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至晚清译者的构成变化及其缘由探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敏 贺爱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本文梳理了明末至晚清在华译者的构成变化,发现在这一历史时段在华译者构成呈现出从"中少西多"到"中多西少"的动态分布规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明末时期西方文化对我国并未形成冲击,中国对译者的需... 本文梳理了明末至晚清在华译者的构成变化,发现在这一历史时段在华译者构成呈现出从"中少西多"到"中多西少"的动态分布规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明末时期西方文化对我国并未形成冲击,中国对译者的需求相对较少;(2)自古以来的"夷夏"思想和统治者对译者的猜疑导致我国译者地位低下;(3)当时来华传教士大多实行"科技传教"的策略,以翻译为手段和媒介进行传教,从而充当了译者的角色,构成了明末时期的译者主体。然而时至晚清,译者地位提升,传教士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中国政府在翻译人才培养上实行了各种有效措施,使得学习西方、培养本土译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方译者数量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的动态分布 本土译者 外国传教士译者 社会文化缘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