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阶式”群诗教学路径探究——以《唐诗三首》群诗教学为例
1
作者 王寿鑫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2期62-63,共2页
“进阶式”群诗教学以“阅读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策略迁移”为整合方式,以“策略进阶”为主要课堂活动方式。从“概括地读”到“再造地读”再到“创造地读”,从“读懂诗歌”到“读出自己”,致力于构建进阶性的诗歌阅读策略系统,... “进阶式”群诗教学以“阅读策略”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策略迁移”为整合方式,以“策略进阶”为主要课堂活动方式。从“概括地读”到“再造地读”再到“创造地读”,从“读懂诗歌”到“读出自己”,致力于构建进阶性的诗歌阅读策略系统,克服语文课堂无序化、平面化、芜杂化的教学困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获得有序、有力且清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阅读策略 进阶式 群诗教学 《唐诗三首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以黎英海的《唐诗三首》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洪男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8期79-81,共3页
近年来,古诗词文化再次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引发新的关注,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古诗词文化热潮。作为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美声演唱过程中,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练习,可以增强乐感,提升声音的灵活性,有助于演唱中气息把控能力的提... 近年来,古诗词文化再次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引发新的关注,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古诗词文化热潮。作为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美声演唱过程中,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练习,可以增强乐感,提升声音的灵活性,有助于演唱中气息把控能力的提高。本文在分析中国古诗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以黎英海先生的《唐诗三首》为例,对中国古诗词歌曲与美声艺术相结合的情况做具体分析,从黎英海先生的创作背景及目的出发,探索《唐诗三首》的民族化特色。该艺术歌曲在旋律、节奏和调式等方面都具有民族化特色,在这样的基础上与美声艺术相融合,实现了咬字与气息、旋律与音色等的融合,促进了两种优秀艺术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美声唱法 《唐诗三首
下载PDF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特色——以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翠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中国的古诗词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音乐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和海外留学人员的归来,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开始在我国兴起并不断发展。著名作曲家黎英海的《唐诗三首》就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 中国的古诗词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音乐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和海外留学人员的归来,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开始在我国兴起并不断发展。著名作曲家黎英海的《唐诗三首》就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部精品。作品无论是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还是钢琴伴奏,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本文通过对《唐诗三首》文学意境的描述,试从音乐本体方面分析艺术歌曲《唐诗三首》,探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艺术歌曲 黎英海 《唐诗三首 民族特色
下载PDF
黎英海《唐诗三首》音高组织及声部关系的剖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钦丽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从室内乐的角度观察,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强调声乐与钢琴两个声部构思的整体性"的基本创作原则。文章从音高集合分析方法入手,试图透过对作品音高组织和声部关系的剖析,实现对作品整体的关照,进... 从室内乐的角度观察,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强调声乐与钢琴两个声部构思的整体性"的基本创作原则。文章从音高集合分析方法入手,试图透过对作品音高组织和声部关系的剖析,实现对作品整体的关照,进而揭示作品在形成方面严谨的同构关系,加深对作品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英海 声乐套曲 《唐诗三首 音高组织 声部关系
下载PDF
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诗乐结合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静 《音乐探索》 CSSCI 201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古典诗词内涵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其主要特色是"诗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黎英海先生创作的《唐诗三首》就是一套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三首歌曲因古诗内容的不同而在音乐创作上有所区别...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古典诗词内涵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其主要特色是"诗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黎英海先生创作的《唐诗三首》就是一套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三首歌曲因古诗内容的不同而在音乐创作上有所区别,但整体上来说,这套声乐艺术作品在"诗乐"结合的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韵味和较高的艺术性,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古典音韵与创新技法结合的典范之作。文章通过对作品诗乐结合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求充分表现作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英海 艺术歌曲《唐诗三首 古诗词艺术歌曲 诗乐结合 诗词意境 钢琴伴奏
下载PDF
从《诗三首——贵州素描》探析徐晓林筝乐创作之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御鸿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作为20世纪中国作曲家群体中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徐晓林历经了近四十年的筝乐创作,其作品从创作题材、音色织体、定弦思维、演奏技法、曲式结构、音响空间及反规律的气韵叙述等,都深具个人特色及创新性。徐晓林善于对民间的音乐素材进... 作为20世纪中国作曲家群体中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徐晓林历经了近四十年的筝乐创作,其作品从创作题材、音色织体、定弦思维、演奏技法、曲式结构、音响空间及反规律的气韵叙述等,都深具个人特色及创新性。徐晓林善于对民间的音乐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她的创作与生活情境、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其筝乐作品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文章透过其代表作之一——《诗三首——贵州素描》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徐晓林的筝乐创作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晓林 诗三首 筝乐创作 音乐特点 演奏技法
下载PDF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7
作者 许更生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6-96,共1页
阅读课第一要义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古诗教学尤其应当如此。否则,任何体验、感悟、探究、议论都只是空中楼阁。但是,这种“读”,并非茫茫然叫学生一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低效的读,而是有凭借、有导向的科学高效的读。为此,必须充分... 阅读课第一要义是让学生自己读书,古诗教学尤其应当如此。否则,任何体验、感悟、探究、议论都只是空中楼阁。但是,这种“读”,并非茫茫然叫学生一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低效的读,而是有凭借、有导向的科学高效的读。为此,必须充分利用课本自身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阅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计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资源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加强读书指导 促进阅读感悟——第11册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评析
8
作者 唐有泉 《辽宁教育》 2002年第7期99-100,共2页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借助对事物的赞美来表达对人的赞美的。《墨梅》,诗人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通过对“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的歌颂,说明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石灰吟》通过对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于人间的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诗句表面的意思学生较好理解,而深刻的蕴涵则较难感悟。而学生对“墨梅”“竹石”“石灰”并不陌生,对它们的特点也有所了解。为此,须采取有效方法加强读书指导,通过沟通生活与阅读、语言与形象的联系,让学生在诗句的阅读中得到形象的感悟和情感熏陶,从而使诗句描述的事物形象,象征的人物形象,揭示的丰富内涵,给学生深刻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读书 阅读感悟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杜甫诗三首》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9
作者 郑晓龙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6期22-24,共3页
教学简案 一、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主要明确以下三点内容: 1.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最后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 教学简案 一、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主要明确以下三点内容: 1.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最后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三首 教学 解说 生平事迹 安史之乱 唐肃宗 唐玄宗 师生
下载PDF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10
作者 郑晓龙 《山东教育》 2010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一、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明确三点 1.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最后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
关键词 《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计 生平事迹 安史之乱 唐肃宗 唐玄宗 师生
下载PDF
论杜甫诗的时空视角和生命意识——从《杜甫诗三首》说起
11
作者 刘丹 《中学语文》 2020年第21期41-44,共4页
在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的备课过程中,笔者对《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首联"生长明妃尚有村"的"尚"字产生了一些疑问。在此,笔者试作一番探究,并对杜甫诗作中的时空视角和生命意识进行深入发掘。
关键词 杜甫诗 首联 备课过程 生命意识 时空视角 咏怀 《杜甫诗三首 人教版
下载PDF
杜诗的雄阔气象——以《杜甫诗三首》为例
12
作者 章桂周 《语文知识》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明代胡应麟曾称赞杜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诗薮》)此语可谓精当,的确抓住了杜诗的特点.杜诗不是那种低吟浅唱的纤弱,不是那种不着边际的散逸,而是呈现出一种雄阔气象,挫万物于笔端,收江山于心底,是一种阔大、一种雄... 明代胡应麟曾称赞杜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诗薮》)此语可谓精当,的确抓住了杜诗的特点.杜诗不是那种低吟浅唱的纤弱,不是那种不着边际的散逸,而是呈现出一种雄阔气象,挫万物于笔端,收江山于心底,是一种阔大、一种雄健,具有极大的涵盖面和冲击力,表现出一种壮美,甚至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他的视野是广阔无垠的,他的声音是振聋发聩的,他的力量是横扫千军的,给人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地震.《杜甫诗三首》写于晚年的夔州时期,笔力纵横,意趣深远,正能表现出杜诗的雄阔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三首 气象 杜诗 《诗薮》 悲剧色彩 夔州时期 胡应麟 冲击力
下载PDF
落实古诗学习要求 体现古诗教学特点——人教版(修订教材)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3
作者 林润生 《福建教育》 2004年第01A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人教版 修订教材 第十二册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玲玲 《九江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 《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挽歌诗三首 诗歌创作 对比阅读 诗体 坟墓意象 生死观
下载PDF
歌曲《唐诗三首》中尾腔的运用技巧探究
15
作者 郭乐乐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4期80-81,91,共3页
独特的"尾腔"是吟诵性音调的标记性特征,以在黎英海谱曲的《春晓》《枫桥夜泊》《登鹳雀楼》三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最为典型。从归韵层面分析,尾腔散而不乱;从节奏层面分析,尾腔长短不一;从演唱层面分析,尾腔言简意浓。
关键词 黎英海 《唐诗三首 尾腔 吟诵音调
下载PDF
整体阅读 抓点理解——我教《中国当代诗三首》
16
作者 刘其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整体阅读 《中国当代诗三首 中学 语文教学 自读课文
下载PDF
潘岳《悼亡诗三首》简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湛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1-66,共6页
潘岳的作品多是哀诔文字,不仅在魏晋,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潘岳亦以大量创作哀诔诗文突出,其中《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先河,既有对前代诗文的继承发展,又后世的悼亡诗产生了深远影响,足称名篇。作为太康文学的代表... 潘岳的作品多是哀诔文字,不仅在魏晋,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潘岳亦以大量创作哀诔诗文突出,其中《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先河,既有对前代诗文的继承发展,又后世的悼亡诗产生了深远影响,足称名篇。作为太康文学的代表,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同样有着这一时期的其他诗歌绮靡工巧的特点,但也保持着语浅而情深的独特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三首 绮靡 浅净
下载PDF
利用写作支架开展仿写训练--对《短诗三首》的教学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莹 刘锦华 《广西教育》 2021年第41期86-87,89,共3页
本文以《短诗三首》为例,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写作支架开展仿写训练的教学体会:通过读写结合确定抒情对象和内容、通过聚焦关键内容提炼和选择诗歌的意象、通过提供支架促进诗歌学习和写作、通过范文模仿为诗歌写作提供模板,从而... 本文以《短诗三首》为例,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写作支架开展仿写训练的教学体会:通过读写结合确定抒情对象和内容、通过聚焦关键内容提炼和选择诗歌的意象、通过提供支架促进诗歌学习和写作、通过范文模仿为诗歌写作提供模板,从而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支架 交际语境 小学语文 《短诗三首 教材研究
下载PDF
比较中知诗意,整合中品诗情——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录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夏寿 周一贯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教学目标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同一类型古诗,发现其特点。2.开启想象,感受诗中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远见镜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关键词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三年级上册 统编教材 诗意 诗情 整合 感受
下载PDF
《杜甫诗三首》导学创意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7年第9期25-26,共2页
【导学创意】选择“诗史”为突破口,将历史的兴衰与杜甫不同时期诗风的变化相联系,把三首诗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让学生对其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杜甫作品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 《杜甫诗三首 创意 导学 “诗史” 比较阅读 思想感情 历史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