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曲递变”初探——兼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5,共9页
文学史上的"词曲递变"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线索断裂错综而遗留并因20世纪"进化论文学史观"强势书写而遮蔽。"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的进化,即在词曲... 文学史上的"词曲递变"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线索断裂错综而遗留并因20世纪"进化论文学史观"强势书写而遮蔽。"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的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差异和分立,以及"近世文化"的"宋型"和"金型"之别,决定了"词曲递变"在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向发生。"词曲递变"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北宋以降由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雅俗二维构型的"近世文化",其二维结构中的雅俗文化已经发生动态消长——文化权力下移、勃兴的市民俗文化日益改变着原先二维结构中的不平衡的弱势地位,并由此导致了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尚、审美心理的进一步的"世俗化转向",在此意义上"词曲递变"就是新一轮的"雅俗递变";而作为直接动力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嬗变决定了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变化及其文体功能迁变——伴随曲体文学和词体文学的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易位,由词体到所谓"散曲"是抒情性、抒情功能向抒情、叙事功能的迁变,由词体到所谓"剧曲"是由抒情性向表演性的迁变。辨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是探讨北方路向上词曲递变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递变 南北路向 唐曲暗线说 唐宋词乐主体说
下载PDF
“词曲递变”初探——兼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2
作者 王昊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2期80-86,共7页
"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 "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差异和分立,以及"近世文化"的"宋型"和"金型"之别,决定了"词曲递变"在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向发生。"词曲递变"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由于北宋以降由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雅俗二维构型的"近世文化",其二维结构中的雅俗文化已经发生动态消长——文化权力下降、勃兴的市民俗文化日益改变着原先二维结构中的不平衡的弱势力地位,并由此导致了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尚、审美心理的进一步的"世俗化转向",在此意义上"词曲递变"是新一轮的"雅俗递变";而作为直接动力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嬗变决定了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变化及其文体功能迁变——伴随曲体文学和词体文学的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易位,由词体到所谓"散曲"是抒情性、抒情功能向抒情、叙事功能的迁变,由词体到所谓"剧曲"是由抒情性向表演性的迁变。文章集中探讨了北方路向上的词曲递变,并辨析"唐曲暗线说"和"唐宋词乐主体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递变 南北路向 唐曲暗线说 唐宋词乐主体说
下载PDF
论色彩意象在宋元词曲递变中的演化
3
作者 王琳夫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7-69,共3页
词曲色彩意象的表现形态既有调牌体诗歌一脉相承的共性,在不同的色彩范畴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具体表现上,色调有清浊之辨,情绪有浓淡之别。就词曲递变过程来说,雅与俗是影响宋元词曲递变中色彩意象演化的两种审美趋向,其二者并非... 词曲色彩意象的表现形态既有调牌体诗歌一脉相承的共性,在不同的色彩范畴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具体表现上,色调有清浊之辨,情绪有浓淡之别。就词曲递变过程来说,雅与俗是影响宋元词曲递变中色彩意象演化的两种审美趋向,其二者并非对立的两端,雅俗互渗、清浊相融是词曲色彩意象演化的最终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曲递变 色彩意象 色彩美学
下载PDF
20世纪金词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昊 崔海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25-30,36,共7页
与宋词研究相比,20世纪百年来金词研究的总体格局是相当冷寂的,其基本态势呈现为首尾热、中间冷的"倒马鞍"形:在30年代至40年代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后,随即迅速下滑(50—70年代末),直至世纪末的后10年(90年代延伸至2001年)由... 与宋词研究相比,20世纪百年来金词研究的总体格局是相当冷寂的,其基本态势呈现为首尾热、中间冷的"倒马鞍"形:在30年代至40年代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后,随即迅速下滑(50—70年代末),直至世纪末的后10年(90年代延伸至2001年)由于多部高水平专著和不少有分量专题论文的出现方形成另一个相对的高峰期。与宋词的整体研究相比,20世纪金词研究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同时,一些重大问题如金词地位衡估、金词分期等尚未达成学术共识。要准确衡估金词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20世纪确立和流行的两个观念前提——进化论文学史观下的"文体代变、代胜观"和"元曲代宋词而兴观"予以反思。除却地位衡估、分期这些重大问题之外,金词研究中有待深入的具体领域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词 研究史 代变代胜文学史观 词曲递变
下载PDF
元词走向及其异质特征
5
作者 任红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元代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西域商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激荡融合的结果。在元代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元词有元词之特色,通观元词的发展和元代词人的创作情况,较之于宋、金词有着独有的时代风貌。元词是整个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成分,元词上承... 元代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西域商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激荡融合的结果。在元代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元词有元词之特色,通观元词的发展和元代词人的创作情况,较之于宋、金词有着独有的时代风貌。元词是整个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成分,元词上承宋金词,下启明清词,是衔接两宋和明清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一个重要的环节。元代少数民族词人的涌现,元词兼容南北,风格多样以及元代词与曲之间的递变均是元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词走向 多族词人群体 南北交融 词曲递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