足《词论》文本予以探讨,它是词发展的概述和对词人的品评,实际上首次提出了词学研究极其重要的两个问题:词与诗的关系和词的特质问题。基于音律规范来区...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词学专论,是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立足《词论》文本予以探讨,它是词发展的概述和对词人的品评,实际上首次提出了词学研究极其重要的两个问题:词与诗的关系和词的特质问题。基于音律规范来区分诗文和词,词在文体中“别是一家”,指出“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都会损害词的“本色”。基于内容方面的特点,社会重大题材适合入诗,而儿女私情琐事适合入词。把词从诗余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自立门户。这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宋词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切决定了《词论》在词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
论
别是一家
词学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今词统》的词学意义及其影响——以梅里词人王翃为例
2
作者
陈雪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9-165,共7页
《古今词统》重视南宋词和长调慢词,主张婉约与豪放并存,进而推崇辛词,这种选词思路和词学思想对于同属浙西的朱彝尊编选《词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王翃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王翃在梅里是开创风气的人物,朱彝尊移居梅里后,同王...
《古今词统》重视南宋词和长调慢词,主张婉约与豪放并存,进而推崇辛词,这种选词思路和词学思想对于同属浙西的朱彝尊编选《词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王翃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王翃在梅里是开创风气的人物,朱彝尊移居梅里后,同王翃这位前辈词人有非常密切的交往。考察王翃与朱彝尊之间词学风尚的传承,以及《古今词统》给予《词综》的某些影响,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古今词统》对明清之际词学风尚的影响及其在词学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
词
统》
词学意义
影响
王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
3
作者
祝东
《孝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7-33,共7页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遗民
词
清
词
批评阐释
词学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仲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4,共7页
在《词话丛编》所收录的四种明人词话中,王世贞《艺苑卮言》最能代表明代词学特色及话语方式。《艺苑卮言》大力张扬词的艺术个性,以"宛转绵丽,浅至儇俏"为宗风,主张"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作为明代词学...
在《词话丛编》所收录的四种明人词话中,王世贞《艺苑卮言》最能代表明代词学特色及话语方式。《艺苑卮言》大力张扬词的艺术个性,以"宛转绵丽,浅至儇俏"为宗风,主张"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作为明代词学的标志性话语,在晚明清初词坛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晚明时期盛行一时的艳词创作以及"明体词"的形成,均是《艺苑卮言》影响下的产物。晚明清初词选如茅暎《词的》、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潘游龙《精选古今诗余醉》、贺裳《词旃》以及清初《兰皋明词汇选》《倚声初集》,晚明清初词话如贺裳《词筌》、邹祗谟《词衷》、彭孙遹《金粟词话》以及众多词集序跋,均可看出《艺苑卮言》的影响。尤其是清初两大词人领袖朱彝尊和陈维崧,在试图开创清词正朔时不约而同地对王世贞大张挞伐,更可从反面证明《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艺苑卮言
晚明清初
词
学
史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苏轼的诗化词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艳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苏轼的诗化词是词学观念和词学意识的改变,这种变化改变了词的柔媚纤弱传统面貌,使词摆脱了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词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
词
词学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抗战时期南宋“民族词人”的词学建构
6
作者
陈婷婷
《东方丛刊》
2019年第1期275-290,共16页
抗战时期,在伟大民族精神元气的激励下,词学家们提出"民族词人"的概念,建构起以南宋辛派词人为中坚的民族词人群体。词学界认为,南宋的民族词具有"慷慨悲壮的精神高歌""专注现实的创作取向"等多方面艺术...
抗战时期,在伟大民族精神元气的激励下,词学家们提出"民族词人"的概念,建构起以南宋辛派词人为中坚的民族词人群体。词学界认为,南宋的民族词具有"慷慨悲壮的精神高歌""专注现实的创作取向"等多方面艺术特征。南宋"民族词人"的群体建构,对当时的社会和词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激发出人们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影响同时期的词学创作,促成了民国时期词学风气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民族
词
人
审美特征
词学意义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焕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词学专论,是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立足《词论》文本予以探讨,它是词发展的概述和对词人的品评,实际上首次提出了词学研究极其重要的两个问题:词与诗的关系和词的特质问题。基于音律规范来区分诗文和词,词在文体中“别是一家”,指出“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都会损害词的“本色”。基于内容方面的特点,社会重大题材适合入诗,而儿女私情琐事适合入词。把词从诗余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自立门户。这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宋词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切决定了《词论》在词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
李清照
词
论
别是一家
词学意义
Keywords
Li Qingzhao
Ci Lun
new style of writing distinguish from poem
significance of Ci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今词统》的词学意义及其影响——以梅里词人王翃为例
2
作者
陈雪军
机构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9-165,共7页
文摘
《古今词统》重视南宋词和长调慢词,主张婉约与豪放并存,进而推崇辛词,这种选词思路和词学思想对于同属浙西的朱彝尊编选《词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王翃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王翃在梅里是开创风气的人物,朱彝尊移居梅里后,同王翃这位前辈词人有非常密切的交往。考察王翃与朱彝尊之间词学风尚的传承,以及《古今词统》给予《词综》的某些影响,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古今词统》对明清之际词学风尚的影响及其在词学发展中的意义。
关键词
《古今
词
统》
词学意义
影响
王翃
Keywords
Gu Jin Ci Tong implications for Ci -Poetry studies influence Wang Hong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
3
作者
祝东
机构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7-33,共7页
文摘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遗民
词
清
词
批评阐释
词学意义
Keywords
Yimin Ci
Qing Ci
criticism and interpretation
significance of Ci
分类号
I222.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仲谋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词学通史"(17ZDA239)
文摘
在《词话丛编》所收录的四种明人词话中,王世贞《艺苑卮言》最能代表明代词学特色及话语方式。《艺苑卮言》大力张扬词的艺术个性,以"宛转绵丽,浅至儇俏"为宗风,主张"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作为明代词学的标志性话语,在晚明清初词坛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晚明时期盛行一时的艳词创作以及"明体词"的形成,均是《艺苑卮言》影响下的产物。晚明清初词选如茅暎《词的》、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潘游龙《精选古今诗余醉》、贺裳《词旃》以及清初《兰皋明词汇选》《倚声初集》,晚明清初词话如贺裳《词筌》、邹祗谟《词衷》、彭孙遹《金粟词话》以及众多词集序跋,均可看出《艺苑卮言》的影响。尤其是清初两大词人领袖朱彝尊和陈维崧,在试图开创清词正朔时不约而同地对王世贞大张挞伐,更可从反面证明《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关键词
王世贞
艺苑卮言
晚明清初
词
学
史
意义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苏轼的诗化词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艳秋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文摘
苏轼的诗化词是词学观念和词学意识的改变,这种变化改变了词的柔媚纤弱传统面貌,使词摆脱了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词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
词
词学意义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抗战时期南宋“民族词人”的词学建构
6
作者
陈婷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东方丛刊》
2019年第1期275-290,共16页
文摘
抗战时期,在伟大民族精神元气的激励下,词学家们提出"民族词人"的概念,建构起以南宋辛派词人为中坚的民族词人群体。词学界认为,南宋的民族词具有"慷慨悲壮的精神高歌""专注现实的创作取向"等多方面艺术特征。南宋"民族词人"的群体建构,对当时的社会和词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激发出人们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影响同时期的词学创作,促成了民国时期词学风气的转变。
关键词
抗战
民族
词
人
审美特征
词学意义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
申焕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古今词统》的词学意义及其影响——以梅里词人王翃为例
陈雪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
祝东
《孝感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张仲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略论苏轼的诗化词
陈艳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抗战时期南宋“民族词人”的词学建构
陈婷婷
《东方丛刊》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