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翻译实践的对外译介主体行为研究:特征与模式
1
作者 谭福民 杨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国家翻译实践”已成为具备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译学话语之一。通过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的梳理,发现国家翻译实践的对外译介主体可以通过坚持弱政治化的行动准则、选择符合本国价值观的文本题材以及采... “国家翻译实践”已成为具备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译学话语之一。通过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的梳理,发现国家翻译实践的对外译介主体可以通过坚持弱政治化的行动准则、选择符合本国价值观的文本题材以及采取中国特色的本地化翻译策略等,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范围,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该项目在精神文化层面“以我为主”、在语言文字层面“兼顾他人”的译介模式对于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尤其是自塑中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译介主体 译介特征 译介模式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日本的译介——形式与特征
2
作者 刘岩 王芾垚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民族典籍在海外译介研究愈发关注。从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区域文化译介的视角出发,系统爬梳散见日本各类学术期刊、新闻报纸等各类史料中涉及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民族典籍在海外译介研究愈发关注。从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区域文化译介的视角出发,系统爬梳散见日本各类学术期刊、新闻报纸等各类史料中涉及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从年度发文、载文期刊、译本调查及译介模式、译介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文本细读。厘清日本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译介研究,对中国民族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的书写、中华民族典籍外译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族民间文学 译者活动 译介特征
下载PDF
论广泛范畴翻译定义下的译介新特征——以《哈利·波特》系列的译介为例
3
作者 徐家南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狭窄的翻译定义既不利于赢得译者的自我认同,也无益处于引发外界的认同与对翻译真正社会价值作用的挖掘与揭示。在采取广泛翻译定义范畴和雅各布森符号学翻译活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哈利·波特》系列为例,阐释作品译介的形式与... 狭窄的翻译定义既不利于赢得译者的自我认同,也无益处于引发外界的认同与对翻译真正社会价值作用的挖掘与揭示。在采取广泛翻译定义范畴和雅各布森符号学翻译活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哈利·波特》系列为例,阐释作品译介的形式与展现出的新特征。分析表明,广泛范畴翻译定义下,翻译的内涵与内部核心元素均被重新定义,内涵逐步扩大与深化;语内、语际、符际三种翻译形式独立广泛存在且频繁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与促进;翻译起到了比起普通认知更大的多产业连接作用、满足读者需求的传递作用和促进全球合作的生产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活动 广义范畴定义 译介特征
下载PDF
早期汉学期刊儒学典籍的译介、传播和影响——以《中国丛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乃荣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6-30,48,共6页
针对首份在华汉学期刊《中国丛报》对儒学典籍的译介,梳理并探讨了对典籍的译介概况,指出其译介动机主要是为了解并评判中国思想文化和批判中国古代基础教育。进而从译前导言、译后注释等方面分析该类典籍的译介特征以及建构负面中国形... 针对首份在华汉学期刊《中国丛报》对儒学典籍的译介,梳理并探讨了对典籍的译介概况,指出其译介动机主要是为了解并评判中国思想文化和批判中国古代基础教育。进而从译前导言、译后注释等方面分析该类典籍的译介特征以及建构负面中国形象的目的和典籍西译客观上构建了中西文化交流桥梁,展现出《中国丛报》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丛报》 译介特征 译介影响
下载PDF
《中国丛报》历史文化典籍译介研究
5
作者 孙乃荣 《民族翻译》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本文以《中国丛报》历史文化类典籍的译介为考察对象,梳理了典籍的译介概况,指出其译介动机在于当作汉语学习教材和探悉中国历史与宗教,并尝试从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两方面总结其译介特征及影响,挖掘《中国丛报》在中国历史文化典籍译介... 本文以《中国丛报》历史文化类典籍的译介为考察对象,梳理了典籍的译介概况,指出其译介动机在于当作汉语学习教材和探悉中国历史与宗教,并尝试从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两方面总结其译介特征及影响,挖掘《中国丛报》在中国历史文化典籍译介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丛报》 典籍 译介特征 译介影响
下载PDF
《中国丛报》与中国“经史子集”的译介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文雄 刘青 《现代语文》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提供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丛报》 “经史子集” 译介特征
下载PDF
《萨迦格言》蒙译史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格言》蒙译之于其域外传播和蒙古族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格言》 蒙译史 藏族格言诗 译介特征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汉译史考
8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0,共8页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阶段其汉译特征。藏族格言诗汉译历程与现代中国藏学研究发展历程一致,其汉译特征与藏族典籍汉译普遍特征也高度一致。藏族格言诗汉译活动既是长期以来藏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民族政策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牢铸进程的具体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 汉译史 译介特征 《萨迦格言》
下载PDF
国别区域史译介的历时考察——以“皮书”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明武 赵春龙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0,129,共6页
国别区域史研究历来与翻译联系密切,从翻译学视角对其进行历时考察能够梳理出我国国别区域史研究脉络,深化翻译学科如何对接国家现实需要的思考。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我国国别区域史的翻译活动,并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皮书&qu... 国别区域史研究历来与翻译联系密切,从翻译学视角对其进行历时考察能够梳理出我国国别区域史研究脉络,深化翻译学科如何对接国家现实需要的思考。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我国国别区域史的翻译活动,并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皮书"系列译著为中心,重点考察了其译介特征,分析了其对当时以及当下产生的重要意义与启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当前我国亟需深入认知沿线国家的具体面貌,国别区域史译介的全面梳理可为国家现实需要提供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区域史 翻译史 “皮书” 译介特征
原文传递
异域来世:《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概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筱颖 《译苑新谭》 2016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本文基于唐诗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四个阶段,对自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的所有的英语世界公开发行和出版的英文全译本进行一个完整的宏观历时描述,并逐一考证每个译本的母本,全面勾勒译本形式实现的《唐诗三百首》的英语世界传播地图,并分析... 本文基于唐诗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四个阶段,对自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的所有的英语世界公开发行和出版的英文全译本进行一个完整的宏观历时描述,并逐一考证每个译本的母本,全面勾勒译本形式实现的《唐诗三百首》的英语世界传播地图,并分析《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译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英文全译本 概述 译介特征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在中日的译介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库德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共6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发轫于20世纪上半期,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离不开早期的留日学生经由日语的转译活动,这些转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进程。另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发轫于20世纪上半期,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离不开早期的留日学生经由日语的转译活动,这些转译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进程。另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智慧,1945年以后,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日本开始回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不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研究,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日两国互译的成因、译介内容与特征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从翻译史学视角出发,探索这两个互逆方向的翻译活动,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译介 转译和回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译介特征和成因
原文传递
域外风景:王蒙作品在海外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静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87,共12页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王蒙作品的海外译介及其译介特征、王蒙作品的海外研究及其研究特点以及王蒙作品为何在海外受关注的原因等几方面展开探讨,试图系统全面地了解王蒙作品在海...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王蒙作品的海外译介及其译介特征、王蒙作品的海外研究及其研究特点以及王蒙作品为何在海外受关注的原因等几方面展开探讨,试图系统全面地了解王蒙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译本 译介特征 海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