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试点碳市场运行经验与全国市场构建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财政科学》 2016年第7期81-94,共14页
本文对2013年以来我国试点运行的七个试点碳市场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些碳市场都是以"企业"为交易单元,目前以传统高耗能行业为主,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市场还纳入了服务业和建筑等部门。湖北市场成交最为活跃,广州和深... 本文对2013年以来我国试点运行的七个试点碳市场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些碳市场都是以"企业"为交易单元,目前以传统高耗能行业为主,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市场还纳入了服务业和建筑等部门。湖北市场成交最为活跃,广州和深圳市场增长较快,重庆和天津市场则比较冷清。作为碳市场的交易标的,碳配额的初始分配采取"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预留调节配额",其中湖北采用滚动基期的历史排放法,倒逼企业报告真实排放信息,值得借鉴。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CER)也是各个试点碳市场交易的重要标的,不同市场对CCER的不同要求对碳配额的价格影响很大。这些多样化的碳市场的试点,为我国2017年将要建立的全国统一碳市场积累了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制度设计 对比研究 全国市场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市场与国家碳市场衔接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汉武 黄锦鹏 +1 位作者 张杲 赵希 《环境经济研究》 2019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启动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家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相比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存在与国家碳市场衔接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各试点碳市场向国家碳市场过渡过程中面临的制度体系、配额结转、...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启动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家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相比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存在与国家碳市场衔接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各试点碳市场向国家碳市场过渡过程中面临的制度体系、配额结转、系统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等重要挑战,提出国家碳市场的建立应充分吸取试点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建议依托现有试点碳市场基础,不断扩大国家碳市场范围,将试点碳市场逐步过渡到国家碳市场,在衔接过程中要在制度设计、监管体系、平台建设、市场要素等方面实现体系的兼容和平稳过渡,形成统一的碳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国家市场 市场衔接 排放权交易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市场MRV体系建设实践及启示
3
作者 孙祥 《中国市场》 2017年第24期230-231,共2页
碳交易MRV(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既是制定低碳发展政策、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实行碳交易制度的重要基础,又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石,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等组织提供监管、碳管理、数据基础、公信力保障、政策支撑等。文章首先分析了MR... 碳交易MRV(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既是制定低碳发展政策、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实行碳交易制度的重要基础,又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石,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等组织提供监管、碳管理、数据基础、公信力保障、政策支撑等。文章首先分析了MRV体系在碳交易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中国试点碳市场MRV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其中包括:政策法规、报告内容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MRV体系 建设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市场分析
4
作者 陈晓理 《区域治理》 2018年第13期246-246,248,共2页
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建立起多个试点碳市场,并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实践.全国碳排放... 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建立起多个试点碳市场,并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实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大体纳入1700多家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总量达到30多亿吨,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本文将从国内试点碳市场运行情况、成交情况分析、碳交易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针对企业在实际执行提出可行的执行建议,碳市场供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 资产 试点碳市场
下载PDF
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企业应对初探
5
作者 战雯静 《上海节能》 2019年第11期901-904,共4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的过渡阶段,由于具体过渡方案尚未明确,给试点碳市场中的企业带来诸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分析全国碳市场过渡政策对试点碳市场的影响,提出了试点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从企业应对角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的过渡阶段,由于具体过渡方案尚未明确,给试点碳市场中的企业带来诸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分析全国碳市场过渡政策对试点碳市场的影响,提出了试点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从企业应对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全国市场 企业应对
下载PDF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4,共19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排放权交易市场 工业低转型 全国统一市场 排放强度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碳市场试点政策提高区域碳汇的机理研究
7
作者 袁晓玲 韩宝晶 张江洋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碳市场除了碳排放交易外,还包括碳汇交易。大量文献已验证了碳市场试点政策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却忽视了验证其对碳汇的影响。结合中国碳汇交易的特征事实,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市场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和非试点区域碳汇的影... 碳市场除了碳排放交易外,还包括碳汇交易。大量文献已验证了碳市场试点政策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却忽视了验证其对碳汇的影响。结合中国碳汇交易的特征事实,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市场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和非试点区域碳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非试点区域相比,试点区域的碳汇水平显著提高;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财政环保支出与碳汇正相关,经济发展与碳汇呈U型关系,城市化与碳汇负相关。因此,建立更加规范、专业的碳汇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碳汇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省际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是提高碳汇的有效路径,对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试点政策 区域 汇交易 目标
下载PDF
碳市场试点促进企业绿色投资增长吗?——基于融资约束和风险承担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善燊 赵蓉 郝琪梦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采用2011—2021年我国A股8个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碳市场试点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碳市场试点对企业绿色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结论依... 采用2011—2021年我国A股8个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碳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碳市场试点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碳市场试点对企业绿色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结论依然成立;融资约束在碳市场对企业绿色投资影响中起到遮掩效应,风险承担在碳市场对企业绿色投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碳市场对企业绿色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试点 企业绿色投资 融资约束 风险承担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科 吕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北美等地逐步拓展至拉美、东亚等地,更多的区域选择将碳市场减排目标与宏观减排目标绑定,并通过不断优化制度提高市场有效性,碳市场影响力逐步提高。2023年中国全国碳市场核算、核查、配额分配、数据管理、自愿减排等制度方法取得重要突破,全年配额成交2.12亿吨,是2022年的4.2倍,成交均价68.15元/吨,较2022年上涨23.24%,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59.04%。经过两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全国碳市场已形成要素完整的全流程制度框架,责任主体分工明确,支撑平台安全运转,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提高,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碳减排激励约束效果初显,推动碳市场成为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梯次纳入水泥、民航、电解铝、钢铁等行业;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机制;调整履约机制,明确结余配额结转规定;出台多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方法学,完善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市场的衔接;加快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连接,促进技术、方法、标准、数据互认互通,协助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市场 欧盟市场 试点碳市场 成效与展望 价格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基于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超 肖黎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4,共11页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通过对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和企业信贷融资水平的负向作用而倒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国有及大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及小型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动态效应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长期效果却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试点市场 企业低转型 排放权 三重差分模型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科 李世龙 +1 位作者 李思阳 王智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4,共9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共34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国际碳市场短期内不确定性增加,但长期发展向好。国内碳市场建设更加规范,碳配额累计成交额达104.74亿元,累计成交量达2.29亿吨,价格波动性相较于试点碳市场最低;试点碳市场碳配额累计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共34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国际碳市场短期内不确定性增加,但长期发展向好。国内碳市场建设更加规范,碳配额累计成交额达104.74亿元,累计成交量达2.29亿吨,价格波动性相较于试点碳市场最低;试点碳市场碳配额累计线上成交额达106.40亿元,累计线上成交量达3.98亿吨,价格水平较2021年提升了约64%。近年来国内企业对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响应明显。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计划内和计划外行业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下一阶段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时的行业优先纳入顺序建议为:水泥制造、炼钢、平板玻璃制造、非木竹浆制造、木竹浆制造、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氮肥制造等计划内行业,以及热力生产和供应、铁合金冶炼、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黑色金属铸造、水泥制品制造、炼铁、其他水泥类似制品制造、砼结构构件制造、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计划外行业。预计全国碳市场2023年以后将逐步纳入更多行业,增加碳金融产品种类,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始设置碳配额有偿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市场 试点碳市场 企业响应 行业纳入顺序 减排成本节约
下载PDF
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流动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茂芝 任心原 +1 位作者 高淮 张文秀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60,共7页
我国正处于由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的初期阶段。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于控排企业和碳市场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资产预期收益,因... 我国正处于由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的初期阶段。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于控排企业和碳市场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资产预期收益,因而对企业做出相关的碳资产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对各试点碳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碳市场建立初期,大部分市场都存在流动性低下的问题,但随着市场运行时间增长,配额的流动性不断增强。通过将国内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至今流动性的变化规律与EU-ETS进行比较,发现EUA现货市场也出现过类似趋势。参考EU-ETS的发展过程,我国试点碳市场流动性问题将随着市场继续运行得到改善。最后,针对流动性问题对试点碳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换手率 流动性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试点与企业绿色转型:作用效果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苏涛永 孟丽 张金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6,共16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机制,但现有研究没有探讨碳市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从2013年开始的碳市场试点这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我国碳市场试点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效... 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机制,但现有研究没有探讨碳市场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从2013年开始的碳市场试点这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我国碳市场试点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结果显示:碳市场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在两者之间没有发挥作用,但企业凭借成本转嫁能力化解绿色转型成本以塑造竞争优势;碳市场为企业关系管理提供了契机,但与管理政企关系相比,企业更倾向于借助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绿色转型进行社企关系管理;碳市场试点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没有显著的行业和地区溢出效应,也不受企业所有制、区域发展水平以及是否为碳市场重点关注的高耗能行业的影响。本文不仅深化了对我国碳市场作用效果和微观作用机理的认识,还为如何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试点 企业绿色转型 市场机制 成本转嫁 关系管理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现状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申晨 林沛娜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34,共12页
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不同碳市场的运行情况,把握交易规模、价格和日收益率等变量特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我国区域碳金融交易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 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科学分析我国不同碳市场的运行情况,把握交易规模、价格和日收益率等变量特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我国区域碳金融交易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日成交量和收盘价数据,考察当前碳交易市场的规模、价格和收益率走势,并结合收益率的波动性、杠杆效应、风险溢价、条件方差等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风险。结果显示:各试点省市碳交易所的成交量、收盘价和日收益率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和深圳交易所对市场价格有较强的长期记忆性,重庆交易所收益率的波动性最易受外部冲击影响;部分碳交易市场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外部冲击对各试点市场都可能产生系统性影响,导致极端波动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对比各试点省市的碳市场交易状况而言,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和价格相对更平稳,ARCH-M效应最强,其市场收益有较高的正风险溢价,具有成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金融中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 交易机制 收益率波动 金融市场风险
下载PDF
广州:“双碳”引路向绿行 生态建设谱新篇
15
作者 《环境》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流溪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流溪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亿吨,稳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2023年,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排放权交易 排放配额 生态建设 流溪河 空气质量 试点碳市场 谱新篇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司法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5
16
作者 吕忠梅 王国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68,共8页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相继启动碳交易市场,中国大陆启动了"两省五市"试点碳市场。碳市场具有参与主体多元、交易客体特殊、利益关系复杂、风险多重、综合市场等特征。与国际社会"立法先...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相继启动碳交易市场,中国大陆启动了"两省五市"试点碳市场。碳市场具有参与主体多元、交易客体特殊、利益关系复杂、风险多重、综合市场等特征。与国际社会"立法先行"的普遍做法不同,"两省五市"试点碳市场则是政策推进、立法滞后,且现行法存在二氧化碳法律地位未立、碳排放权法律属性未明、配额分配纠纷的司法救济缺乏、配额交易纠纷的诉讼保障不足、配额清缴纠纷的诉讼不畅、公众监督的渠道缺失六大司法困境。对此,应抓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立法契机,确立二氧化碳的法律地位、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设置碳市场纠纷的解决机制、引入公众监督的保障机制,以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为国家碳市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试点碳市场 排放权 司法困境 司法应对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科 李思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2,共10页
截至2021年,全球投入运行的碳市场共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1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初步建立了全球性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2021年7月16日,首批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线上交易,截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 截至2021年,全球投入运行的碳市场共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1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初步建立了全球性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2021年7月16日,首批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线上交易,截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达76.84亿元,运行较为稳健,价格基本平稳,临近履约期交易活跃度急速攀升。2020年中国试点碳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活跃度有所降低,价格整体稳定。2021年试点碳市场的交易量整体有所增加,价格稳中有升,各试点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其中北京碳市场的成交均价最高、价格波动性最大,广东碳市场的总交易量最多、市场最为活跃。全国碳市场2022年后有望逐步纳入建材和钢铁行业并引入机构投资者,缩减碳配额总量,增加交易产品种类,强化和其他减污降碳政策措施的协同性,发挥规模优势并探索国际化道路,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 配额 全国市场 试点碳市场
下载PDF
湖北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天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21期78-80,共3页
本文以湖北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场碳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GARCH族模型及Logit模型,发现湖北碳价格波动持续性较弱,且其波动性受绿色指标、湖北地区GDP、武汉空气质量、湖北电力消耗、发电耗用原煤量以及... 本文以湖北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场碳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GARCH族模型及Logit模型,发现湖北碳价格波动持续性较弱,且其波动性受绿色指标、湖北地区GDP、武汉空气质量、湖北电力消耗、发电耗用原煤量以及深圳市场碳排放交易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排放交易试点市场 波动性 不对称性 波动性影响因素
下载PDF
碳市场政策能否减少区域碳排放?——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管志贵 田学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基于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对试点碳市场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区域层面人均碳排放量的变量因素后,中国的试点碳市场政策对人均碳排量的减少产生了... 基于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对试点碳市场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区域层面人均碳排放量的变量因素后,中国的试点碳市场政策对人均碳排量的减少产生了显著的政策效应,在加入时间趋势项后,倍差项系数依然显著,这表明就碳减排效果而言,试点碳市场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实证结果同时显示,GDP增速的增长会减少人均碳排放量,城市化率、工业产值占比、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的提升和环保支出增速的增长则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鉴于此,为保障碳市场交易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可采用基准线方法适度从紧地进行碳配额分配并不断扩大有偿获得比例,开放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完善和出台全国性碳交易法律法规,加强碳市场参与主体能力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倍差法 人均排放量 市场政策
下载PDF
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制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5
20
作者 蓝虹 陈雅函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7,共11页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等区域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建构,从各地区的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构,已经历整整十年,在碳减排和区域环境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规避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中配额超发分配的风险,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发展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市场制度体系 区域交易市场试点 全国性交易市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