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84,共6页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题,其结论难以成立。徐复祚所引当为万历间刻本《词谑》,并因此书未题撰者姓名而误以为出于康海之手。所以不能据徐复祚的之说来否定李开先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南北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明刊《词谑》刻印时间
下载PDF
《词谑》的作者献疑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书荫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词谑》一书的明刊本或清抄本,均未标明作者,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时,始定为李开先所著。但徐复祚的《南北词广韵选》提供了大量材料,说明《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因此,我怀疑《词谑》的作者很可能是李开先和... 《词谑》一书的明刊本或清抄本,均未标明作者,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时,始定为李开先所著。但徐复祚的《南北词广韵选》提供了大量材料,说明《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因此,我怀疑《词谑》的作者很可能是李开先和康海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南北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下载PDF
《词谑》的编纂意图、来源及文献价值
3
作者 刘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词谑》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李开先的重要作品,问世以来其理论价值已被充分认知,而作为戏曲选本的意义和文献价值却未被深入挖掘。考察《词谑》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分析《词谑》初稿的内容,结合李开先的序文及散曲成就,可知李开先编纂《... 《词谑》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李开先的重要作品,问世以来其理论价值已被充分认知,而作为戏曲选本的意义和文献价值却未被深入挖掘。考察《词谑》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分析《词谑》初稿的内容,结合李开先的序文及散曲成就,可知李开先编纂《词谑》的意图是辑录小令及套词,以使其得到广泛传播。作为一部戏曲选本,《词谑》所录曲文并不源自已有曲选,而是李开先在家藏丰厚的原始曲作中辑选而得,因此保存了大量不见于他处的曲文,在元明戏曲作品的辑佚和校勘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明代文学 明代散曲 李开先
原文传递
论曹组的诗词创作──兼论词的曲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曹辛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曹组作为滑稽词派的代表词人.至今论述者不见。他能文工待.尤善作词。其俳谑词脸炙人口.名噪一时:其雅词合乎音律、工于体物.化俗为雅.为时人取法。造成曹组接受落差的主要原因是北宋中后期的“词曲合流”。
关键词 曹组 曲化
下载PDF
论李开先旧藏与元刊杂剧之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4,共7页
李开先藏书甚多,其中富有元杂剧作品,因邀门人选刊成了《改定元贤传奇》,也促成自作《词谑》等书。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有多种元杂剧整剧或单折,如《陈抟高卧》、《萧何月夜追韩信》、《李太白贬夜郎》、《王粲登楼》等可与今传元刊本作... 李开先藏书甚多,其中富有元杂剧作品,因邀门人选刊成了《改定元贤传奇》,也促成自作《词谑》等书。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有多种元杂剧整剧或单折,如《陈抟高卧》、《萧何月夜追韩信》、《李太白贬夜郎》、《王粲登楼》等可与今传元刊本作比较。经研究发现,凡李开先藏书无论剧或曲,其内容与今存元刊本录曲比较,数量、曲牌的名称以及排列先后等皆无差别,由此,基本可以断定,今传《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所录曲词的杂剧应是出于一个版本系统,即是说今传《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出自李开先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改定元贤传奇
下载PDF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自李开先,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将《词谑》与元刊杂剧比较,以及解读内容的错误,结论也就不能支持其论点,因此我们据现有的论据,还只能认定元刊杂剧属于李开先的旧藏,只是提醒人们还须继续关注元刊杂剧的出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元刊杂剧三十种》
下载PDF
《西游记杂剧》作者及时代考辨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发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6-54,共9页
《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以下简称《西游记杂剧》),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整剧传世写唐僧取经故事的戏曲,在明代神魔小说百回本《西游记》(以下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孙楷第先生推断其作者为明初杨景贤(言),得到不... 《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以下简称《西游记杂剧》),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唯一整剧传世写唐僧取经故事的戏曲,在明代神魔小说百回本《西游记》(以下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孙楷第先生推断其作者为明初杨景贤(言),得到不少人赞同。笔者近来重读孙先生《吴昌龄与杂剧西游记》一文,对“杨景言作《西游记杂剧》”的说法还有疑虑,故不揣浅薄,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向前辈和同行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杂剧 词谑 杨景贤 诗禅 抄本 李开先 时代考 《录鬼簿续编》 嘉靖
下载PDF
《夺泥燕口》出处非《一笑散》辨正
8
作者 石文英 《福建论坛》 1983年第5期123-122,共2页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里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醉太平·夺泥燕口》是明代民间小曲,无名氏作品。全诗运用一连串夸张比喻,对心狠手辣的地主老财作了入木三分...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里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醉太平·夺泥燕口》是明代民间小曲,无名氏作品。全诗运用一连串夸张比喻,对心狠手辣的地主老财作了入木三分的讽刺;只有深受压榨之苦的劳动群众对剥削阶级才能作出如许到家的绝妙写照。这首小曲由于思想犀利和手法新颖,许多文学史著作和民歌选本都引用了它,但无一例外,出处均误为《一笑散》。《一笑散》是李开先的作品。李开先自号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狂客,明嘉靖年间作家,也是词曲藏书家。处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萌芽,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中麓 文学史著作 市民阶层 醉太平 铁针 词谑 明嘉靖 戏曲创作 园林午梦
下载PDF
打油诗名称的由来
9
作者 白焕然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2年第2期39-39,共1页
据载,从唐代开始出现直白浅陋,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的一种诗体,人们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的名称源于何处,起于何人,出于何因,通常人们只知道有一种说法,因唐代张打油名字而命名。
关键词 张打油 李开先 词谑 作诗百法 诗云 俗不伤雅 参知政事 月子弯弯照九州 冯梦龙 七言
下载PDF
戏曲管弦伴奏的演进 被引量:5
10
作者 海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5,共6页
一、弹拨为主的伴奏形式——北曲的弦索伴奏“弦索”在元代是弹拨乐器的泛称。元·夏庭芝《青楼集》载元代女艺人陈婆惜“善弹唱”,而当时“在弦索中,能弹唱鞑靼曲者,南北十人而已”。这里的“弦索”即指弹拨乐器。另据明·徐... 一、弹拨为主的伴奏形式——北曲的弦索伴奏“弦索”在元代是弹拨乐器的泛称。元·夏庭芝《青楼集》载元代女艺人陈婆惜“善弹唱”,而当时“在弦索中,能弹唱鞑靼曲者,南北十人而已”。这里的“弦索”即指弹拨乐器。另据明·徐渭《南词叙录》和李开先《词谑》,“弦索”在明代也是弹拨乐器的通称。明人在谈到“弦索”时常把它与北曲联系在一起,认为弦索是北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如魏良辅《曲律》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叙录》 李开先 夏庭芝 《曲律》 鞑靼曲 词谑 箫管 伴奏形式 魏良辅 伴奏乐器
原文传递
《西厢记》的“春”与“秋”
11
作者 李简 《智慧中国》 2020年第2期84-86,共3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颇负盛名,被贾仲明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凌波仙〕吊词)。作为崔张故事的改编本,该剧充分发挥杂剧文体的特点,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于小说、诸宫调之外,另塑...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颇负盛名,被贾仲明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凌波仙〕吊词)。作为崔张故事的改编本,该剧充分发挥杂剧文体的特点,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于小说、诸宫调之外,另塑典范。其中值得关注的改变,是对"春"与"秋"的时间框架的设定,所谓"《西厢记》谓之《春秋》,以会合以春,别离以秋云耳"(李开先《词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改编本 贾仲明 王实甫 戏曲史 波仙 诸宫调 词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