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文化效应”研究视域下中西译学研究分野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崧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翻译研究话语体系植根于中西不同社会文化语境,受中西文化精神差异、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中西译学思想与译学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更能反映其差异性和共性。“翻译文化效应”研究即为翻... 翻译研究话语体系植根于中西不同社会文化语境,受中西文化精神差异、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中西译学思想与译学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更能反映其差异性和共性。“翻译文化效应”研究即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以该视角对中世纪西方《圣经》的翻译,中国佛经的翻译,中西方哲学、文学、科技应用文本的翻译和机器翻译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中西译学分野的宗教、哲学和科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文化效应” 中西译学研究 文化反思
下载PDF
近现代报刊翻译序跋文献及其译学研究价值
2
作者 管新福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86-100,共15页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中较为常见。近代以来,随着报刊媒介的勃兴,西方各类学说的翻译文献通过报刊发表,其中一些翻译家和学者以序跋的形式拟文,向读者介绍翻译对象、评价翻译文本、阐释自己的翻译见解及理论主张,涉及到...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中较为常见。近代以来,随着报刊媒介的勃兴,西方各类学说的翻译文献通过报刊发表,其中一些翻译家和学者以序跋的形式拟文,向读者介绍翻译对象、评价翻译文本、阐释自己的翻译见解及理论主张,涉及到翻译研究的方方面面,是梳理翻译史、构建翻译理论、进行翻译批评的重要文献史料,值得学界重视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报刊 序跋 译学研究价值
下载PDF
浅析翻译出版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会然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2年第3期182-185,208,共4页
翻译出版机构作为社会存在之实体,承载着翻译出版的各个环节,其出版、发行翻译出版物,在实现自身利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学研究。本文在对翻译出版机构各微观运作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考查翻译出版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一方... 翻译出版机构作为社会存在之实体,承载着翻译出版的各个环节,其出版、发行翻译出版物,在实现自身利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学研究。本文在对翻译出版机构各微观运作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考查翻译出版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一方面,翻译出版机构作为实体存在参与翻译过程,为译学研究提供素材,是译学研究所涵盖的内容;另一方面,翻译出版物本身是译学研究成果,为译学研究提供资料和参照,推动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机构 译学研究 作品 译学研究作品
下载PDF
西方译学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 被引量:12
4
作者 傅勇林 朱志瑜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译学研究 西方 术范式 思想 理论模式 范式重构 语言 规则体系 术共同体 研究传统
下载PDF
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思洁 张柏然 《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31-35,42,共6页
译学研究中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性意识的觉醒是译学界对全球化进程的有意回应。一种观点主张以中国传统译论精华为体 ,兼容西学理论来构建中国译学体系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以西方译论为坐标 ,通过对传统译论进行批判和消解来构建中国译... 译学研究中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性意识的觉醒是译学界对全球化进程的有意回应。一种观点主张以中国传统译论精华为体 ,兼容西学理论来构建中国译学体系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以西方译论为坐标 ,通过对传统译论进行批判和消解来构建中国译学体系。事实上 ,两种翻译观并无冲突 ,也不涉及力量对比 ;它们构成了逻辑上合理的悖论。这种悖论性正是创生中国译学体系的创造力之源。创生中国译学体系须对传统译论及西方译论进行双重超越。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抑或对其进行反省和批判 ,均为译学研究张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文化认同 民族性 二律背反 译学研究
下载PDF
中西学术汇通背景下的翻译理论研究——辜正坤先生译学研究理路略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孟凡君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9-53,共5页
本文从辜正坤先生的治学生涯和学识大略入手,对辜先生的译学研究理路进行探讨.旨在指出辜先生在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是个人禀赋和文化际会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译学研究 文化
下载PDF
当前中国译学研究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大伟 《上海翻译》 2001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探讨中国译学研究中的六个误区 :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科学”的定义强调系统性 ,而对规律性重视不够 ;对中国传统翻译标准估价过高 ;运用西方理论时搞术语堆砌 ;对规律性较强的微技巧研究不够重视 ;“特色派”与“共性派”
关键词 译学研究 西方 传统 微技巧
下载PDF
当代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视域扩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康宁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106-108,112,共4页
译学研究范式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译学流派的建立而不断发展演进,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向描写性研究转移,并成为目前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范式;范式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视城,当代译学研究已被置于跨文化的大背景下... 译学研究范式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译学流派的建立而不断发展演进,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向描写性研究转移,并成为目前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范式;范式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视城,当代译学研究已被置于跨文化的大背景下,转向文化研究;中国的译学研究在如此国际学术背景下,虽然尚有许多不足,但最近几年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研究 研究范式 研究视域
下载PDF
译学研究反思与本体回归——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简评 被引量:8
9
作者 向洪全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文化研究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这同时,有学者却注意到,目前的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翻译研究本题。因此,赵彦春提出,翻译研究须从文化派的注重边缘表征研究的方法。回归到对贯穿翻译始终的规律和制衡机制的研究... 文化研究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这同时,有学者却注意到,目前的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翻译研究本题。因此,赵彦春提出,翻译研究须从文化派的注重边缘表征研究的方法。回归到对贯穿翻译始终的规律和制衡机制的研究上来。这也即是归结主义的方法。在本书中,他还提出了翻译的两大原则,即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研究 反思 归结主义 本体 回归 赵彦春 《翻归结论》 书评 关联原则 趋同原则
下载PDF
浅析当代西方翻译学术语及其向中国译学研究的引入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当代西方翻译学术语是随着翻译学的建立和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的总体特征。其来源有二:一是借用其所跨学科的术语,二是在翻译研究中新创而成。引入西方译学术语对促进中国的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当代西方翻译学术语是随着翻译学的建立和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的总体特征。其来源有二:一是借用其所跨学科的术语,二是在翻译研究中新创而成。引入西方译学术语对促进中国的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引入过程中要对译学术语正确理解,避免误读,避免用中国传统的翻译观去理解和套译,所引入术语的译名应在中国译学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翻 术语 中国译学研究 引入
下载PDF
分层系统理论与译学研究:佐哈的贡献 被引量:6
11
作者 傅勇林 史文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佐哈提出"分层系统理论"将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研究范式而言,佐哈所采用的"分层系统理论"坚持认为"层次"(stratification)无处不在,文学功能也从不以紊乱无序的整体形式体现。他将文化史... 佐哈提出"分层系统理论"将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研究范式而言,佐哈所采用的"分层系统理论"坚持认为"层次"(stratification)无处不在,文学功能也从不以紊乱无序的整体形式体现。他将文化史的"普遍法则"引入译学研究,开始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观照实际译本,并着力强调翻译或译本在文学研究和文化进化的大语境之下所具有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归纳并建立一些新的"普遍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分层系统理论 范式 普遍法则
下载PDF
中国译学的回眸、反思、总结与展望——评《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辉 陶玉康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 张柏然 许钧 理论 诗歌翻 跨文化角度
下载PDF
我国译学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桂乾元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改革开放带来了各方面的繁荣。我国译界也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翻译工作的社会地位的蒸蒸日上,翻译研究工作不仅被排上了议事日程,而且从后台推到了前台。可以说,我国译界一致呼吁:要加强翻译研究工作。... 改革开放带来了各方面的繁荣。我国译界也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翻译工作的社会地位的蒸蒸日上,翻译研究工作不仅被排上了议事日程,而且从后台推到了前台。可以说,我国译界一致呼吁:要加强翻译研究工作。这是因为翻译事业要健康、迅速地发展,离不了翻译研究工作。本文想谈谈我国译学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研究 事业 理论研究 现状评述 中国翻 《中国翻 研究工作 本质 中国 “信达雅”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译学研究之回顾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辉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6,共5页
本文将近20年来我国译学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五大类:1.翻译学建设,2.翻译学理论研究,3.文化与翻译,4.文学与诗歌翻译,5.翻译与教学,并按年代顺序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展示该时期学者们对译学问题不同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翻译学研究的新成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重德 《出版科学》 2001年第3期78-78,共1页
十多年来,我读过中国出版的以翻译学命名的三本书籍:一本是张振玉著《翻译学概论》(1992),它主要讲了中国佛经,明清及清末民初之翻译及译论,比较粗略,未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研究最繁荣而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 十多年来,我读过中国出版的以翻译学命名的三本书籍:一本是张振玉著《翻译学概论》(1992),它主要讲了中国佛经,明清及清末民初之翻译及译论,比较粗略,未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研究最繁荣而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本是黄振定著《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1998),其特点是以哲学观点探讨翻译学的两论问题,研究比较深入;第三本是湖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9月出版的谭载喜著《翻译学》,它不仅是该书作者近二十年来对中西翻译史与中西翻译理论研究的结晶,同时是我国近二十年来译学研究成就的总结。可以说,它既总结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宝贵经验,又为新世纪我国译学建设提供了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译学研究 佛经 中国 教育出版社
下载PDF
英汉译学研究与翻译教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班荣学 赵荣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文章认为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翻译学理论对翻译教学更具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是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的合而为一,既是英汉翻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 文章认为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翻译学理论对翻译教学更具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是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的合而为一,既是英汉翻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并提出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统一术语确立科目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目理据 译学研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论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性基础 被引量:5
17
作者 喻锋平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2-37,共6页
探讨了译学研究古典经验范式、近代语言学范式和当代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中的理性观,指出不同时期的各种译学范式中都存在理性基础,应该辩证地看待翻译研究中的范式并存和转换问题。
关键词 译学研究 范式转换 理性
下载PDF
商务翻译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翁凤翔 翁静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商务英语在我国已经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当初的的三门课发展成为一个教育部认可的、与普通英语专业相提并论的新兴专业。然而,我国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尚不健全,一些学者对于商务英语的合法性仍存有疑虑,对于商务英语的专业优势认识不... 商务英语在我国已经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当初的的三门课发展成为一个教育部认可的、与普通英语专业相提并论的新兴专业。然而,我国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尚不健全,一些学者对于商务英语的合法性仍存有疑虑,对于商务英语的专业优势认识不到位,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有所困惑,等等。鉴于此,本刊邀请了几位商务英语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建设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译学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 英语专业 教育部 合法性 疑虑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译学研究的文化主体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凡君 《英语研究》 2013年第4期42-48,共7页
中国当代的译学研究理路,既不应与传统译学理路简单认同,也不应与西方译学理路盲目嫁接,而应在当代文化的立足点上,合理继承传统译学理路,灵活借鉴西方译学理路。换言之,在对中国传统译学理路的继承中,既应从传统文化语境中进行求同性... 中国当代的译学研究理路,既不应与传统译学理路简单认同,也不应与西方译学理路盲目嫁接,而应在当代文化的立足点上,合理继承传统译学理路,灵活借鉴西方译学理路。换言之,在对中国传统译学理路的继承中,既应从传统文化语境中进行求同性阐释以求其真,也应从现代文化的语境下进行求异性甄别以致其用;在对西方译学理路的借鉴上,既应从西方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求同性解读以洞其微,也应从中国当代文化的语境下进行求异性参证以尽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研究 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勇林 曾江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1-84,88,共5页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 ,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 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从而导致...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 ,译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得以长足发展 ,但其学科雏形却滥觞于 70年代。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理论滋养和比利时、荷兰与捷克学者的贡献 ,西方当代译学研究得以进行其文化整合范式的早期探索 ,从而导致了译学知识的层累叠加 ,也为译学范式的历史变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但早期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译学文本的实证研究、翻译过程的描写以及文学翻译本身 ,而跨学科合作与跨文化视野以及文化转向 ,则有待于 80年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译学研究 文化整合范式 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