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互动的一个范例——《诗人眼中的画家》译者序言
1
作者 马永波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绘画和诗歌,历来就有“姊妹艺术”之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和竞争,人们曾有过大量的论述。且不说中国古典文论中历来所讲究的诗画一体的同源关系,在西方,贺拉斯亦曾有名言“诗歌像一幅画”,这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分析和追溯的一份遗产,它... 绘画和诗歌,历来就有“姊妹艺术”之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和竞争,人们曾有过大量的论述。且不说中国古典文论中历来所讲究的诗画一体的同源关系,在西方,贺拉斯亦曾有名言“诗歌像一幅画”,这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分析和追溯的一份遗产,它的哲学和理论源头是把经验看作理念的“形象”,把自然看作要去解释的神圣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 贺拉斯 姊妹艺术 诗画一体 同源关系 一幅画 理论源头 译者序言
下载PDF
19世纪4部《大清律例》法文译本译者序言
2
作者 +3 位作者 王春荣(译) 孙雅文(校) 《南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5期155-166,共12页
《大清律例》自1810年被英国汉学家及时任英属东印度公司广州特选委员会成员的小斯当东爵士(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译成英文在欧洲出版后,四部法文译本也相继于19世纪问世。1812年,勒努阿尔侯爵率先把小斯当东的英译本转译成法文;... 《大清律例》自1810年被英国汉学家及时任英属东印度公司广州特选委员会成员的小斯当东爵士(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译成英文在欧洲出版后,四部法文译本也相继于19世纪问世。1812年,勒努阿尔侯爵率先把小斯当东的英译本转译成法文;1865年,加布里埃尔·奥巴雷中校把当时越南阮朝效仿《大清律例》所撰的《皇越律例》(欧洲人称之为《安南法典》)首次从中文原著译成法文,它是法国在殖民安南初期对安南乃至中国法律的首次窥探;1876年,霍道生上尉重译《安南法典》,该法译本以其译文和内容的完整性而闻名;1891年,来华耶稣会士鲍来思神父基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等书籍编译了一本给传教士用的手册,取名为《大清律例便览》。现把这4部译著的译者序言译成中文,以此展示19世纪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法律观。为便于读者理解,对文中相关术语、词条及文本考证以脚注形式作补充说明,脚注皆为译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法文译本 译者序言 《安南法典》、中国法
下载PDF
通天塔里的舞蹈——论译者序言中的译者主体性
3
作者 成立 陈达 《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I0169-I0169,I0172,共2页
译者序言作为文本翻译的一部分,既是译者对原文本背景的介绍,又是对翻译理论研究进行集中探讨的场所,在译本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译者身份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译者序言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对提高译本的理解有... 译者序言作为文本翻译的一部分,既是译者对原文本背景的介绍,又是对翻译理论研究进行集中探讨的场所,在译本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译者身份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译者序言探讨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对提高译本的理解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序言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一千零一夜》之译者主体性研究
4
作者 马祯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该研究对清末民初一直到当代《一千零一夜》众多译本中有代表性的译本做了历时性描述,围绕周桂笙、周作人、奚若、纳训、郅溥浩译者们的译本序言做了一一介...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该研究对清末民初一直到当代《一千零一夜》众多译本中有代表性的译本做了历时性描述,围绕周桂笙、周作人、奚若、纳训、郅溥浩译者们的译本序言做了一一介绍与讨论,借由译序比较可靠的文字材料考察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对原作的选取、对原作的评价、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读者意识和文化身份等方面的表现,不仅弥补了国内翻译研究领域对《一千零一夜》译者序言的缺失,而且对丰富和发展《一千零一夜》文学经典具有开创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译者序言 历时性描述 文学经典
下载PDF
译序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炜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在当代翻译研究中,注重描写性研究、译者身份的凸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已渐成趋势。出版物的译者序言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却长期为人们所忽略。本文着重论述了译序的重要性,并就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译者序言 译者主体性 翻译技巧 逻辑推理
下载PDF
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敏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7,共8页
汉学家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论及汉学家的具体翻译策略,鲜有学者探讨汉学家的研究与其翻译的关系,而从整体、宏观角度审视汉学家的研究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准确、全面、理性评判汉学... 汉学家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论及汉学家的具体翻译策略,鲜有学者探讨汉学家的研究与其翻译的关系,而从整体、宏观角度审视汉学家的研究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准确、全面、理性评判汉学家译介活动的基础。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出版的三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本/文集,以描写的方法呈现并分析文本选材、译者前言和序言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三大方面,探究金介甫作为汉学家兼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治学方法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译本选材的广度和多样反映了汉学家纵览全局的研究视野,前言和序言中的独特关注点是史学家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的展示,具体的翻译方法则体现出研究者严谨周密、知识点必究的治学方法,其学术型厚译文本的策略凸显了翻译创造知识的功能。深入研究金介甫在沈从文译介领域的贡献可以为研究汉学家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金介甫 沈从文 译本选材 译者序言/前言 厚译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哲学》德文版序
7
作者 朱志荣 季资朝(译) 林小发(校) 《中国美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92-294,共3页
朱志荣著《中国艺术哲学》第一版1997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重印一次;201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第二版,2013年重印一次。瑞士翻译家Eva Lüdi Kong(中文名林小发)将该书译成德文,2020年由德国LIT出版社出版发行。... 朱志荣著《中国艺术哲学》第一版1997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重印一次;201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第二版,2013年重印一次。瑞士翻译家Eva Lüdi Kong(中文名林小发)将该书译成德文,2020年由德国LIT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刊出原作者朱志荣的德文版序言和林小发译者序言,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朱志荣 林小发 译者序言 德文版 《中国艺术哲学》 中文名 翻译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