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尔登湖》译海拾贝——岁月的足迹,译者的痕迹?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巳英 李靖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61-68,共8页
笔者曾撰文《外国文学翻译体例的时代演变:基于<瓦尔登湖>不同译本的比较》,对比《瓦尔登湖》在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的代表性译本,发现这一时期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在归化、异化趋势上有清晰的岁月足迹可循,暗合多元系统论。而... 笔者曾撰文《外国文学翻译体例的时代演变:基于<瓦尔登湖>不同译本的比较》,对比《瓦尔登湖》在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的代表性译本,发现这一时期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在归化、异化趋势上有清晰的岁月足迹可循,暗合多元系统论。而该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方面对比以上译本后发现,正文并没有在归化、异化方面呈现一定趋势,岁月的足迹并非清晰可见,相比之下,译者的痕迹似乎更为明显,不符合基于多元系统论的推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对目标读者以及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三位译者都有清晰的认识,有意勾勒出译本框架,采用一定的体例,试图达到预期目的,因而在体例上岁月的足迹清晰可循。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难以摆脱各种主体因素的影响,如译者的身份、个人性情、文化背景及成长环境等,难免偏离预设轨迹,给译文烙上深深的译者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岁月的足迹 译者的痕迹 归化 异化 多元系统论
下载PDF
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留下的痕迹——以《第22条军规》中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文章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从译者的语言风格和自由度两方面对《第22条军规》中译者的痕迹进行考察,证明译者的痕迹是客观存在的,并试图分析其“显形”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研究者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要... 文章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从译者的语言风格和自由度两方面对《第22条军规》中译者的痕迹进行考察,证明译者的痕迹是客观存在的,并试图分析其“显形”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研究者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要在充分观察、认真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2条军规》 翻译风格 自由度 译者的痕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