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隧道实测试验的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1
作者 袁嘉明 谢静超 +4 位作者 薛鹏 柴赫楠 蒋振雄 王毅宁 刘加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9-2076,共8页
为深入研究水下特长公路隧道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及分布特征,对南京应天大街长江隧道的交通特征、环境参数和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进行实测研究。采用摄像采集法统计隧道交通特征,结果表明:车辆交通数据与环境数据均呈现明显的日周期... 为深入研究水下特长公路隧道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及分布特征,对南京应天大街长江隧道的交通特征、环境参数和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进行实测研究。采用摄像采集法统计隧道交通特征,结果表明:车辆交通数据与环境数据均呈现明显的日周期变化规律,早高峰车流量显著大于晚高峰,车速与车流量呈负相关。夜间测试结果表明:1)隧道内部污染物质量浓度沿行车方向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由于隧道呈现V形的地势特点,PM_(2.5)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V形底部;2)受到隧道出口风机开启的影响,CO质量浓度峰值出现位置较PM_(2.5)稍有滞后。昼间测试时风机关闭,污染物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隧道出口,早高峰期间隧道出口CO和PM_(2.5)的质量浓度峰值分别为31.0 mg/m^(3)和145μg/m^(3),分别为质量浓度限值的3.1倍和2倍。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各相关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CO质量浓度与汽油车数量呈强正相关,PM_(2.5)质量浓度与柴油车数量呈强正相关,2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与风速呈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 水下隧道 实测试验 CO质量浓度 PM 2.5质量浓度
下载PDF
双色法火焰监测分析技术用于火焰温度场的实测试验 被引量:26
2
作者 姜凡 刘石 +5 位作者 卢钢 阎勇 宋燕民 王海刚 马人熊 潘忠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色法火焰监测分析系统,并在一台燃气试验炉上对部分预混的甲烷-空气燃烧火焰进行了温度场的空间实时无干扰的测定演示。在线测量结果表明:当提供的空气量保持不变时,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甲烷燃烧速度加快,火焰监测系...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色法火焰监测分析系统,并在一台燃气试验炉上对部分预混的甲烷-空气燃烧火焰进行了温度场的空间实时无干扰的测定演示。在线测量结果表明:当提供的空气量保持不变时,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甲烷燃烧速度加快,火焰监测系统所测定的火焰温度升高。当甲烷流量保持不变,风速开始增加时,火焰温度先升高,随后略有降低。这一方面由于增加的空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同时,火焰中烟灰颗粒浓度的不足,会引起所测火焰温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法 火焰监测分析 火焰温度场 实测试验 锅炉 火焰监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实测试验数据的雷达导引头仿真模型校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齐兆龙 申军岭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雷达导引头仿真模型的逼真度直接影响装备作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那么如何对仿真模型进行校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当前的外场试验主要以定点架设雷达导引头的方法进行,该方法具有真实的海面背景,是对雷达导引头实装的性能测试,产生了大... 雷达导引头仿真模型的逼真度直接影响装备作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那么如何对仿真模型进行校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当前的外场试验主要以定点架设雷达导引头的方法进行,该方法具有真实的海面背景,是对雷达导引头实装的性能测试,产生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试验数据实现对仿真模型的校验、实现内外场一致性检验,更好地服务于装备作战仿真就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将定点架设的外场试验数据结果转换为可供仿真模型处理的信号数据流,并注入到仿真模型输出信号处理结果,通过与外场实装结果进行比对,实现雷达导引头仿真模型的校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输入外场实测高速回波零中频试验数据,能够实现基于外场静态实测试验数据的雷达导引头仿真模型校验,在装备作战仿真推演、装备战术使用方法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校验 实测试验数据 雷达导引头
下载PDF
力学实测试验中的两项改进措施
4
作者 何国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89年第3期66-68,共3页
在力学试验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规性的测试任务,下面结合笔者实验室近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两项应变测试中的改进措施。 一、介绍一种螺旋式应变压力传感器 某城市为设计一座钢筋混疑土箱型结构两跨度公路桥,由于是一种新型结构,要求做... 在力学试验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规性的测试任务,下面结合笔者实验室近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两项应变测试中的改进措施。 一、介绍一种螺旋式应变压力传感器 某城市为设计一座钢筋混疑土箱型结构两跨度公路桥,由于是一种新型结构,要求做模型试验,以便对其强度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按比例做了一个4米多长的有机玻璃模型,但模型底面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平面,6个支座的设置也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因为结构是超静定的,所以有的支座不可能与模型完全接触,为了精确地测得模型支反力,我们设计了一种螺旋式应变压力传感器作支座(参阅图1),可用以调节支座高低,使模型和支座相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试验 模型试验 压力传感器 箱型结构 混疑土 应变测试 力学试验 超静定 测试任务 支反力
下载PDF
FPSO运动实测数据统计研究--“南海奋进号”FPSO实船测量研究Ⅰ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跃峰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刚 胡志强 叶冠群 陆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1,共6页
由于海洋平台现场实测受到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南海奋进号"FPSO开展了长达25个月的实测试验,测量了FPSO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对该FPSO在2008年和2009年的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南海奋进... 由于海洋平台现场实测受到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南海奋进号"FPSO开展了长达25个月的实测试验,测量了FPSO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对该FPSO在2008年和2009年的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南海奋进号"FPSO在这两年不同季节中的运动规律,弥补了中国在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的运动及载荷实地测量技术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实测试验 运动 长期统计 南海奋进号
下载PDF
A1A-A1A轴式动车动态通过小半径曲线动力学性能仿真与实测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敏 罗贇 杨勇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7,61,共4页
针对某A1A-A1A轴式内燃动车组,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该动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动车动态通过R300 m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并与实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车动力学性能同时受轨道局部不平顺和随机不平顺的影... 针对某A1A-A1A轴式内燃动车组,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该动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动车动态通过R300 m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并与实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车动力学性能同时受轨道局部不平顺和随机不平顺的影响,随机不平顺的影响占60%;实际线路缓圆点位置随机不平顺比圆曲线上随机不平顺大;实际中R300 m曲线横向不平顺在缓圆点处接近较差线路横向不平顺,圆曲线上略大于AAR5级线路横向不平顺;垂向不平顺在缓圆点处接近AAR5级线路垂向不平顺,圆曲线上接近AAR6级垂向不平顺;脱轨系数实测最大值约为较差线路最大值的1.2倍,平均最大值约为较差线路最大值的1.1倍。建议在今后的小半径曲线仿真分析中考虑不平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动车组 动力学性能 动态通过 小半径曲线 仿真分析 实测试验
下载PDF
高强箍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虞琼芳 陈长冰 花长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4-99,共6页
为研究配置500 MPa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力学性能,设计完成了6根混凝土简支梁试件单调加载试验,分析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其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并对比中美欧规范在预测配置高强箍筋... 为研究配置500 MPa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力学性能,设计完成了6根混凝土简支梁试件单调加载试验,分析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其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并对比中美欧规范在预测配置高强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时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进而探讨配箍率及混凝土强度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配置高强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其受力特征及破坏形态与普通梁类似,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以按照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进行设计计算,且能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要求,梁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随着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加逐渐提高,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作用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高强箍筋 受剪承载力 裂缝宽度 试验实测 混凝土强度 配箍率
下载PDF
导热系数试验测试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铭 陈思旭 +1 位作者 肖红平 毛佳 《电信技术研究》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根据傅里叶定律稳态形式得到导热系数计算方法,据此设计试验测试对工程中8种常用金属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建立ANSYS Icepak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实测和仿真,形成了一套材料导热系数的工程化测试流程和误差分析方... 根据傅里叶定律稳态形式得到导热系数计算方法,据此设计试验测试对工程中8种常用金属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建立ANSYS Icepak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实测和仿真,形成了一套材料导热系数的工程化测试流程和误差分析方法,准确掌握了常用材料导热性能数据,在装备传热散热环境适应性设计、验证和评估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稳态法 试验实测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基于外场静态试验数据实现无源箔条干扰作战场景动态构建
9
作者 申军岭 崔连虎 齐兆龙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7期64-69,186,共7页
外场静态试验相对于全弹道实弹打靶试验具有试验成本低,样本量大,组织实施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实战化不足的局限性,外场静态试验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有用信息,而目前这些试验数据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那么如何有效利... 外场静态试验相对于全弹道实弹打靶试验具有试验成本低,样本量大,组织实施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实战化不足的局限性,外场静态试验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有用信息,而目前这些试验数据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试验数据,实现实战化的无源箔条干扰作战试验,就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关联利用多源实测试验数据,实现零中频原始回波中目标和箔条回波的分离,结合作战仿真推演态势,对拆分后回波数据进行重新计算,实现弹目动态逼近条件下无源箔条干扰作战场景动态构建。以实测试验数据为输入,大幅提升了作战场景中目标回波模拟的逼真度,支撑装备作战使用方案决策优化,提升装备作战能力,在实战化作战试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干扰效果评估 实测试验数据 作战场景动态构建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送端近区风机暂态过电压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拜润卿 郝如海 +2 位作者 史玉杰 陈仕彬 刘文飞 《电气自动化》 2019年第4期14-15,60,共3页
直流系统功率扰动引起送端近区风电暂态过电压,已成为限制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提升的约束故障。为此,首先分析了直流功率扰动引起风机暂态过电压的机理,然后开展了大扰动后的祁韶直流近区风机暂态压升实测试验,并与基于PSASP的仿真分析结... 直流系统功率扰动引起送端近区风电暂态过电压,已成为限制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提升的约束故障。为此,首先分析了直流功率扰动引起风机暂态过电压的机理,然后开展了大扰动后的祁韶直流近区风机暂态压升实测试验,并与基于PSASP的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从挖掘风电场自身无功调控能力入手,提出了提升故障后风机有功恢复速率、优化风机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暂态无功响应控制策略、提升风机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等抑制风机暂态压升的措施。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证明了措施的有效性。上述措施可实施、可复制和可推广,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功率扰动 暂态压升 实测试验 无功调控
下载PDF
深埋围护结构通信机房室内环境热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军 缪小平 +3 位作者 朱培根 徐代勇 黄玉良 隋鲁彦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6-69,84,共5页
为使建立的机房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多孔介质流的热湿迁移,建立了CFD和毛细多孔介质的直接耦合模型,此模型把描述毛细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的控制方程整合到CFD求解器中。对深埋地下通信机房的墙体、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试验及基于... 为使建立的机房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能够描述多孔介质流的热湿迁移,建立了CFD和毛细多孔介质的直接耦合模型,此模型把描述毛细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的控制方程整合到CFD求解器中。对深埋地下通信机房的墙体、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试验及基于此模型CFD模拟研究,得到了吊顶、墙面、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及散湿的变化规律,为深埋地下通信机房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围护结构 通信机房 毛细多孔介质 热湿耦合传递 试验实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预应力砼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九如 陈俊辉 花霞萍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6,共7页
本文分析了预应力砼框架节点的受力特点,通过8个节点试验和5榀框架试验,考察了预应力节点的抗震性能,证实了对节点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节点受剪承载力。提出了设计建议。
关键词 受剪承载力 框架节点 预应力砼 节点构造 节点试验 加预应力 抗震性能 试验实测 节点核心区 反复荷载
下载PDF
基于材料性能退化模型的钢排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山锁 代旷宇 +2 位作者 韩超伟 陈飞 孙龙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8-24,共7页
钢材锈蚀是影响钢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大气腐蚀对于钢材锈蚀的影响,本文对太原、攀枝花地区不同龄期的工业钢结构建筑进行了耐久性能实测与材料性能试验,内容包括钢材的锈蚀深度及其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等... 钢材锈蚀是影响钢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大气腐蚀对于钢材锈蚀的影响,本文对太原、攀枝花地区不同龄期的工业钢结构建筑进行了耐久性能实测与材料性能试验,内容包括钢材的锈蚀深度及其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对于实测与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钢材的腐蚀模型及力学性能退化模型。为验证实测模型的可靠性,通过钢材腐蚀试验获得室内快速腐蚀情况下的钢材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并与实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随着龄期增长钢材性能不断退化,借助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将钢材的腐蚀模型及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引入到不同龄期钢排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获得了结构的失效概率随龄期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易损性曲线。研究成果可为基于数值建模分析获得多龄期钢结构地震易损性数据库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钢材腐蚀模型 性能退化 易损性 工程实测/试验
下载PDF
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化理论和实践的讨论 被引量:22
14
作者 贺永年 张后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69-2375,共7页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08年6月组织的中国科协第2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集中对围岩分区破裂现象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近期有关围岩分区破裂的研究成果,包括现场实测和实验室试验工作及分析,围岩分区破裂...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08年6月组织的中国科协第2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集中对围岩分区破裂现象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近期有关围岩分区破裂的研究成果,包括现场实测和实验室试验工作及分析,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机制、分区破裂各种现象的解析与数值分析方法,会议还讨论了论题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围岩分区破裂的研究具有探索性,目前的认识尚存在许多争论。对这一工作的讨论,不仅可以促进课题成果及其科学性,而且对整个科研工作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也有启发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围岩分区破裂 实测试验 机制分析 深部岩石工程稳定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测试诊断与故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德龙 张文振 +1 位作者 王国欣 赵立超 《风机技术》 2013年第3期79-83,88,共6页
通过对两起离心压缩机旋转失速故障进行实测数据和获取振动图谱,指出其引起气流压力脉动现象的振动频谱特征、诊断方法与故障原因,最后得出4条有助于实际故障诊断的结论。
关键词 旋转失速 气流(压力)脉动 管道 实测试验 故障研究
下载PDF
可移动机器人位置跟踪的数字控制原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新华 曹作良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4年第5期28-29,共2页
本文首先对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运动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字控制原理对此系统进行了校正,并且通过仿真与实测试验对各环节的参数进行了整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位置跟踪 运动学模型 控制原理 实测试验 运动路径 热门研究 鱼眼镜头 起始点 示教
下载PDF
刚架桥承载能力的评价研究
17
作者 卢彭真 张俊平 +1 位作者 刘爱荣 梅力彪 《中国市政工程》 2005年第4期32-35,共4页
针对广州市区庄立交第二层刚架桥不少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确保该桥正常使用,基于有限元程序软件进行了计算,并与现场的检测试验结果作一比较。经对该桥静动载实测试验,认为该刚架桥可以继续使用。指出对于混凝土刚架桥,应恰当地... 针对广州市区庄立交第二层刚架桥不少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确保该桥正常使用,基于有限元程序软件进行了计算,并与现场的检测试验结果作一比较。经对该桥静动载实测试验,认为该刚架桥可以继续使用。指出对于混凝土刚架桥,应恰当地增加设置横系梁,来加强全桥的横向整体刚度。对于主梁混凝土局部剥落、梁体受力裂缝,建议采取化学灌浆等修补处理措施,以保证桥梁的耐久性。最后指出刚架桥应选用地基基础比较好的地方,以防墩台不均匀沉陷产生附加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理论计算 实测试验 分析评价 有限元法 刚架桥 承载能力 评价 检测试验 不均匀沉陷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肋日照梯度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增伟 张亚丽 +1 位作者 杨一帆 周水兴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探究日照辐射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梯度温度效应,依托四川省犍为岷江特大桥工程实时采集钢管表面温度,建立了考虑钢管-混凝土界面接触状态的热力耦合模型,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拱肋梯度温度及应力分析,揭示了四川服役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为探究日照辐射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梯度温度效应,依托四川省犍为岷江特大桥工程实时采集钢管表面温度,建立了考虑钢管-混凝土界面接触状态的热力耦合模型,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拱肋梯度温度及应力分析,揭示了四川服役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日照影响下其截面梯度温度沿直径D方向的时变规律,及钢管-混凝土界面接触应力在空间方向上的分布模式,并给出了径向梯度温度计算公式以及特征参数取值。研究表明:日照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截面径向温度分布极不均匀,距钢管顶D/8深度范围内温度梯度结果较JTG D60—2015中推荐值高5℃左右,较TB 10092—2017高8℃左右,此外,在D/2处仅为TB 10092—2017推荐值的50%;钢管-混凝土界面应力在1 d内呈现“拉-压”交变现象,在14:00、15:00拉应力峰值高达0.8 MPa,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以实现管内混凝土产生超过0.8 MPa的膨胀压应力,避免管内混凝土出现脱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 日照温度场 实测试验 有限元模拟 梯度温度 接触应力
下载PD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transnasal ileus tube vs nasogastric tube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被引量:46
19
作者 Xiao-Li Chen Feng Ji +5 位作者 Qi Lin Yi-Peng Chen Jian-Jiang Lin Feng Ye Ji-Ren Yu Yi-Ju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6期1968-1974,共7页
AIM: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 new transnasal ileus tube advanced endoscopically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METHODS:A total of 186 patients with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treated from Sept... AIM: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 new transnasal ileus tube advanced endoscopically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METHODS:A total of 186 patients with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treated from September 2007 to February 2011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The endoscopically advanced new ileus tube was used for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in 96 patients and ordinary nasogastric tube(NGT) was used in 90 patients.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GT group,the ileus tube group experience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ime for relief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ment in the findings of abdominal radiograph(4.1 ± 2.3 d vs 8.5 ± 5.0 d) and laboratory tests(P < 0.01).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rate was up to 89.6% in the ileus tube group and 46.7% in the NGT group(P < 0.01).And 10.4%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leus tube group and 53.3% of the NGT group underwent surgery.For recurrent adhesive bowel obstruction,ileus tub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NGT(95.8% vs 31.6%).In the ileus tube group,the drainage output on the first day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reatment success or failure(P < 0.05).The abdominal radiographic improvement was correlated with whether or not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rgery.CONCLUSION:Ileus tube can be used for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ndoscopic placement of the ileus tube is convenient and worthy to be promoted despite the potential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Ileus tube Nasogastric intubation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modeling and virtual test of asphalt mixtur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涛 张德育 +2 位作者 张垚 赵永利 黄晓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525-1534,共10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model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phalt mixture and build virtual test for asphalt mixture by using Particle Flow Code in three dimensions(PFC^(3D))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model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phalt mixture and build virtual test for asphalt mixture by using Particle Flow Code in three dimensions(PFC^(3D))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A randomly generat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capture the three-dimensional irregular shape of coarse aggregate.And then,modeling algorithm and method for graded aggregates were built.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ling of coarse aggregates,asphalt mastic and air voids,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sample of asphalt mixture was modeled by using PFC^(3D).Virtual tests for penetration test of aggregate and uniaxial creep test of asphalt mixture were built and conducted by using PFC^(3D).By comparison of the testing results between virtual tests and actual laboratory tests,the validity of the microstructure modeling and virtual test built in this study was verified.Additionally,compared with laboratory test,the virtual test is easier to conduct and has less variability.It is proved that microstructure modeling and virtual test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is a promising way to conduct research of asphalt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ixture microstructure modeling virtual test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