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汇识别中歧义词素语义加工:ERP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思敏 吴岩 +1 位作者 李天虹 郭庆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结合掩蔽启动范式和ERP技术,利用歧义词素的加工,本研究探讨了歧义词素语义的激活。实验采用3×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歧义词素两含义互为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两变量分别为启动词类型(歧义词素含义1 vs.含义2 vs.无关词)和目标词类型(... 结合掩蔽启动范式和ERP技术,利用歧义词素的加工,本研究探讨了歧义词素语义的激活。实验采用3×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歧义词素两含义互为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两变量分别为启动词类型(歧义词素含义1 vs.含义2 vs.无关词)和目标词类型(歧义词素含义1 vs.含义2)。行为结果发现启动词类型和目标词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即只有当共享词素同形同义的情况下,目标词的加工才可能被启动,共享词素同形不同义时并没有产生启动效应。ERP结果进一步肯定了行为结果,在N250和N400两个脑电成分上都发现了启动类型和目标类型交互作用有关的效应,当启动词和目标词共享词素同形同义时,同时引发了N250和N400的变化;当共享词素同形不同义时,时程分析时虽然也发现了N250的变化,但是N250的效应较小,小于同形同义所引发的N250效应,持续时间也较短。实验结果说明,在词汇识别中歧义词素语义可以激活,并对目标词汇加工的早期加工阶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词素 词素语义 掩蔽启动 ERPS
下载PDF
聚焦词素语义加工的时间轴——先形后义还是形义并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玲燕 金檀 田朝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2-1389,共8页
目前学术界在词素的认知加工这一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先形后义"激活论认为词素加工首先经历词形分离,然后才能激活词素语义;"形义并行"激活论则认为上述两种加工同时发生。它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词素语义加工发生的... 目前学术界在词素的认知加工这一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先形后义"激活论认为词素加工首先经历词形分离,然后才能激活词素语义;"形义并行"激活论则认为上述两种加工同时发生。它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词素语义加工发生的阶段。"先形后义"有两种可能:词素形、义激活均发生于前词汇阶段,但形的激活发生更早些;或词素形的激活发生在前词汇阶段,而义的激活发生在后词汇阶段。"形义并行"则只有一种可能:词素形与义在前词汇阶段同时得到激活。两派观点均有相应的实证和理论支持(前词汇和后词汇模型)。未来研究需解决研究范式及理论发展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词汇加工 词素 合成词 词素语义加工
下载PDF
词素语义在三、五年级儿童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
3
作者 吴岩 李天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2-578,共7页
采用3(年级)×2(启动词类型)×2(目标词类型)三因素混合设计,在汉语词汇识别过程中探讨了三、五年级儿童对词素语义的加工。结果发现启动词类型和目标词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当词形相关时,儿童对透明词判断的正确率更高;词形无关时... 采用3(年级)×2(启动词类型)×2(目标词类型)三因素混合设计,在汉语词汇识别过程中探讨了三、五年级儿童对词素语义的加工。结果发现启动词类型和目标词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当词形相关时,儿童对透明词判断的正确率更高;词形无关时,儿童对不透明词判断的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快。说明三五年级儿童在汉语词汇阅读过程中,词素语义可以被激活并影响到当前词汇的加工,词形相似性会对这种词素语义效应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词素 词素语义 词汇识别
下载PDF
词素间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自霞 孙菁 魏晓言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5,共9页
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 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实验任务是词—图匹配。结果显示,儿童理解陌生复合词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三个年龄段儿童理解复合词词义的正确率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有关。儿童的错误选择的特点是,倾向于根据重心语素推断复合词的词义,所犯错误也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素语义关系 学龄前汉语儿童 理解复合词
下载PDF
俄汉语构词隐喻类型及意义刍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淑芳 李海斌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1年第1期25-37,共13页
在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向人类中心论背景下,现代语言学摆脱了就语言和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结构主义框架,推崇语言参与者在认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词素语义演变在构词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隐喻成为构词语义衍生的重要认知机制... 在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向人类中心论背景下,现代语言学摆脱了就语言和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结构主义框架,推崇语言参与者在认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词素语义演变在构词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隐喻成为构词语义衍生的重要认知机制。截至目前,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词素这一最基本语义单位的研究在国内学界明显不足。本文从词素与词素语义概念界定切入,对词素隐喻意义成因和构词隐喻类型进行了梳理和解释。在此基础上,从隐喻类型视角对俄汉语词素在构词过程中的认知变化进行翔实分析,指明俄汉语词素隐喻意义的共性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素语义 构词隐喻类型 共性与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