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马氏文通》中的“词类通假说”
1
作者 杜晓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64-65,81,共3页
《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山之作,在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其中的"词类通假说"一直以来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文章拟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词类通假 意义标准 字有定类 字无定类
下载PDF
模仿,抑是创新?——浅谈《马氏文通》“词类通假”说及由此引发的几点思考
2
作者 张美华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词类通假”曾被看作是《马氏文通》机械摸仿西方文法的“罪证”,受到许多人的批判。本文以历史辩证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挖掘产生“词类通假”的根本原因,从汉语词类划分的实际困难出发,充分肯定马氏在毫无参考的情况下对汉语独... “词类通假”曾被看作是《马氏文通》机械摸仿西方文法的“罪证”,受到许多人的批判。本文以历史辩证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挖掘产生“词类通假”的根本原因,从汉语词类划分的实际困难出发,充分肯定马氏在毫无参考的情况下对汉语独特性的观照,从而发现“词类假借”说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创新精神,以期对这一理论作出更公正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 词类通假 评价
下载PDF
论词的跨类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3-94,共12页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哪个词属于哪个词类,是由它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特点决定的。汉语的词一般说来每个词大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但也有不少词有跨类现象。所谓跨类,就是一个词可以有两类或三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特点。例如:
关键词 名词活用 形式特点 中心语 定语 语法意义 词类通假 象声词 副词 词类活用 带宾语
下载PDF
谈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问题
4
作者 侯桂英 《河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9-91,共3页
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并非词类活用,而是其性质功能所在,词性并没有发生变化。此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动词 形容词 词类活用 词类通假 自然与转换
下载PDF
对《马氏文通》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玉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一般人都认为作者是马建忠,因为各种版本的《文通》上的署名都是他。可是,也有不同看法,如未星在《关于语法学的若干问题》中说:“当初马相伯参考了欧洲拉丁文法,所以编出了科学...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一般人都认为作者是马建忠,因为各种版本的《文通》上的署名都是他。可是,也有不同看法,如未星在《关于语法学的若干问题》中说:“当初马相伯参考了欧洲拉丁文法,所以编出了科学的汉文法。”他这里讲的汉文法,就是《文通》。李新、孙思自主编的《民国人物传》在谈到马建忠的哥哥马相伯时说:“与其弟合著《马氏文通》,后以其弟之名出版。”这是认为《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和马相伯两个人。我们同意第三种说法。详尽的论证以及对作者政治思想、生卒年月等问题,我们另有专文探讨,此处不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马建忠 词类通假 语法学 句子成分 拉丁文 语言材料 名词 静字 词汇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