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混沌的“眼”到晶莹的“境”——唐诗意境重构与“优势竞赛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寒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学认为,诗人写诗,要将在生活中所见的“混沌的景”映射到自己独特的“灵境”,通过“秩序的网幕”,构造一个“晶莹的境”。因此,译者译诗,要用异语编织一幅新的“网幕”,对原诗的情境进行重构,实现美的再造。... 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艺学认为,诗人写诗,要将在生活中所见的“混沌的景”映射到自己独特的“灵境”,通过“秩序的网幕”,构造一个“晶莹的境”。因此,译者译诗,要用异语编织一幅新的“网幕”,对原诗的情境进行重构,实现美的再造。本文以许渊冲法译唐诗的成功实践为例,说明“优势竞赛论”在译诗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对该理论作出补充,提出以意境重构为目的,以“优势竞赛论”为方法的诗歌翻译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重构 优势竞赛论 译诗标准
下载PDF
“以诗译诗”:一种必须坚持的诗歌翻译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建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5,共5页
中外学者之所以共认译诗之所以难,主要在于诗歌独立的文体特征;如果对于诗歌没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到位的译诗是不可能出现的。"以诗译诗"作为一种新的译诗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一个"诗"是指对本我民族里诗之共识... 中外学者之所以共认译诗之所以难,主要在于诗歌独立的文体特征;如果对于诗歌没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到位的译诗是不可能出现的。"以诗译诗"作为一种新的译诗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一个"诗"是指对本我民族里诗之共识;后一个"诗",是指所译对象的美质与美形。只有当两个"诗"相生相融的时候,绝佳的译诗也就产生了。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界,如果有一批译者能够长期践行"以诗译诗",则是中国诗坛之幸,世界诗坛之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诗标准 学理论 体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