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语替换题解题指路
1
作者 仇定荣 《学语文》 2002年第6期31-32,共2页
在阅读训练和练习测试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题型:判断文中某一词语能否用另一词语替换,且须分析其原因。面对这种题目,同学们由于未能摸准“气门”,缺乏解题技巧,结果误入陷阱,不能自拔。其实,这种题目并非难解,只要找到窍门,明确... 在阅读训练和练习测试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题型:判断文中某一词语能否用另一词语替换,且须分析其原因。面对这种题目,同学们由于未能摸准“气门”,缺乏解题技巧,结果误入陷阱,不能自拔。其实,这种题目并非难解,只要找到窍门,明确解题思路,就会马到成功。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替换 解题技巧 阅读训练 语句内容 感情色彩 语法 修辞方法 语气 语调
下载PDF
谈词语替换——以“邮差”“邮递员”为例
2
作者 卢卫 《中学语文》 2020年第29期70-70,共1页
张加毅作词的歌曲《草原之夜》曾流行一时,其中有一句歌词写道:"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孟贵彬却唱道:"可惜没有邮差来传情。"而这里"邮差"和"邮递员"的使用便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检索可知... 张加毅作词的歌曲《草原之夜》曾流行一时,其中有一句歌词写道:"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孟贵彬却唱道:"可惜没有邮差来传情。"而这里"邮差"和"邮递员"的使用便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检索可知"邮差"出现要早于"邮递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邮政机构诞生于1878年,"邮差"一词最早出现于该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一时 《草原之夜》 词语替换 传情 邮政机构
下载PDF
妙解词语替换题
3
作者 仇定荣 《初中数语外辅导》 2002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词语替换 解题技巧 初中 语文
原文传递
从广州方言口语词“掂”的变化看词语演变的复杂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小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7-40,49,共5页
广州方言的口语词"掂",本义是"直","妥当"是它的引申义。根据西方传教士留下来的广州方言历史资料和近代出版的广州方言词典的比较分析,结合当代方言口语的实际,"掂"在近两个世纪里的变化主要... 广州方言的口语词"掂",本义是"直","妥当"是它的引申义。根据西方传教士留下来的广州方言历史资料和近代出版的广州方言词典的比较分析,结合当代方言口语的实际,"掂"在近两个世纪里的变化主要有二:词语的替换和词义的变化,表现出词义演变的复杂性。此外,粤语区记录这个方言词有四种不同的字形,反映了粤语方言用字随意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方言 词义演变 词语替换
下载PDF
词语赏析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蔡艺虹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3期61-61,共1页
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内容分析的传统理念中走向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语用理念,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实现读法、写法以及学法的积累,从而夯实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文章提出替换词语,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高效设... 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内容分析的传统理念中走向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语用理念,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实现读法、写法以及学法的积累,从而夯实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文章提出替换词语,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高效设问,在小组合作中体悟文本语句表达的内在意蕴;联系想象,在拓展聆听中分享他人思考的体验成果;移情体验,在角色表演中深化言语表达的弦外之音的策略,从而借助词语赏析,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换词语 联系想象 移情体验 高效设问
下载PDF
汉语“卵”语义场内部成员的历时兴替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龙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29-234,共6页
汉语"卵"语义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西汉时期,"卵"一统天下。第二阶段是东汉-隋唐时期,"子"进入本语义场。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新成员"蛋"出现,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汉语"卵"语义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西汉时期,"卵"一统天下。第二阶段是东汉-隋唐时期,"子"进入本语义场。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新成员"蛋"出现,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从历时角度来看,"卵"语义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概念义场,它经历了两次替换,一次是东汉到隋唐时期,"子"试图替代"卵",但并未彻底成功;一次是元明时期,"蛋"最终取代了"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替换
下载PDF
刍议英语的歧义及其消除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岚岚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9-121,共3页
英语中的歧义句主要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两种 ,这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歧义句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
关键词 英语 歧义句 语境 消除方法 词汇歧义 结构歧义 语义学 词语替换
下载PDF
试论《便民图纂》中的农业俗语
8
作者 化振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3,共5页
《便民图纂》的语言整体上反映了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也夹杂着少量沿自宋元的语言成分;其中的农业俗语,带有浓郁的农业色彩,核心意义、结构形式具有明显的定型性,多采用具象化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集中在农作物栽培技术、花木种植、气象... 《便民图纂》的语言整体上反映了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也夹杂着少量沿自宋元的语言成分;其中的农业俗语,带有浓郁的农业色彩,核心意义、结构形式具有明显的定型性,多采用具象化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集中在农作物栽培技术、花木种植、气象预测等方面;各种俗语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所反映的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科学性是影响俗语流传的重要因素,民众的认知水平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农业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古语与今语、书语与口语的历时替换情况以及方言之间的词汇差异,为词汇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民图纂 俗语 词语替换
下载PDF
传递“隐秘之花”——现代早期西班牙人对墨西哥香草的认知
9
作者 于施洋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168,共12页
天然香草是仅次于藏红花的昂贵香料,原产于墨西哥,最初被原住民作为奢侈品享用,20世纪后因人工合成香兰素的出现而成为全球范围的休闲消费品。在人们认识香草的历史上,存在一个重要的“现代早期认知”阶段,由西班牙人参与完成,尤其是16... 天然香草是仅次于藏红花的昂贵香料,原产于墨西哥,最初被原住民作为奢侈品享用,20世纪后因人工合成香兰素的出现而成为全球范围的休闲消费品。在人们认识香草的历史上,存在一个重要的“现代早期认知”阶段,由西班牙人参与完成,尤其是16世纪50至80年代,探险家、征服者、传教士、医药学家陆续注意到这一事物,通过图像和文字逐步建立起准确有序的认知。香草最初采用纳华特语,信息来源于阿兹特克人,后改用拉丁语和卡斯蒂利亚语书写和记录,最终由意大利、低地国家博物学家、出版行业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班牙人看似只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其实恰恰通过“非正式机构”在“分散的复合君主制”下进行了有效的知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 纳华特语 词语借用 词语替换 非正式机构 分散的复合君主制
原文传递
《绵绵》一诗的产生时代及先秦诗歌的流传与衍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逵夫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逸周书·和寤解》中的《绵绵》,先后被《战国策》、《六韬》、《新书》、《孔子家语》、《说苑》等征引,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改造。从内容、形式等来看,《绵绵》四句意思一贯、句式齐整、韵律和谐,最早应该是一首诗,在被征引... 《逸周书·和寤解》中的《绵绵》,先后被《战国策》、《六韬》、《新书》、《孔子家语》、《说苑》等征引,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改造。从内容、形式等来看,《绵绵》四句意思一贯、句式齐整、韵律和谐,最早应该是一首诗,在被征引过程中,由于时代因素,不断将不易理解的词语替换为当时习语,因此从词语角度来看,《逸周书》是《绵绵》的最早出处,而非原先所认为的来源于《孔子家语》中的《金人铭》。根据《逸周书》的内容,可以推断出《绵绵》产生在周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周书》 《绵绵》 《金人铭》 词语替换
原文传递
一种简单压缩技术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衍波 陈维明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检索记录数达数百万以上的化合物名称或文献数据库时,全文检索效率将变得很低。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实现数据库内容压缩的词语替换技术,有效地减小了全文索引的大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文检索的效率。
关键词 全文检索 数据库压缩 词语替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