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7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识解视域下李煜词作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1
作者 李敏 杜小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 译者主体性在词作翻译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受客观主义翻译观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知识解理论为从认知层面阐释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该理论,借助自建的许渊冲译本和Daniel Bryant译本小型语料库,从聚焦、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探究李煜词作不同英译本的共异性及其背后潜隐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除文化背景等因素外,不同识解方式是造成译者选择不同译语对译文进行编码的隐性主因。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李煜词作的英译研究,也为读者理解不同译本背后的认知理据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作 识解理论 译者主体性 认知翻译研究
下载PDF
文学视野下小说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2
作者 郝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分析了国外对于中文小说文本翻译选择的渠道和社会心态,较为详尽地解析了文学视野下小说英译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探查译者主体性构建轨迹、定位和体现,说明小说英译过程中译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更加宽... 分析了国外对于中文小说文本翻译选择的渠道和社会心态,较为详尽地解析了文学视野下小说英译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探查译者主体性构建轨迹、定位和体现,说明小说英译过程中译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更加宽广的中文小说译介道路,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探索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英译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影响
3
作者 杨帆 柏茜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3期165-169,共5页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传达作者原意的过程,导致译者个人的主体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话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众多翻译...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是连接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传达作者原意的过程,导致译者个人的主体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译者主体性话题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众多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表达,都能明显感受到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主要支持。该文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影响。随着主体性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译者作为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译者的主体性给文学作品翻译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使得翻译作品更具活力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翻译 文学翻译 主动性 被动性
下载PDF
阐释学翻译理论下斋林•旺多《西藏风土志》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4
作者 乔现荣 罗紫薇 刘杨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310-318,共9页
藏族文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是中国文学重要的一部分,而译者在藏族文学全面真实的对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比赤列曲扎《西藏风土志》原作和斋林•旺多的英译本,结合阐释学翻译理论,从译前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等方... 藏族文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是中国文学重要的一部分,而译者在藏族文学全面真实的对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比赤列曲扎《西藏风土志》原作和斋林•旺多的英译本,结合阐释学翻译理论,从译前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分析了斋林•旺多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西藏风土志》特有的语言元素、藏族民风习俗和时代特性,通过斋林•旺多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英译本中得到了充分阐释,同时也拓宽了民族文学对外传播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翻译理论 民族文学对外传播
下载PDF
超前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续西行漫记》复社中译本为例
5
作者 王祥兵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超前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出现在历史特殊时期,目前尚未发现对该翻译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由于特殊的时代语境和政治语境,抗战时期外国记者红区报道的翻译出现了不少超前翻译的译本,《续西行漫记》复社中译本就是典型的超... 超前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出现在历史特殊时期,目前尚未发现对该翻译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由于特殊的时代语境和政治语境,抗战时期外国记者红区报道的翻译出现了不少超前翻译的译本,《续西行漫记》复社中译本就是典型的超前翻译。《续西行漫记》是抗战时期外国记者红区报道的代表作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原文本及中译本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各类形象的建构及宣传上,对译本的本体研究尚未引起关注。在抗战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续西行漫记》复社中译本体现了鲜明的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和为实现译者特定的文化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上。“超前翻译”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翻译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西行漫记》复社中译本 超前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的解读沿革
6
作者 夏佳 王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却总是被忽略。在阐释学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基于此,以阐释学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和斯坦纳的主要思想为理...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却总是被忽略。在阐释学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基于此,以阐释学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和斯坦纳的主要思想为理论发展脉络,分析阐释学框架下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解读。研究发现:施莱尔马赫首先看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伽达默尔和斯坦纳则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描绘了译者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 施莱尔马赫 伽达默尔 斯坦纳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域下的元杂剧译者主体性研究——以《窦娥冤》为例
7
作者 郭洁 董晓波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作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窦娥冤》以引人深思的主题思想和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吸引了译者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在《窦娥冤》英译过程中,译者们在遵循翻译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性,从而带给不同时期的读者不同的... 作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窦娥冤》以引人深思的主题思想和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吸引了译者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在《窦娥冤》英译过程中,译者们在遵循翻译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性,从而带给不同时期的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窦娥冤》三个英译本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识与再现之异同,以期对元杂剧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译者主体性 元杂剧 《窦娥冤》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阐释——以严译《穆勒名学》为例
8
作者 林捷帆 林丽玲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知识翻译学聚焦翻译在知识转化中的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清末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局,尝试通过翻译引进西方知识,以启迪心智,救国救民。其中,严复的翻译起到了知识建构的作用,推动了我国近代逻... 知识翻译学聚焦翻译在知识转化中的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清末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局,尝试通过翻译引进西方知识,以启迪心智,救国救民。其中,严复的翻译起到了知识建构的作用,推动了我国近代逻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学科门类的细化与分野做出有益探索。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一书是译介和传播西方逻辑学知识的典型,此书翻译过程中,严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重构者和传播者,积极地在整个知识生产和传播链条中发挥其能动性,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译者主体性 知识建构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9
作者 姜秋瑾 李硕 刘雪莲 《新丝路》 2024年第20期0120-0122,共3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中国政治文献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运用跨学科知识,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中国政治文献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运用跨学科知识,在保持原文意境和文化负载词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个人经验、文化认知和语言技巧等,采取恰当的英译策略,以及如何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处理,以实现文化负载词中政治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跨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文化负载词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西厢记》英译中延异研究
10
作者 李晓慧 许宗瑞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5,115,共5页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对比《西厢记》奚如谷和伊维德合译本与许渊冲英译本,研究译者主体性差异带来的译本正文本与副文本延异成为《西厢记》译介中延异两个最显著表征。一方面,译者主体性差异使得不同译者选择不同底本,不同底本差...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对比《西厢记》奚如谷和伊维德合译本与许渊冲英译本,研究译者主体性差异带来的译本正文本与副文本延异成为《西厢记》译介中延异两个最显著表征。一方面,译者主体性差异使得不同译者选择不同底本,不同底本差异又产生译本正文间延异,生成风格各异的译本,使目标语读者领略时代变迁中各底本不同侧重点。另一方面,译者主体性差异使得不同译者建构不同副文本,形成不同译本副文本间延异,多维度建构译本在目标语中的文化语境。因此,译者主体性带来的中国传统戏剧译本延异与副文本间延异拓宽了原文本生命,拓展读者互文性记忆,丰富了目标语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延异 中国传统戏剧译介 《西厢记》英译
下载PDF
中共党史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表征、内涵与规限——以“抗日”相关语汇英译文的历时演变为例
11
作者 王晶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文章聚焦中共党史著作中“抗日”相关语汇英译文的历时演变,深入阐析相关语汇英译文历时演变背后的社会动因,借鉴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尝试探究英译文历时演变中译者主体性的表征、内涵与规限。研究发现,中共党史核心语汇英... 文章聚焦中共党史著作中“抗日”相关语汇英译文的历时演变,深入阐析相关语汇英译文历时演变背后的社会动因,借鉴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尝试探究英译文历时演变中译者主体性的表征、内涵与规限。研究发现,中共党史核心语汇英译文的历时演变是国家翻译机构译者因应社会历史语境变迁的必然选择,是彰显译者主体性的自然结果。中共党史英译中,译者能动性是译者的标记状态,译者受动性是译者的默认状态,理解的历史性为译者发挥能动性提供哲学理据,文本的确定性则为译者的能动性施加规限,构成译者的受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英译 “抗日”相关语汇译文 译者主体性 译者受动性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东方医学科学》英译研究
12
作者 刘欣怡 柯玉莲 毛和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某种程度上,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是其在全世界传播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中医药在美传播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谭富园的著作《东方医学科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 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某种程度上,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是其在全世界传播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中医药在美传播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谭富园的著作《东方医学科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译者主体性的三个层面即译者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再现该书的编译情况,并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当下中医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东方医学科学》 中医翻译 国际传播 美国
下载PDF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视角下傅东华译者主体性研究
13
作者 陈一琦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966-971,共6页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傅东华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为研...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傅东华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傅东华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对个人翻译立场的表述,与其翻译《红字》时实际表现出的翻译冲动,发现其所述与所为矛盾之处在于归化立场与异化冲动的不同,译者的主体性在个人选择和历史演进的交缠互动中逐渐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东华 译者主体性 翻译立场 翻译冲动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A Psalm of Life的三个中译本对比赏析——以威妥玛、杨德豫、穆旦的译本为例
14
作者 剡境灿 《新丝路》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A?Pslam?of?Life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名篇,全诗共9节,36行。文章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对朗费罗的A?Psalm?of? Life进行赏析,并选取威妥玛、杨德豫和穆旦三位译者的中译本,从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格律三方面... A?Pslam?of?Life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名篇,全诗共9节,36行。文章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对朗费罗的A?Psalm?of? Life进行赏析,并选取威妥玛、杨德豫和穆旦三位译者的中译本,从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格律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不同译本在翻译过程中、读者意识和译入语文化意识层面译者主体性作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Pslam of Life 译者主体性 译本对比 翻译过程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探析——以《阿Q正传》社会文化负载词为例
15
作者 杨佳渝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常面临语义空缺现象,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相较其它类型词汇而言更依靠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进行应对。本文基于《阿Q正传》两个主流译本,进行社会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对比,探析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面临...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常面临语义空缺现象,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相较其它类型词汇而言更依靠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进行应对。本文基于《阿Q正传》两个主流译本,进行社会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对比,探析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面临翻译难点的主体性发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文化“走出去”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级差资源“更”的重构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本为例
16
作者 孙成志 史洪煜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94-106,129,共14页
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重构,集中彰显了译者的翻译立场。本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日对译文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级差资源“更”在中央文献日译过程中的重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成因... 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重构,集中彰显了译者的翻译立场。本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日对译文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级差资源“更”在中央文献日译过程中的重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级差资源的跨语际重构在三卷中呈现出一定的历时一致性,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的“强度”时,译者更倾向于采用零翻译,以合译、扩大语言单位等方式重构级差资源;而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量度”时,译者通常选择对应翻译,保留原文的级差资源。同时,译者在不同语势功能下,受语言单位、句式等客观受动性制约,适时调整翻译方式;在维护国家形象、增强意识形态意义表征等社会语境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构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以此增进目标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度,提升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级差资源“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央文献翻译 跨语际重构
下载PDF
基于ChatGPT为辅助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探究——以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翻译实践为例
17
作者 周振南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382-388,共7页
有关机器辅助翻译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ChatGPT相较于传统人工智能有了长足进步。为了实现人机交互翻译模式,将与译者主体性结合起来辩证统一,对使用ChatGPT为辅助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再从语言、词汇和句式这三方面对范例文本... 有关机器辅助翻译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ChatGPT相较于传统人工智能有了长足进步。为了实现人机交互翻译模式,将与译者主体性结合起来辩证统一,对使用ChatGPT为辅助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再从语言、词汇和句式这三方面对范例文本《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ChatGPT在文学翻译方面的准度和精度,以及译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在新人工智能时代,译者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翻译工具,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来适应当今翻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译者主体性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呼兰河传》葛浩文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18
作者 宋雨琪 臧学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3-7,共5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学翻译对译者素养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在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呼兰河传》葛浩文英译本进行...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学翻译对译者素养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在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呼兰河传》葛浩文英译本进行考察,分析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其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主动性、受动性和目的性,指出译者双语能力、翻译目的以及外部环境和目标读者接受度对译者翻译策略产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呼兰河传》 葛浩文英译本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逍遥游》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研究
19
作者 徐向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对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译介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究译者对于原文本的选择、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对比分... 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对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译介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究译者对于原文本的选择、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对比分析任博克(Brook Zipron)、林语堂和汪榕培三位译者的《逍遥游》英译本,发现不同译者因其文化教育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在词汇选择、句子理解、篇章衔接这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希望通过探究不同译者在翻译中发挥的译者主体作用为中国传统典籍英译的译者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典籍翻译 《逍遥游》 任博克 林语堂 汪榕培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两个维译文的对比分析
20
作者 买买提尼牙孜·托科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作为翻译实践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翻译目的。从理解原文到表述译文、从选用翻译策略到译文选词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问题对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具... 作为翻译实践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翻译目的。从理解原文到表述译文、从选用翻译策略到译文选词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问题对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政治文献。该文选取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两篇维译文,结合政治文献翻译的特点,从原文理解、翻译策略和方法及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这两篇维译文中的具体体现,旨在为今后政治文献维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政治文献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语言风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