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画中国》看总台文化节目的创新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柳 《科技传播》 2023年第5期66-68,73,共4页
近几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出现了很多“爆款”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其中的绝对主力军和主要引领者。2022年,由总台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依托全新的视角、样态和手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时... 近几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出现了很多“爆款”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其中的绝对主力军和主要引领者。2022年,由总台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依托全新的视角、样态和手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时代意义,为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本文即从艺术、技术和思想3个维度出发,着重探讨节目的创新融合之道,通过对《诗画中国》创作经验的梳理促进提升相关文化类节目的策划、创作和传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节目 创新融合 艺术+技术+思想
下载PDF
中诗英译探索:以“农副产品诗歌”为例
2
作者 程榆 丁后银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3期17-20,共4页
中诗英译的核心问题是:译者如何能够使原文与译文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对应?通过对部分歌颂农副产品诗歌的翻译,根据英语格律诗的规范,借助相关的翻译理论,创作出部分“抑扬格”诗句。结果说明,对农副产品诗歌的英译达到了“意美”和“形美... 中诗英译的核心问题是:译者如何能够使原文与译文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对应?通过对部分歌颂农副产品诗歌的翻译,根据英语格律诗的规范,借助相关的翻译理论,创作出部分“抑扬格”诗句。结果说明,对农副产品诗歌的英译达到了“意美”和“形美”的理想效果,有利于丰富“以诗译诗”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农副产品 译法分析 韵律分析 可译
下载PDF
试论《诗经》诗篇结构的“诗中有诗”现象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世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诗中有诗"现象是指在诗篇结构内部组合有其他的既成诗篇。《诗经》的这一现象根源于当时诗篇在单位形态上具有的灵活性、相对性特点,并且关系到《诗经》诗篇在形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情形。"诗中有诗"现象与... "诗中有诗"现象是指在诗篇结构内部组合有其他的既成诗篇。《诗经》的这一现象根源于当时诗篇在单位形态上具有的灵活性、相对性特点,并且关系到《诗经》诗篇在形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情形。"诗中有诗"现象与《诗经》学史上的"赋诗断章"、正考父校《商颂》、《武》诗篇章构成、"孔子删诗"等问题密切相关,关注这一现象有助于推进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述-组合 断章用 造篇-诵古 校与作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彦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6,72,共7页
综观中国译坛,在英语格律诗的汉译方面关于“体现”原作格律的问题,基本上已无争议。经过我国译界前辈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译作,如黄杲炘选译的《英语爱情诗一百首》尤为可人。而在汉语格律诗英译方... 综观中国译坛,在英语格律诗的汉译方面关于“体现”原作格律的问题,基本上已无争议。经过我国译界前辈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译作,如黄杲炘选译的《英语爱情诗一百首》尤为可人。而在汉语格律诗英译方面,尚无一致的意见,理想的译作亦不多。至今在英美国家流行的中国古典诗的译文绝大多数是无韵体,或是韵体译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古典 无韵体 译文 英译 英语格律 文化释义 译法 金缕衣 词英译 语言形式
下载PDF
中诗英译中的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以《葬花吟》两种英译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魏瑾 汪小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
本文通过对《葬花吟》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在翻译中意境美的传达和音律美的再现,揭示中诗英译中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 《葬花吟》 英译 意境美 音律美
下载PDF
“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探源及相关二三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全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8,共4页
美国"非正式桂冠诗人"弗罗斯特对poetry多有界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是"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一论。因为查核出处失败,有的学人因此生出疑惑:弗氏这句话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他另外有关表述... 美国"非正式桂冠诗人"弗罗斯特对poetry多有界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是"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一论。因为查核出处失败,有的学人因此生出疑惑:弗氏这句话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他另外有关表述之讹传;论者同时指出,前句话的汉译"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亦不正确,主要是句中的poetry不应理解为"诗歌"而应诠释为"诗意"。本文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探源与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乃翻译失去的东西 探源
下载PDF
从读者反应角度分析中诗英译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都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在翻译中的巨大作用。从读者反应角度探究不同译文的翻译效果,研究形式与意义关系处理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选择两大问题,可以看出,形式和意义统一以及异化翻译策略在中诗英译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 读者反应 英译 归化与异化
下载PDF
漫话中诗英译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重德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扼要介绍了中外译者的译著、论点和译法,同时,对中外译者作了比较,就时间看,外国泽者 中国译者;但就译文质量看,总的说来,后者优于前者。第二部分论述了作者本人的译诗观--诗可译,但难译;译诗须...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扼要介绍了中外译者的译著、论点和译法,同时,对中外译者作了比较,就时间看,外国泽者 中国译者;但就译文质量看,总的说来,后者优于前者。第二部分论述了作者本人的译诗观--诗可译,但难译;译诗须像诗。最后,对押韵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力争以适当韵式押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著 译论 作者 押韵问题 英译
下载PDF
中诗英译中语篇连贯的重构——以庞德之译《长干行》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水平 周维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对于语篇建构有重要的作用。以一直都颇受争议的庞德之译《长干行》为例,文章具体分析探讨了中诗英译中如何重构原诗的语篇连贯性,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语篇对等。
关键词 语篇 连贯 英译
下载PDF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彦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36,73,共7页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一国有一国之文学,一域有一域之所擅。英诗长于铺陈,汉诗工于简约,英汉诗风不同归因于语言上的差异,亦有其文化渊源。在语言实... 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铺陈乎?简约乎?———论中诗英译的风格传达赵彦春一国有一国之文学,一域有一域之所擅。英诗长于铺陈,汉诗工于简约,英汉诗风不同归因于语言上的差异,亦有其文化渊源。在语言实体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英语 六音节 译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基督教 汉语 理性主义
下载PDF
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青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85-87,共3页
许渊冲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中诗英译赏析,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关键词 许渊冲 英译 文学翻译 艺术魅力 翻译理论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诗中有画”与“诗中有人”——王维、韦应物山水田园诗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小波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7-100,共4页
对于盛中唐山水诗的的代表作家王维、韦应物二人诗歌的差异,前人多从各种角度进行过阐释,其中不乏有精辟独创之见。本文拟从“诗中有画”与“诗中有人”这一二人诗作与读者视觉差别出发,通过揭示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对二人笔下的山水面目... 对于盛中唐山水诗的的代表作家王维、韦应物二人诗歌的差异,前人多从各种角度进行过阐释,其中不乏有精辟独创之见。本文拟从“诗中有画”与“诗中有人”这一二人诗作与读者视觉差别出发,通过揭示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对二人笔下的山水面目,处理物我关系的不同及重意境与重意绪的差别作具体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韦应物 有画 有人 山水田园 唐代 比较文学 物我关系 意境
下载PDF
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12,共5页
黔中是我国西南与中南交汇过渡桥梁地带,具有独特喀斯特自然地貌与多民族文化混杂的人文地理特征。唐宋时期的诗人写有不少咏赞黔中地区的"黔中诗"。这些诗歌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唐宋黔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艺术地... 黔中是我国西南与中南交汇过渡桥梁地带,具有独特喀斯特自然地貌与多民族文化混杂的人文地理特征。唐宋时期的诗人写有不少咏赞黔中地区的"黔中诗"。这些诗歌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唐宋黔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艺术地记录唐宋人对黔中地区的地理感知、宋美趣味和华夷文化观念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历史地理意象 意义
下载PDF
论“笔中有诗”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志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2,共7页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命题首见于《宣和书谱》,它高度概括了书法的抒情特征和与诗歌相互生发的内在机制。"诗中有笔,笔中有诗"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与诗歌关系的理论概括,其理论背景是北宋出现的诗文书画一体论。...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命题首见于《宣和书谱》,它高度概括了书法的抒情特征和与诗歌相互生发的内在机制。"诗中有笔,笔中有诗"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与诗歌关系的理论概括,其理论背景是北宋出现的诗文书画一体论。本文认为,北宋时期,诗文书画领域出现的心源、心印、心画等概念为"笔中有诗"说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黄庭坚等元文人提出的"书卷气"、"字中有笔"等观点为"笔中有诗"说提供了概念内涵。"笔中有诗"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已经抛弃了汉唐以来追求外在威仪的价值取向而开始成为高度心灵化的艺术,由此深刻地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 心印 心画 书卷气 有笔
下载PDF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注解”研究——兼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副文本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全功 郑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3-31,共9页
许渊冲的《中诗英韵探胜》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其中的注解。通过分析发现,许渊冲的注解主要包括原文语境信息、比照阅读信息和翻译相关信息,兼具考据、解说、释义、评析等多种功能。鉴于中国古典诗词本... 许渊冲的《中诗英韵探胜》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其中的注解。通过分析发现,许渊冲的注解主要包括原文语境信息、比照阅读信息和翻译相关信息,兼具考据、解说、释义、评析等多种功能。鉴于中国古典诗词本身独特的审美特征,注解、前言等副文本在其译介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如为译文读者创设一个相对自足的解读语境、提供各种比读与翻译信息,形成丰富多样的欣赏途径。译者与出版者要善于采取适宜的副文本,提供必要的信息,助推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古典 英韵探胜》 翻译 注解 副文本
下载PDF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来谈中诗英译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青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9-71,74,共4页
从功能语言学等译学理论出发,阐明译者的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并以译语接受者为出发点,通过列 举中诗英译的实例说明归化策略的适宜性以及归化与异化的并存,来实现文化信息的融合。
关键词 译学理论 读者意识 英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诗英译的两难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旭卉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于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中英诗歌在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诗经·采薇》两种译文的欧美国家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可接受性测试为出发点,研究中诗英译的可行性策略及对传播中国文化的...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于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中英诗歌在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诗经·采薇》两种译文的欧美国家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可接受性测试为出发点,研究中诗英译的可行性策略及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接受美学 读者的接受性
下载PDF
论吴乔“诗中有人”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
“诗中有人”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乔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内涵而言,“诗中有人”不仅要求诗人养成高尚的品德、博大的胸襟和宽厚的境界,抒发真情实感,也要求批评者有识,能读其诗而见其心术行己境遇学问。欲以达到“诗中有人”,吴氏一方... “诗中有人”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乔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内涵而言,“诗中有人”不仅要求诗人养成高尚的品德、博大的胸襟和宽厚的境界,抒发真情实感,也要求批评者有识,能读其诗而见其心术行己境遇学问。欲以达到“诗中有人”,吴氏一方面提出“学古人用心处”,即不能单纯摹仿词句,而忽略诗之意,另一方面提出导致弘嘉诗派诗歌衰弱的“六病”,从反面提醒诗人应该避免的不良习气。“诗中有人”对于反思一时代的文学风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乔 有人”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论中诗英译的忠实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浦立昕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首先提出“忠实”的定义,然后分析了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普遍原因,进而作者又分析了中诗英译的两个特点。最终提出不唯“忠实”而求“神似”。
关键词 忠实 英译 意象 形式 神似
下载PDF
中国文艺类型中的民俗审美——兼论“诗中有俗”与“俗中有歌”的审美特征
20
作者 朱希祥 李小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118,共6页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艺 民俗审美 有俗 有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