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词汇的兼类问题——由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兼类谈起
1
作者 田永焕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2期110-112,共3页
从语言的类型学角度分,现代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它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少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往往可以体现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样的词到底只有一个词性,... 从语言的类型学角度分,现代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它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少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往往可以体现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样的词到底只有一个词性,还是兼有几个词性?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成为语言学家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对语言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做一个简明的概括,另外通过形容词的兼类谈谈判定兼类的原则和标准,最后谈谈兼类与活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的兼类 形容词的兼类 兼类与活用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海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兼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多年来许多人都曾论述过,但是至今也没得到很好解决。现在,我们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一同探讨。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言应用研究 词的兼类 兼类分析步骤
下载PDF
试论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天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62-64,共3页
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是能够划分开的。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把某类词临时抓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是词类的活用;不是为了修辞目的,只是词义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那是词的兼类。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的兼类 词的活用
下载PDF
词的兼类现象和活用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晓英 《丽水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形容 词的兼类 兼类 同音 语法特点 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语法 有定类 数量短语 活用
全文增补中
孔颖达关于词的兼类论述
5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0-81,90,共3页
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指出一词可兼虚实两类,实词可一词兼属几类;
关键词 词的兼类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诗经 五经正义 句法功能 多类 义引申 形容 复印报刊资料
下载PDF
词的兼类中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6
作者 裘荣棠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语法功能 词的兼类 性质 兼类 朱德熙 数量 吕叔湘 语法特点 文艺批评 一般性质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晖 贺祝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74-277,280,共5页
现代汉语词的兼类和活用是词类转变表现出的一对特殊的语法现象,从二者的联系中,我们认识到语言的渐变性原则,今天的兼类就是昨天的活用;从二者的区别中,我们应该寻找更科学的界定原则,准确划分其范围。本文在综述现代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现代汉语词的兼类和活用是词类转变表现出的一对特殊的语法现象,从二者的联系中,我们认识到语言的渐变性原则,今天的兼类就是昨天的活用;从二者的区别中,我们应该寻找更科学的界定原则,准确划分其范围。本文在综述现代汉语词的兼类问题从概念的产生到今颇有影响的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界定词的兼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划分其种类,阐述其与词的活用之区别与联系,目的在于能正确理解并准确区分、判断这两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保证现代汉语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的兼类 词的活用 界定原则
原文传递
形容词能否带宾语——兼谈词的活用和兼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 王海芳 《中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1-43,共3页
形容词能否带宾语,语法学界的观点历来多有分歧。古汉语中,形容词使动用法较为普遍,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一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应当看作是词的兼类。本文认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关键词 形容 带宾语 词的活用 词的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 形容谓语句 词的兼类 古汉语 意动用法 语法功能
下载PDF
浅谈兼语兼词与兼类的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显生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6-52,共7页
兼语、兼词、兼类是古代汉语中的重要内容。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人,如果不懂得这部分知识,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番辨析。 一、兼语与主谓词组的辨析 兼语是划分句子成... 兼语、兼词、兼类是古代汉语中的重要内容。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人,如果不懂得这部分知识,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番辨析。 一、兼语与主谓词组的辨析 兼语是划分句子成分时的一个术语,属于语法范畴,是主谓宾补定状六种成分之外的特殊句子成分。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动词谓语,在这两个动词谓语之间有一个词语身兼二职,它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的主语,这个身兼二语的成分就叫做兼语。这样的句子结构形式就叫兼语式。例如: [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在这句话中,主语“丈人”承前文省略了。“止”是挽留的意思,是主语“丈人”的动宾谓语。“宿”,住宿,也是动词作谓语,“子路”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止”的受事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宿”的施事者主语,这时我们称既当宾语又当主语的“子路”为兼语。 在现代汉语里,兼语只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简单地提—下;但在古代汉语里,兼语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历代文言作品中找出大量的例句。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语 “焉” 词的兼类 现代汉语 “之” 语气 类活用 宾语 语言环境
下载PDF
汉日动词名词的兼类与转化
10
作者 成春有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37-39,共3页
两千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初期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的汉字,同时又连续不断地大量借用汉语词汇,并遂步使其在日本语言中固定下来,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到了近、现代,日本社会发展迅速,中国又反过来吸收了数目可观的日... 两千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初期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的汉字,同时又连续不断地大量借用汉语词汇,并遂步使其在日本语言中固定下来,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到了近、现代,日本社会发展迅速,中国又反过来吸收了数目可观的日语词汇。因此,中日语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遂有同文同种的说法。在词类兼类转化方面亦有许多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的兼类 兼类 日语 动名 汉语 转化成 日本语 类转化
原文传递
从“王、雨、衣、军” 看先秦“名兼动”式兼类词
11
作者 朱城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6-33,共8页
在不少古汉语教材和文章里,常举“王、雨、衣、军”等词作为“词类活用”的典型例子。如: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大雅·大田》)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关键词 兼类 作动 先秦汉语 词的兼类 类活用 《战国策》 左传 《中华大字典》
下载PDF
汉语兼类词的鉴别
12
作者 郑娟榕 石重山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3-45,共3页
汉语属于非形态变化语言,各类词充当各种句法成分时,词形并不改变;而汉语语文词典一般都不标明语词的词性,这就使人们在掌握词性、划分词类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尤其是词的兼类现象,更使初学现代汉语的人感到棘手。在现代汉语中,人们根据... 汉语属于非形态变化语言,各类词充当各种句法成分时,词形并不改变;而汉语语文词典一般都不标明语词的词性,这就使人们在掌握词性、划分词类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尤其是词的兼类现象,更使初学现代汉语的人感到棘手。在现代汉语中,人们根据词的语法特点进行分类,把语法特点相同的词归为一类,这就是词类。每一类词所共有的语法特点,就是词性。简而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类 语法特点 词的兼类 形容 语言环境 现代汉语 兼类现象 同形同音 语法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的多视角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海铭 《陇东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不单单是一种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而是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方式、目的的继承,是现代汉语丰富词汇意义、增添新鲜语义内容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汉语丰富词语的语法意义拓展词语使用空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类活用 义派生 词的兼类
下载PDF
词汇词与语法词——无变汉字遮蔽下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症结之所在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晓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 ,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划分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的同一性、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词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从而化解争端 。
关键词 语法 词的同一性 词的兼类 词的活用
下载PDF
浅谈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林英 何林娜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8期24-25,共2页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阅读古籍,深入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都有重要意义。与传统"词类活用"说的类型相比,还有几种类型应排除在"词类活用"之外,如名词、动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考察...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阅读古籍,深入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都有重要意义。与传统"词类活用"说的类型相比,还有几种类型应排除在"词类活用"之外,如名词、动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考察词类活用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从语义、语用等多方位对词类活用加以考察,同时还要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类兼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活用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词的兼类
下载PDF
简评《文言语法例释》──兼说“词类活用”
16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类活用 文言语法 词的活用 语法功能 例释 词的兼类 兼类 语境意义 现代汉语 使动结构
下载PDF
“词类活用说”的系统辩正——兼评《文言语法例释》
17
作者 钱宗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X期92-94,共3页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对传统的词类活用说作了阐述,重点是评论《文言语法例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文章认为《例释》对传统的词类活用说第一次进行了系统而又认真的辩正,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如何...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对传统的词类活用说作了阐述,重点是评论《文言语法例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文章认为《例释》对传统的词类活用说第一次进行了系统而又认真的辩正,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如何确定词类活用“临时性”的方法及其标准。《例释》对词类活用问题的认识,能启发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文言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活用 词的兼类 辩正 例释
下载PDF
试论词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志霄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45-47,共3页
试论词性的变化李志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词义有扩大、缩小、转移之变化,调性也有扩大、缩小和转移之变化。本文就试图讨论一下词性变化问题。一、词性的扩大从词的运用情况来看,某种词性有某种词性的特点,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 试论词性的变化李志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词义有扩大、缩小、转移之变化,调性也有扩大、缩小和转移之变化。本文就试图讨论一下词性变化问题。一、词性的扩大从词的运用情况来看,某种词性有某种词性的特点,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词,动词经常作谓语,大部分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变化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兼类 类活用 词的兼类 形容 语法特点 个人主义 发展变化
下载PDF
上古汉语某些名词活用为动词质疑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66-69,共4页
上古汉语某些名词活用为动词质疑陈涛王力先生在谈到和语法有关的一个词汇问题时,指出:“在原始时代,名词和动词往往是分不开的。”①其实不仅是在原始时代,通观整个上古汉语,即使起初名词和动词可以分开的,后来由于词义的转化以... 上古汉语某些名词活用为动词质疑陈涛王力先生在谈到和语法有关的一个词汇问题时,指出:“在原始时代,名词和动词往往是分不开的。”①其实不仅是在原始时代,通观整个上古汉语,即使起初名词和动词可以分开的,后来由于词义的转化以及活用的经常化,名词兼有动词义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用 上古汉语 类活用 词的兼类 《古代汉语》 《吕氏春秋》 使用频率 《汉语大字典》 《马氏文通》
下载PDF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界定
20
作者 郑明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1-14,共4页
近年学界对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争议颇大。历代学者对这一语法现象时有论述,明确了术语,认识到是一个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所涉类型中名词作状语和动词作状语是古汉语名词、动词的特殊语法作用,使动、意动是动宾特殊意义关系,... 近年学界对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争议颇大。历代学者对这一语法现象时有论述,明确了术语,认识到是一个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所涉类型中名词作状语和动词作状语是古汉语名词、动词的特殊语法作用,使动、意动是动宾特殊意义关系,均不属词类活用;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可从语法音变、使用频率、词义派生显示区别,由此对词类活用作出新的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类活用 和动作状语 使动和意动 词的兼类 界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