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词汇对应关系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君铭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
文化负载词翻译是文化交流中的难题。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在于英汉语言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关系。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分析,结合词汇缺失、词汇冲突和词汇对应信息缺失三种现象,讨论词汇对应关系对翻译的影响,寻求不同情... 文化负载词翻译是文化交流中的难题。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在于英汉语言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关系。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分析,结合词汇缺失、词汇冲突和词汇对应信息缺失三种现象,讨论词汇对应关系对翻译的影响,寻求不同情况下的有效翻译策略,可以起到有效传达文化信息、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 词汇对应关系
下载PDF
从英汉文化异同看翻译中的词汇对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8-179,共2页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故文化的异同在词汇层面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就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来探讨英汉语翻译中的词汇对应关系。
关键词 英汉文化 翻译 词汇对应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对应词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舒丹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2期224-225,227,共3页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主张通过框架元素的分析,寻求汉语在英语中搭建对应词汇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搭建过程中,发现了英汉不对等现象。并且提出了以基本框架元素为依据,注意补充缺...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主张通过框架元素的分析,寻求汉语在英语中搭建对应词汇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搭建过程中,发现了英汉不对等现象。并且提出了以基本框架元素为依据,注意补充缺省的框架元素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词汇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这也是翻译者们在翻译中遇到的最大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框架元素 英汉对应词汇
下载PDF
谈英汉对译中词汇对应空缺现象及英语抽象词的理解与翻译
4
作者 李晓霞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英汉对译 词汇对应 空缺现象 英语抽象词 翻译
下载PDF
汉英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之文化比较
5
作者 刘明志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6-19,24,共5页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心理联想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的异同加以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 对应动物词汇 外延联想 内涵联想 心理意义 文化
下载PDF
浅谈俄语词汇潜在意义的翻译
6
作者 陈桂华 韩惠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S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潜在意义 俄语词汇 民族文化 象征意义 背景知识 对应词汇 文化伴随意义 俄罗斯民族 四轮马车 鲜红色
下载PDF
从词汇比较看英语俄语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卢聚伦 王金凤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35期94-95,92,共3页
本文从词汇角度讨论了英语俄语两种语言,重点从共同拥有同源对应词的角度阐述两种语言的“先天近亲,后天亲近”这一规律,并试图从中找出其发展方向。本文侧重于陈述某些现象的同时,对有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比较 对应词汇 语法层面 发展
下载PDF
词语的非对应及其翻译
8
作者 李峻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4-76,共3页
对“非对应词汇”的概念 ,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翻译中处理非对应词汇的方法。
关键词 对应词汇 翻译 东西文化差异
下载PDF
试论现代俄语词汇体系中的聚合体关系
9
作者 吴君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10,共4页
试论现代俄语词汇体系中的聚合体关系讲师吴君词汇是语言符号中的一个系统。然而长期以来对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有过不少争论。6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语言学界对语义研究兴趣的增长,词汇学的研究也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 试论现代俄语词汇体系中的聚合体关系讲师吴君词汇是语言符号中的一个系统。然而长期以来对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有过不少争论。6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语言学界对语义研究兴趣的增长,词汇学的研究也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语言学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体 词汇体系 现代俄语 共同义素 聚合关系 语义对应 词汇系统 词汇对应 词汇语义 索绪尔
下载PDF
汉民双语词典编纂的有效探索——评《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第二版的编纂范式和价值
10
作者 赵丹 《辞书研究》 2024年第4期55-65,共11页
汉民(汉族和民族文字)新词语诠释词典的编纂和研发在我国辞书学界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第二版的出版是汉民新词语词典编纂的有效探索。其特色主要呈现在收词原则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释义体例的“到位”和“精确... 汉民(汉族和民族文字)新词语诠释词典的编纂和研发在我国辞书学界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第二版的出版是汉民新词语词典编纂的有效探索。其特色主要呈现在收词原则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释义体例的“到位”和“精确”、翻译的“与时俱进”和词汇对应模式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在“一带一路”和国家语言扶贫战略背景下,该词典的研发有利于规范和保护蒙古语文字、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助力语言扶贫、服务国家语言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第二版是汉民双语词典的典范,为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编纂汉民词典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第二版 编纂范式 词汇对应 语言扶贫
下载PDF
汉语新词的德语翻译
11
作者 苏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33-34,37,共3页
大批新词新语的出现丰富了语言,但对翻译工作者也是一项崭新的挑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如何进行新词新语的翻译,这无疑对提高新词新语的翻译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词翻译 音译 意译 词汇对应.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空缺现象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5-208,共4页
各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产生了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即一种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不存在,或者一种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及概念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种不同民族文化间普遍存在着的语言... 各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产生了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即一种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不存在,或者一种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及概念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种不同民族文化间普遍存在着的语言空缺现象,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言空缺现象 对应词汇
下载PDF
论“渝普”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小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6-169,共4页
所谓“渝普” ,指重庆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既非普通话又非重庆话的具有“中介语”性质的语言形态 ,具体表现为虽然运用了普通话的语音和语法 ,却仍然存在大量方言词汇 ,这成为重庆人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障碍。重庆人要学好普... 所谓“渝普” ,指重庆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既非普通话又非重庆话的具有“中介语”性质的语言形态 ,具体表现为虽然运用了普通话的语音和语法 ,却仍然存在大量方言词汇 ,这成为重庆人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障碍。重庆人要学好普通话 ,必须充分重视“渝普”与普通话的词汇对应 ,把握规律 ,并相应解决不够到位的语音和语法问题。充分重视和解决“渝普” ,对提升重庆直辖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普 重庆方言 普通话 词汇对应
下载PDF
外国人听不懂的几种日语外来语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畅泳 《日语知识》 2008年第3期29-30,共2页
有些语言学者认为,日语外来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种是在词形、意义、用法上与原词(日语外来语词汇对应的外文词源)完全相同的;另一种则是在词形、意义、用法上与原词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而后者也被称为“外国人听不懂... 有些语言学者认为,日语外来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种是在词形、意义、用法上与原词(日语外来语词汇对应的外文词源)完全相同的;另一种则是在词形、意义、用法上与原词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而后者也被称为“外国人听不懂的外来语”。本文中,笔者想从外来语与其原词比较的角度出发,将后一类外来语词汇分为四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外来语 外国人 外来语词汇 词汇对应 原词 词形 用法 语言
下载PDF
灵活用词,准确达意——翻译中的词汇对应关系(续)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隄 《中国翻译》 1985年第3期13-18,共6页
三、词汇对应若干类型词汇的作用就是指示主、客观事物,因此两种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通过不同词语究竟是否指示同一事物来加以研究。这里所观察的一些类型,除了最后的复合型以外,基本上只涉及词的某一个意义,并没有涉及一词多义的... 三、词汇对应若干类型词汇的作用就是指示主、客观事物,因此两种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通过不同词语究竟是否指示同一事物来加以研究。这里所观察的一些类型,除了最后的复合型以外,基本上只涉及词的某一个意义,并没有涉及一词多义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词是多义的,并且越是貌似"简单"的小词,越是多义,不仅是take、give、do、have这些灵活出了名的动词如此,就是一般的名词、形容词也是这样。所以,实际对应情况要比这里所提到的类型复杂得多,但也无非是这些基本类型的交叉反复。第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词汇对应 翻译 英语 汉语 对等词 基本类型 上下文 同义词 用词
原文传递
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16
作者 赵嫦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中国人学日语除了词汇、语法等语言表层的知识之外,还会受到母语习惯和两国文化差异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音调高低变化规律的母语影响和词汇意义的机械性对应造成的不恰当表达,还有能动性与他动性的社会文化特征所带来的语言表达... 中国人学日语除了词汇、语法等语言表层的知识之外,还会受到母语习惯和两国文化差异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音调高低变化规律的母语影响和词汇意义的机械性对应造成的不恰当表达,还有能动性与他动性的社会文化特征所带来的语言表达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惯 文化差异 音调变化 词汇对应 主动 被动
下载PDF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17
作者 童志刚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第7期62-62,共1页
一、简单高频词汇的积累,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在英语听力当中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听力部分都是以小对话、小短文的方式出现的。这些简短的对话短文,如果放到课本上来看是非常简单的,所出现的词汇对应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一、简单高频词汇的积累,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在英语听力当中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听力部分都是以小对话、小短文的方式出现的。这些简短的对话短文,如果放到课本上来看是非常简单的,所出现的词汇对应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但是在完全不知道内容的情况之下,学生却很难听清楚讲话者所讲的内容,很多简单的高频词汇也在朦朦胧胧之中一混而过。面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在平常的听力教学中就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况下还感觉六神无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听力 教学方法 高中 词汇对应 听力部分 日常生活 听力教学 英语教师
下载PDF
面向认知差异性的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语言研究
18
作者 范洁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本文综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面向认知差异性的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语言进行深入研究。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中情感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性包括:喜悦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悲伤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愤怒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恐惧方面的语... 本文综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面向认知差异性的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语言进行深入研究。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中情感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性包括:喜悦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悲伤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愤怒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恐惧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等。词汇方面的语言认知差异性包括:词汇联想对应、词汇联想重合、词汇联想碰撞、词汇联想空缺。认知差异性会对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造成很大影响,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英语文学跨文化传播语言 认知差异性 词汇联想对应 词汇联想重合
下载PDF
集合式词汇教学探讨 被引量:38
19
作者 胡鸿 褚佩如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4期24-31,共8页
关键词 成年人 成年学生 集合式 词汇对应 汉语教学 主体地位 词语学习 练习 教材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也谈“广告离艺术有多远”
20
作者 钱磊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27,共2页
在英文中,"广告"这个中文词汇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名词:Advertisement和Advertising。Advertisement指的是一则则平面或其他形态的广告作品,Advertising则指的是广告活动、广告策划或广告产业。简单说,Advertisement是艺术,而A... 在英文中,"广告"这个中文词汇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名词:Advertisement和Advertising。Advertisement指的是一则则平面或其他形态的广告作品,Advertising则指的是广告活动、广告策划或广告产业。简单说,Advertisement是艺术,而Adve rtising是科学,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和必要组成部分。忽略了这种区分,"广告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就成了一个伪问题。广告业内人士当然并非不清楚这一点,批评者也绝非对此一无所知,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人要持续围绕着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一直辩论到如今?本应是艺术和科学相融并存的广告,为何偏要在片面的"科学"托辞下与艺术渐行渐远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作品 艺术 词汇对应 广告活动 广告产业 广告策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