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pa”汉语译名考
1
作者 林中泽 代国庆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39-63,共25页
11世纪中叶起,papa一词为罗马主教所独用。最早使用汉语“教化皇”指称罗马主教的是利玛窦。艾儒略开始用的是“教皇”,后来改用“教宗”,这很可能是出于一种政治考量。亲历过1616年南京事件的王丰肃,摄于政治压力,发明了“教化王”一词... 11世纪中叶起,papa一词为罗马主教所独用。最早使用汉语“教化皇”指称罗马主教的是利玛窦。艾儒略开始用的是“教皇”,后来改用“教宗”,这很可能是出于一种政治考量。亲历过1616年南京事件的王丰肃,摄于政治压力,发明了“教化王”一词,没料到该词为前清中国皇帝所喜爱,因此经常出现在康熙等人的正式涉外文件上。晚清和民国期间,“教化王”或“教王”一词被历史所淘汰,教界信徒多互换使用“教皇”和“教宗”两词。晚清时期,黄伯禄、马相伯排他性使用“教宗”,而李杕、法国教士樊国樑则排他性地使用“教皇”一词。在教廷与民国政府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法国的干扰,“教宗”一词因较少具有政治色彩而被教会上层人士青睐,从而对中国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仍有部分教会人士,以及教外学者采用“教皇”。相较之下,“教皇”一词更能精确地揭示出罗马主教的本来面目,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而较少感情色彩和意识形态偏见,因此是一个值得继续使用的历史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a 译名 教皇 教王 教宗
下载PDF
“大华语”视域下两岸三地外语影片中文译名比较研究
2
作者 金鑫 阳子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我们从大华语视域出发,选取两岸三地共计94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作为语料,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发现同属于华语“内圈”的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在外国影片译名的翻译上既存在差异又有着相似之处,受粤方言影响香港地区的电影译名... 我们从大华语视域出发,选取两岸三地共计94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作为语料,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发现同属于华语“内圈”的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在外国影片译名的翻译上既存在差异又有着相似之处,受粤方言影响香港地区的电影译名中存在使用方言词汇的情况。两岸三地外语电影译名既有直译,同时也会根据内容进行意译,受到共同语的影响,相当多的电影译名在用字用词、句法结构以表义方式上呈现出一定共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汉语文化的传承以及三地丰富的文化特色对影片译名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华语 两岸三地 影片译名
下载PDF
国产电影英文译名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3
作者 王瀛 《现代电影技术》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英文译名作为国产电影中文片名的并列题名,是电影片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电影档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优化英文译名的翻译质量,本文对2019年出品的500部国产影片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英文译名在语法、表达及重名等方面的三类常见... 英文译名作为国产电影中文片名的并列题名,是电影片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电影档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优化英文译名的翻译质量,本文对2019年出品的500部国产影片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英文译名在语法、表达及重名等方面的三类常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针对这三类问题提出利用专门软件和专业人员、重视片名翻译、借助网络数据库查重等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指明英文译名的战略意义,即应把英文译名打造成精品名片,为国产电影的海外之旅锦上添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档案 档案著录 国产电影 翻译 电影片名 英文译名
下载PDF
外国作家译名考辨及编辑出版的考量——以Louise Glück中译名为例
4
作者 姚翠丽 《出版参考》 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
外国作家译名的规范和统一,一直是翻译界、学术界与出版界关注的问题,然而出版物中同一人出现多个译名的情况依然很常见。本文以美国当代诺贝尔奖作家Louise Glück的几种中译名为例,结合该作家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分析这几种... 外国作家译名的规范和统一,一直是翻译界、学术界与出版界关注的问题,然而出版物中同一人出现多个译名的情况依然很常见。本文以美国当代诺贝尔奖作家Louise Glück的几种中译名为例,结合该作家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分析这几种译名的翻译理据及接受情况,并探讨译名统一的可行性办法和编辑出版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名规范 Louise Glück 译名 翻译理据 编辑出版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译论中译名问题的阶段性——从僧睿到朱自清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丹 蒋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4-17,33,共5页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最早有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之争,几乎与其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译名之争。历史上的译名之争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发展时期、高潮时期和成熟时期。本文拟从译名的统一、名实关...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最早有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之争,几乎与其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译名之争。历史上的译名之争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发展时期、高潮时期和成熟时期。本文拟从译名的统一、名实关系、方法和日译名等角度来梳理历史上各个阶段有关译名的讨论及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译名理论的特点,理清译名问题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译名 译名之名实 译名之法 译名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译名规范化问题探讨——基于知网数据(1999—2021)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智婉 王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6-113,共8页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名称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更替。名称的改变体现出学科内涵以汉语教学为内核,内涵范围持续扩大,包容性不断增强。然而,学科名称至今没有规范、统一的英...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名称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更替。名称的改变体现出学科内涵以汉语教学为内核,内涵范围持续扩大,包容性不断增强。然而,学科名称至今没有规范、统一的英文译名。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量化分析学科英文译名的使用情况,结合使用实际和本学科在不同时期的性质特点,探究目前学科译名存在的问题,探索贴合三个学科名称概念内涵的合理译名,并探讨译名规范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译名 规范化策略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近代中国译名赋义实践新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丽 魏向清 《中国科技术语》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 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过程涉及两套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和意义实践。文章采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细读和思辨,具体分析西方外来名词/术语在符号跨语实践中的赋义过程,即符号生成、符指过程、在汉语中获得合法身份,在此基础上描绘术语的运动轨迹模型,以期为中国近代译名实践的当代阐释提供新视角,并为外来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符指过程 译名赋义
下载PDF
分枝杆菌菌种中文译名专家共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瑞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20,共16页
分枝杆菌是一大类革兰氏阳性、杆状、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包含诸如结核分枝杆菌等很多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菌。2018年分枝杆菌分类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将分枝杆菌属拆分为分枝杆菌属及4个新的属。2018-2022年新鉴定出34个菌种。为使... 分枝杆菌是一大类革兰氏阳性、杆状、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包含诸如结核分枝杆菌等很多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菌。2018年分枝杆菌分类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将分枝杆菌属拆分为分枝杆菌属及4个新的属。2018-2022年新鉴定出34个菌种。为使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工作者及基础研究人员对照了解新命名的变化,同时也为99个尚无中文译名的菌种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及中国防痨协会人兽共患结核病专业分会组织业内专家,通过资料查询、专家研讨的方式,在既有中文译名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沿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分枝杆菌菌种中文译名的原则,对分枝杆菌菌种的中文译名进行了补充及更新,并形成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译名 命名法则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藏语新词术语的翻译与译名统一研究
9
作者 拉宗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9,162,共8页
新词术语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族语文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在民族地区准确学习、使用和推广。藏语新词术语的翻译和规范统一问题一直是全国涉藏州县乃至整个藏语翻译界... 新词术语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族语文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在民族地区准确学习、使用和推广。藏语新词术语的翻译和规范统一问题一直是全国涉藏州县乃至整个藏语翻译界长期面对的普遍性问题。如今,新词术语量大且面广,发展速度又快,与此同时,译名混乱和不统一问题也相继而出。因此,藏语新词术语的翻译规范和译名统一已经迫在眉睫,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持久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新词术语 翻译 译名统一
下载PDF
第十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发布
10
作者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4,共1页
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四批13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本次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均为与“双碳”经济相关的词条。本次选词主要来源于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 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四批13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本次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均为与“双碳”经济相关的词条。本次选词主要来源于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编著的《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由来自24所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合作完成,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和“双碳”经济有关的各领域科研和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词 中文译名 科研机构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 转型路径 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课题组 碳中和
下载PDF
日本常见的中国菜日译名中的音译词
11
作者 杨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82-87,共6页
随着中国菜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菜的相关词汇在日语中日渐丰富。尽管大部分中国菜日译名以意译的形式呈现,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常见中国菜的日译名源于直接音译。对40个常用中国菜日译名进行研究,基于其发音来源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其发音、... 随着中国菜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菜的相关词汇在日语中日渐丰富。尽管大部分中国菜日译名以意译的形式呈现,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常见中国菜的日译名源于直接音译。对40个常用中国菜日译名进行研究,基于其发音来源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其发音、词源等语言特征,以管窥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中国菜 译名 音译词
下载PDF
“社会工作”译名历史溯源与观念变迁
12
作者 吴子明 《社会工作》 2023年第3期63-72,106,107,共12页
中国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起源的具体时间尚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对“社会工作”译名在中文世界传播时段和使用领域的考辨,能够还原当时社会公众接触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 中国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起源的具体时间尚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对“社会工作”译名在中文世界传播时段和使用领域的考辨,能够还原当时社会公众接触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历史过程,为理解早期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不同于官方、学界及实务圈的民众视角。本文根据近代以来的报刊、图书等资料对“社会工作”译名进行历史溯源,发掘出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三点结论:一是“社会工作”中文译名最早由赴美留学生归国之后开始陆续在报刊上使用;二是“社会工作”译名在与留日派学者习惯使用的“社会事业”译名竞争下,曾一度丧失作为社会工作中文译名的主导性地位;三是中国社会工作学术界最终以“社会工作”作为social work对应翻译的正式中文译名。这些变迁的背后体现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社会”观念的历史性演变,尤其是国家能力的消长决定了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空间的有无和发挥功能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近代中国 译名溯源 观念变迁
下载PDF
Open Access中文译名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景娣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4-36,共3页
搜集统计了国内目前现有的“Open Access”中文译名,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对“Open Access”的中文译名进行了剖析,从科学性、通俗性、习惯性以及语义的准确性等方面说明了目前绝大多数“... 搜集统计了国内目前现有的“Open Access”中文译名,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对“Open Access”的中文译名进行了剖析,从科学性、通俗性、习惯性以及语义的准确性等方面说明了目前绝大多数“Open Access”中文译名的不妥之处,提出“Open Access”较适宜的中文译名应为“开放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Access开放访问 译名 翻译 ACCESS 中文译名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科学性 通俗性 习惯性
下载PDF
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与复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繁健 王真真 《学术探索》 2019年第8期138-144,共7页
茶源于中国、产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浓缩符号。然而,目前中国成品茶英译名漏洞颇多,策略单一,许多成品茶英译名采用音译策略,鲜少涉及与传播中国文化内涵,此谓之为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针对当前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窘状与文化失落,以跨... 茶源于中国、产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浓缩符号。然而,目前中国成品茶英译名漏洞颇多,策略单一,许多成品茶英译名采用音译策略,鲜少涉及与传播中国文化内涵,此谓之为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针对当前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窘状与文化失落,以跨文化形象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结合中西方成品茶英译名的相关文献,借鉴西方品牌茶叶商业语言策略,对中国成品茶英译名进行对读与批判,从而推导出其再译原则与解决方案,以此实现中国成品茶英译名之复乐,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重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茶名 译名失落 跨文化形象学 文化人类学 译名复乐
下载PDF
再谈prion的中译名,兼论“朊”字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克夷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第5期25-26,共2页
为了能给prion这一外文术语确切的中文译名,学术界多年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2008年4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生物学三个分支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协调会议上,prion的定名仍然是一个热点... 为了能给prion这一外文术语确切的中文译名,学术界多年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2008年4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生物学三个分支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协调会议上,prion的定名仍然是一个热点,观点分歧较大。笔者作为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在此再次阐述我们的观点,同时,对“朊”字进行申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ON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译名 细胞生物学 中文译名 分支学科 学术界
下载PDF
译名充分性、可接受性和译名再约定——以“democracy”为例
16
作者 魏望东 刘雪芹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20世纪以来,不断有人提议修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术语“democracy”在汉语文化语境下的相应表述,试图寻找出一个具有类似翻译充分性的准确译名。“民主”更为符合命(译)名流行“三原则”——经济原则、形象化原则和迎合大众心理原则,因而... 20世纪以来,不断有人提议修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术语“democracy”在汉语文化语境下的相应表述,试图寻找出一个具有类似翻译充分性的准确译名。“民主”更为符合命(译)名流行“三原则”——经济原则、形象化原则和迎合大众心理原则,因而接受程度高,受众面广,在现代中国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然而,流行译名不见得就不能改变,译名再约定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译名 充分性 可接受性 译名再约定
下载PDF
《水浒传》的外文译名
17
作者 张港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7-7,共1页
《水浒传》最早被译成外文本是1757年的日文译本,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年了。1872年——1873年香港出现了英文的林冲故事的节译,名为《一个英雄的故事》。1922年法文的前十二回译本名《中国的勇士们》。1924年德国鲁德尔斯贝格的德文译本,... 《水浒传》最早被译成外文本是1757年的日文译本,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年了。1872年——1873年香港出现了英文的林冲故事的节译,名为《一个英雄的故事》。1922年法文的前十二回译本名《中国的勇士们》。1924年德国鲁德尔斯贝格的德文译本,一本名为《圣洁的寺院》,节译的是杨雄与潘巧云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外文译名 英文译名 《水泊的叛逆者》 古代小说
下载PDF
基于用字共现频率统计的外国译名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阳 赵跃华 程显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2-366,共5页
为了减少分词的负面效果,提出了基于用字共现频率统计的外国译名自动识别方法。对译名的用字特征进行了统计,提出译名共现字串的概念,并由译名用字表与汉语常用字表得到了非译名用字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定义了译名的边界,在边界定义... 为了减少分词的负面效果,提出了基于用字共现频率统计的外国译名自动识别方法。对译名的用字特征进行了统计,提出译名共现字串的概念,并由译名用字表与汉语常用字表得到了非译名用字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定义了译名的边界,在边界定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分词错误的调整方法。对开放语料的测试结果表明,与最大词频分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译名识别中的准确率、召回率、F值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译名 分词 共现字串 频率统计 译名边界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蒙古族人名译名的自动识别研究
19
作者 贺慧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蒙古族人名译名的自动识别对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中文文本中自动识别蒙古族人名译名的算法。以蒙古族人名译名用字信息为基础,利用译名首尾字表、称谓词表和指界动词表对候选译名再定界,并针对译名特点采... 蒙古族人名译名的自动识别对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中文文本中自动识别蒙古族人名译名的算法。以蒙古族人名译名用字信息为基础,利用译名首尾字表、称谓词表和指界动词表对候选译名再定界,并针对译名特点采用译名音节串成词的优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召回率达到97.67%,正确率达到9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人名译名 译名自动识别 汉语分词 中文信息处理
下载PDF
科技术语译名的接受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宜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科技术语译名的规范化能否取得成效,最终还是要看接受者对译名的接受状况和使用状况,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术语译名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术语译名本身的因素、译者的因素和接受者的因素),从中得到启示,以指导术语译名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科技术语译名 译名的规范化 译者 接受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