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如何存在?——论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方式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君伟 姚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4,共6页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创造,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附庸,译作是原作的后起生命,因此,译者地位提高了,同时,责任也相应变得更重大。在此背景下,译者理应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身份。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有赖于多种途径及其结合... 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创造,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附庸,译作是原作的后起生命,因此,译者地位提高了,同时,责任也相应变得更重大。在此背景下,译者理应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身份。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有赖于多种途径及其结合。初步说来,它们起码包括源文本的选择、译本中的创造、译本序跋的写作、译注和评论。通过以上途径,译者或可建构起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源文本选择 创造性叛逆 译本序跋 译注 评论
下载PDF
红色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译者文化身份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茂玲 陈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12,共4页
红色旅游文化是中国革命传统的精华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既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所集聚的精神文化,也有纪念地、标志物等物质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的推广,是历史、现实和社会的要求。红色旅游文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文本内含的民... 红色旅游文化是中国革命传统的精华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既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所集聚的精神文化,也有纪念地、标志物等物质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的推广,是历史、现实和社会的要求。红色旅游文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文本内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习俗,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把握将红色文化展示给西方社会和世界的机会。译者要在红色旅游翻译文本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使红色旅游文化能靠近目的语读者,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红色旅游 文本翻译 关联理论
下载PDF
从英译《浮生六记》解读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彦仕 《经济师》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自诩为"一捆矛盾"的林语堂的身份是极其特殊的,他独特的文化身份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他以西方人的眼光来审视东方文化,而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主要从... 自诩为"一捆矛盾"的林语堂的身份是极其特殊的,他独特的文化身份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他以西方人的眼光来审视东方文化,而译者文化身份的建构主要从其译本中得以体现。文章从林语堂的英译《浮生六记》反观其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与多样性,探析如何通过文本翻译来合理地建构他的译者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林语堂 英译《浮生六记》
下载PDF
谈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操纵——以莫言《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越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1-33,共3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而译者文化身份及翻译的操纵理论也逐渐为译学界所热议。通过对莫言短篇小说《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的研究,探讨了葛浩文文化身份在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方面对《爱情故事》英译的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而译者文化身份及翻译的操纵理论也逐渐为译学界所热议。通过对莫言短篇小说《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的研究,探讨了葛浩文文化身份在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方面对《爱情故事》英译的操纵。评析翻译优劣不可仅拘泥于文本研究,只有综合考虑隐藏在翻译背后的各种因素,才能使翻译研究更加全面完善,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翻译操纵理论 莫言 葛浩文 《爱情故事》英译本
下载PDF
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与翻译策略的生态杂合——兼评许渊冲对昆明《大观楼长联》的翻译 被引量:5
5
作者 程福干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译者主观上的文化态度直接影响到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译者文化态度本身固有的多歧性往往导致译者做出能动的适应与选择,实施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同时,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与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论形成契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生态... 译者主观上的文化态度直接影响到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译者文化态度本身固有的多歧性往往导致译者做出能动的适应与选择,实施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同时,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与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论形成契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生态杂合的翻译策略来取代一味的归化或异化。通过例析许渊冲对《大观楼长联》翻译,可以很好地说明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促成了翻译策略的生态杂合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态度 多歧性 翻译策略 生态杂合
下载PDF
典籍翻译中译者文化意图与译作文化取向的差异——以辜鸿铭《论语》英译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明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体现了译者文化意图与译作本身的文化取向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以往的译作批评对这一差异有所忽略,并存在以译者文化意图代替译作文化取向的疏漏。典籍外译的评价,既不能完全忽略译者的文化意图,更重要的是考...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体现了译者文化意图与译作本身的文化取向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以往的译作批评对这一差异有所忽略,并存在以译者文化意图代替译作文化取向的疏漏。典籍外译的评价,既不能完全忽略译者的文化意图,更重要的是考察译作的文化取向,才可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意图 译作文化取向 典籍外译 评价
下载PDF
后殖民翻译研究视域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以杨宪益译《前赤壁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延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83-89,共7页
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角度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一大热点。后殖民翻译研究视域下,译者的文化身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主观倾向,对译者翻译策略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剖析杨宪益译苏轼《前赤壁赋》,拟验证剖析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研究 译者文化身份 翻译策略 《前赤壁赋》
下载PDF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以《关雎》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珠 贾爱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1-123,共3页
选取《关雎》的三个英译本,其译者阿瑟·韦利、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是三位文化身份各不相同的译者。通过对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发现作为久居英国的犹太译者,韦利忠实于原诗的字面意义,偶有改动,以照顾西方读者的阅读感受;作为中西文... 选取《关雎》的三个英译本,其译者阿瑟·韦利、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是三位文化身份各不相同的译者。通过对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发现作为久居英国的犹太译者,韦利忠实于原诗的字面意义,偶有改动,以照顾西方读者的阅读感受;作为中西文化杂糅者,杨宪益夫妇用直白易懂的语言详尽阐释原文的思想和内涵;作为典型的民族文化认同者和爱国者,许渊冲更注重原诗风格和内涵在译文中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关雎》 阿瑟·韦利 杨宪益和戴乃迭 许渊冲
下载PDF
从译者文化观看翻译文本的选择——以林语堂《浮生六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燕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浮生六记》为例,具体从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和谐"的美学思想,追求本真和快乐的人生哲学,田园化的理想生活模式等方面探讨译者的文化观和翻译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契合点,分析林语堂选择浮生六记为翻译文本之必然性。
关键词 译者文化 翻译文本选择 《浮生六记》 必然性
下载PDF
权力与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轶前 莫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34-136,140,共4页
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译者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权力的角度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会发现权力和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权力决定着译者文化身份构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译者的文化身份又借助翻译反作用于... 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译者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权力的角度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会发现权力和译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权力决定着译者文化身份构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译者的文化身份又借助翻译反作用于权力。此项研究意在唤醒人们构建文化身份的意识,以促进文化更好的交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译者文化身份 构建 翻译 影响
下载PDF
译者文化态度对文化翻译的影响
11
作者 樊正莉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4期129-13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在呈直线发展,也正是因为经济上的发展迅速,所以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该文通过对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活动、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以及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在呈直线发展,也正是因为经济上的发展迅速,所以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该文通过对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活动、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以及文化和翻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译者文化态度对文化翻译的具体影响,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或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态度 文化翻译 影响
下载PDF
欧盟跨文化能力与翻译能力的交叉研究:构想、实施和启示
12
作者 熊伟 《法国研究》 2024年第3期22-34,共13页
欧盟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联盟。文化的多元性和语言的多样性使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欧盟的重要议题。欧盟发起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确立项目(INCA)、欧洲翻译硕士项目(EMT)以及提升译者跨文化能力项目(PICT),体现了欧... 欧盟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联盟。文化的多元性和语言的多样性使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欧盟的重要议题。欧盟发起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确立项目(INCA)、欧洲翻译硕士项目(EMT)以及提升译者跨文化能力项目(PICT),体现了欧盟将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相结合的构想和举措。对这些项目进行整体性考察,梳理各自的理念、内涵、方法及其相互关联,并进行客观评价和反思,能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的高端翻译人才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文化能力 翻译能力 译者文化能力
下载PDF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晓禅 李淑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译者文化主体性 制约性
下载PDF
《论语》中的“华夷之辨”及译者文化身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巍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本文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探讨《论语》中的中国中心主义及其英译。通过比较理雅各、韦利、辜鸿铭、林茂荪和刘殿爵对"华夷之辨"思想的不同译法,笔者发现:民族身份对中国中心主义的不同翻译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译者文化身份的... 本文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探讨《论语》中的中国中心主义及其英译。通过比较理雅各、韦利、辜鸿铭、林茂荪和刘殿爵对"华夷之辨"思想的不同译法,笔者发现:民族身份对中国中心主义的不同翻译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译者文化身份的个性化差异,具体影响的方式又十分复杂,很难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去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华夷之辨 中国中心主义 译者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建构——兼谈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
15
作者 刘彦仕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5,共6页
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对某一特定民族或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给予适当的和客观的关注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译者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桥头堡,其文化身份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翻译为视角,从个体性、民族性和全球性层面,结合个例考... 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对某一特定民族或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给予适当的和客观的关注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译者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桥头堡,其文化身份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翻译为视角,从个体性、民族性和全球性层面,结合个例考察分析了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位与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语境 个体性 民族性 全球性
原文传递
谈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及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16
作者 施秀川 《才智》 2018年第11期179-180,共2页
在翻译活动当中,译者作为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参与者,也可以说是决策者。译者文化态度直接影响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自我定位,与此同时,对译者文本阐释以及翻译策略等均由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阐述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基础上,... 在翻译活动当中,译者作为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参与者,也可以说是决策者。译者文化态度直接影响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自我定位,与此同时,对译者文本阐释以及翻译策略等均由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阐述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基础上,探讨了译者文化态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态度 多歧性 翻译过程 影响
原文传递
译者的杂糅文化身份在文学翻译中的建构——兼评林语堂译作《记旧历除夕》
17
作者 陈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75-78,共4页
林语堂的杂糅译者文化身份,融汇了深厚的汉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的族裔散居者文化身份,他的翻译也受到两种不同文化身份的影响。杂糅的译者文化身份,促使他在翻译《记旧历除夕》等文学作品时能采用多种多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直译和异化... 林语堂的杂糅译者文化身份,融汇了深厚的汉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的族裔散居者文化身份,他的翻译也受到两种不同文化身份的影响。杂糅的译者文化身份,促使他在翻译《记旧历除夕》等文学作品时能采用多种多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直译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方法彰显和建构其汉民族文化身份,以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方法彰显和建构其族裔散居者文化身份,林语堂以其生动灵活、务实有效的翻译成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文化身份 汉民族 族裔散居者 直译 异化 意译 归化
下载PDF
文化态度的多歧性与译者的适应和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伟 任静生 《普洱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6-67,共2页
译者的文化态度会对其翻译时所选择的翻译方法造成一定影响,而文化态度的多岐性会让译者在翻译时有更多的选择,让可选择的翻译策略变得更加丰富。译者文化态度的多岐性与译者的中心论互相辉映,译者在翻译中能够以丰富多变的翻译策略来... 译者的文化态度会对其翻译时所选择的翻译方法造成一定影响,而文化态度的多岐性会让译者在翻译时有更多的选择,让可选择的翻译策略变得更加丰富。译者文化态度的多岐性与译者的中心论互相辉映,译者在翻译中能够以丰富多变的翻译策略来代替一成不变或者是过度异化的翻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态度 译者文化 文化态度的多岐性
下载PDF
流散中的定位——刍议华裔美国作家文化译者身份及其汉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琦 周文革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结合流散写作的特点,从华裔美国作家的特殊文化身份和写作特点入手,借用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的诸多视角,主要探讨了华裔流散作家在双重文化语境下的特殊译者身份、在文化翻译中对"中国形象"误读、改写的不可避免性,以及随之而来... 结合流散写作的特点,从华裔美国作家的特殊文化身份和写作特点入手,借用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的诸多视角,主要探讨了华裔流散作家在双重文化语境下的特殊译者身份、在文化翻译中对"中国形象"误读、改写的不可避免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东方主义倾向,同时也聚焦中国译者所面临的种种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流散写作 翻译 文化译者 东方主义
下载PDF
旅游文本翻译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以新疆旅游文本英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佳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X期57-58,共2页
本文探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的文化复杂性和译者在原文理解,语言层面的转换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的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通过列举新疆旅游文本英译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其中的客观制约因素,从而论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本文探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的文化复杂性和译者在原文理解,语言层面的转换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的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通过列举新疆旅游文本英译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其中的客观制约因素,从而论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以及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本翻译 译者主体性 译者文化主体性 制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