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诗乐合一
1
作者 孙会玲 吴青叶 《黄河之声》 2023年第5期80-83,共4页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体裁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结合,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手法的交融。赵季平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通过富有特色的创作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诗词的题材内涵,营造出中国传统艺术空灵旷达、恬静自然、清微淡远...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体裁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结合,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手法的交融。赵季平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通过富有特色的创作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诗词的题材内涵,营造出中国传统艺术空灵旷达、恬静自然、清微淡远的美学意境,体现出作品诗乐合一的艺术特性。本文以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为例,对此展开具体细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季平 古诗词艺术歌曲 诗乐合一
下载PDF
诗乐合一——李白诗歌艺术论之一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惠敏 孟修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诗的音乐性。或以诗配乐,和叶宫商金石,诗歌成为可以歌唱的词;或以诗描写音乐,使这些作品映透着中国音乐美感运思和音乐艺术的特质,显现出对中国音乐欣赏和认知中的诗境、情境、画境;或将自我内在的生命节奏、情...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诗的音乐性。或以诗配乐,和叶宫商金石,诗歌成为可以歌唱的词;或以诗描写音乐,使这些作品映透着中国音乐美感运思和音乐艺术的特质,显现出对中国音乐欣赏和认知中的诗境、情境、画境;或将自我内在的生命节奏、情感的起伏变化转化为诗的韵律与节奏,抑扬顿挫,长短有节,风格多样。李白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体现出诗乐合一的艺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诗乐合一 音乐特性
下载PDF
诗乐合一观与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允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55-59,69,共6页
以往人们大多认为白居易的讽谕诗不具有可歌性 ,但相关资料表明 ,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具有非常明确的入乐意识 ,并形成了以“诗乐合一”为特征的诗学思想。充分认识这一点 ,对重新解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诗学观具... 以往人们大多认为白居易的讽谕诗不具有可歌性 ,但相关资料表明 ,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具有非常明确的入乐意识 ,并形成了以“诗乐合一”为特征的诗学思想。充分认识这一点 ,对重新解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诗学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重视诗歌入乐的创作追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讽谕诗 诗乐合一 审美思想
下载PDF
从《春江花月夜》的改编论诗乐合一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惠敏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9-242,共4页
“乐以诗为本 ,诗以声为用” ,唐代诗人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 ,使唐诗具有了鲜明的音乐特性和独特意蕴 ,并导致了后来一些音乐家成功地将其改编为著名的乐曲 ,《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诗的基本形式乃是意象的流转、音韵的和... “乐以诗为本 ,诗以声为用” ,唐代诗人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 ,使唐诗具有了鲜明的音乐特性和独特意蕴 ,并导致了后来一些音乐家成功地将其改编为著名的乐曲 ,《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诗的基本形式乃是意象的流转、音韵的和谐、节奏的变化。作为诗的《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脉络清晰 ,本身就具有丝竹管弦弹连暗换之妙。根据诗的《春江花月夜》改编的琵琶曲《夕阳箫鼓》或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以其优美的意境 ,美妙的节奏与旋律 ,创造出动人的诗的意境。从《春江花月夜》由诗到乐的改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意象 意蕴 诗乐合一
下载PDF
由诗乐合一展望诗歌的大众化
5
作者 任震钧 《艺术广角》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一中国文学传统常称诗为“诗歌”,足见诗与音乐有多深的渊源。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宋词、元曲,一整部中国的诗史可谓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皆为入乐之歌诗,自此开启“诗乐合一”的诗歌传统。楚辞本来是楚人所歌之辞。
关键词 诗歌 大众化 "诗乐合一" 音乐性 市场文艺 流行乐坛
下载PDF
文道合一与诗乐合一--朱熹与邵雍文学本体论之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刚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9,共12页
朱熹与邵雍是理学家中的代表人物,又是理学家中的重要诗人。在理学家中,邵雍诗数量最多,朱熹诗艺术水准最高。他们都提出自己的文学本体论。与朱熹过于谨严的"文道合一"的文学本体论不同,邵雍提出了"诗乐合一"的本... 朱熹与邵雍是理学家中的代表人物,又是理学家中的重要诗人。在理学家中,邵雍诗数量最多,朱熹诗艺术水准最高。他们都提出自己的文学本体论。与朱熹过于谨严的"文道合一"的文学本体论不同,邵雍提出了"诗乐合一"的本体论主张。这是理学诗学观的两种重要理论形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方面是理学流派差异性在文学思想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理学家个性差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邵雍 “文道合一 诗乐合一
原文传递
艺文并建,互补叙事——论歌剧《一首桃花》诗乐的完美合一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琳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7期179-179,共1页
自古诗乐密不可分,"诗"须协和于"乐","诗""乐"合一,因"诗"起"乐",于"乐"用"诗"。文章以歌剧选段《一首桃花》为例旨在论述其中的诗乐关系,并浅谈在... 自古诗乐密不可分,"诗"须协和于"乐","诗""乐"合一,因"诗"起"乐",于"乐"用"诗"。文章以歌剧选段《一首桃花》为例旨在论述其中的诗乐关系,并浅谈在演唱实践中对歌剧的把握,及人物形象塑造的重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首桃花》 林徽因 诗乐合一 演唱
下载PDF
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学堂乐歌的发明及其内在张力
8
作者 陈朗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72,共26页
中国近代音乐转型源于民族建构的现实需要。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种新音乐“学堂乐歌”为核心,讨论了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的复杂关联。基于培养新民的要求,梁启超设想了一种兼具“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两大核心特征的新音乐。他的设想... 中国近代音乐转型源于民族建构的现实需要。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种新音乐“学堂乐歌”为核心,讨论了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的复杂关联。基于培养新民的要求,梁启超设想了一种兼具“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两大核心特征的新音乐。他的设想启发了学堂乐歌的音乐实践,催生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堂乐歌,即以沈心工为代表的普遍主义乐歌和以李叔同为代表的诗乐合一乐歌,也引发了一些进行调和的音乐理论尝试。不同的音乐类型背后蕴含着不同的理论假设,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之间的张力体现了民族国家理论与雅乐传统的龃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构 音乐转型 诗乐合一 普遍主义 学堂乐歌
下载PDF
诗与乐的合一——王建民《音诗——四季掠影》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振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运用现代的作曲技法表现中国的风格,体现中国人的音乐情感上,王建民先生的《音诗——四季掠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楷模与示范作用,本文对其艺术表现及特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诗乐合一 《音诗——四季掠影》 解读
下载PDF
诗乐离合与词体确立
10
作者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3-16,22,共5页
谈论词体,许多论者,或抓住长短句的特殊句式,认为词体生成于前代乐府诗或唐代近体诗;或抓住其赖以生存的音乐条件和“倚乐而歌”的音乐特性,认为其生成于隋唐燕乐.这种偏向于诗乐浅层的流弊,造成词始终是一个模糊概念.将其称为“长短句... 谈论词体,许多论者,或抓住长短句的特殊句式,认为词体生成于前代乐府诗或唐代近体诗;或抓住其赖以生存的音乐条件和“倚乐而歌”的音乐特性,认为其生成于隋唐燕乐.这种偏向于诗乐浅层的流弊,造成词始终是一个模糊概念.将其称为“长短句”、“诗余”、“乐府”、“曲子词”等便是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词的文化和文学本源深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离合 诗乐结合 词体 乐府诗 新音乐 音乐性 长短句 诗乐合一 诗歌创作 唐代近体诗
下载PDF
魏晋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之诗歌意象
11
作者 雍凌凌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0期2-2,共1页
自古以来,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在音乐艺术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诗乐合一",互为印证。本文中,笔者力图寻找出两种不同时空下的艺术形态拥有着极其相似的诗歌意象。
关键词 浪漫主义音乐 魏晋音乐 诗歌意象 诗乐合一
下载PDF
凝聚着孤寂的优雅乐章─—唐代音乐诗审美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惠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0-83,79,共5页
唐代音乐诗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它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处萌芽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唐代音乐诗在创作的内外部原因、题材、主题及创作动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审美价值以及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以证明它们的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诗... 唐代音乐诗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它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处萌芽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唐代音乐诗在创作的内外部原因、题材、主题及创作动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审美价值以及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以证明它们的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充实与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合一 孤寂 羁旅 移情
下载PDF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从《乐记》看乐与政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100-103,共4页
《乐记》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系统、完善的音乐美学著作。郭沫若先生认为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如果是这样,《乐记》的成书年代当为春秋战国之交。然而比较先秦的其它典籍,《乐记》的文本有不少拚凑痕迹,如通篇文风前后不一,... 《乐记》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系统、完善的音乐美学著作。郭沫若先生认为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如果是这样,《乐记》的成书年代当为春秋战国之交。然而比较先秦的其它典籍,《乐记》的文本有不少拚凑痕迹,如通篇文风前后不一,部分段落与《易传》、《吕氏春秋·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政治思想 音乐符号 古乐 新乐 《十三经注疏》 郑卫之音 主导意识形态 诗乐合一 成书年代
下载PDF
四声为什么分平仄两类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桂桐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四声为什么分平仄两类叶桂桐自从六朝人们自觉地将四声运用于诗歌创作与欣赏以来,一千多年过去了。一千多年来,人们在写作近体诗、填词谱曲、编写戏曲唱词时无一不讲究着平仄,在专门的理论著作中研讨着平仄。“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在... 四声为什么分平仄两类叶桂桐自从六朝人们自觉地将四声运用于诗歌创作与欣赏以来,一千多年过去了。一千多年来,人们在写作近体诗、填词谱曲、编写戏曲唱词时无一不讲究着平仄,在专门的理论著作中研讨着平仄。“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在开始把四声归成两类的时候,为什么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合一 沈约 诗乐分离 四声论 乐曲 五音 中国诗歌 经验总结 贯通古今 双音节词
下载PDF
白居易的音乐思想与讽喻诗创作
15
作者 傅瑶 《大舞台》 2010年第9期123-124,共2页
本文从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出发,指出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不仅是为了实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的,也与白居易对当时音乐的反思有关。白居易的音乐思想不仅是他创作讽喻诗的动机之一,对讽喻诗的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 诗乐合一 音乐思想 讽喻诗
下载PDF
春秋赋诗与赋、比、兴本义
16
作者 周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0-45,共6页
诗与乐分家是有一段历史的。古时候,诗乐合一,以声为用,诗三百篇皆为乐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诗乐逐渐分离,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手乐”(《论语·泰伯》)时,诗礼乐虽然还联系着,但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分明。到了战... 诗与乐分家是有一段历史的。古时候,诗乐合一,以声为用,诗三百篇皆为乐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诗乐逐渐分离,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手乐”(《论语·泰伯》)时,诗礼乐虽然还联系着,但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分明。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古乐的消亡,诗与乐最后分开,诗才以读为主,以义为用。从这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春秋时期是诗乐分离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盛行的春秋赋诗,应是这个过渡阶段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用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赋诗 本义 诗乐合一 历史演变 礼崩乐坏 三足鼎立 战国时期
下载PDF
乐府民歌艺术特色研究——评《乐府诗选》
17
作者 闫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I0004-I0004,共1页
乐府民歌不仅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语言、叙事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通俗、诗乐合一的形式,以及杂言句式等都是它的独特之处。乐府民歌还是一种歌舞表演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同时,它所表现出来的戏剧化特质,可... 乐府民歌不仅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语言、叙事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通俗、诗乐合一的形式,以及杂言句式等都是它的独特之处。乐府民歌还是一种歌舞表演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同时,它所表现出来的戏剧化特质,可以说是我国民族戏剧的前期形态,为之后民族戏剧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民歌 杂言 诗乐合一 戏剧化 歌舞表演 民族戏剧 多样化发展 独特之处
下载PDF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评《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研究》
18
作者 徐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唐代诗歌,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人类诗歌艺术的硕果。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往往也是吟唱的过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抒... 唐代诗歌,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人类诗歌艺术的硕果。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往往也是吟唱的过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抒发情感、寄寓思想,在语言与声音的碰撞中,激发人们的共鸣。中华古典诗歌的发展一直遵循着“诗乐合一”的重要规律,唐诗则把“诗乐合一”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研究》一书,正是以盛唐时期为研究背景,在深入探究唐代诗歌与音乐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上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诗歌 诗人创作 古典诗歌 唐代诗歌 盛唐时期 诗乐合一 诗歌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对古典诗歌不应采取虚无态度
19
作者 马立鞭 《当代文坛》 1985年第2期41-42,共2页
众所周知,对民族传统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态度还是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正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革命导师们都曾作过明确的、原则性的论述。概言之,就是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众所周知,对民族传统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态度还是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正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革命导师们都曾作过明确的、原则性的论述。概言之,就是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然而,近年来,受反理性、反传统这股文艺思潮的影响,在一些同志的文章和著作中流露出对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虚无主义观点。认为“古典诗词中那些田园情趣以及蕴藉含蓄的格调,与高速公路、电子计算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古典诗词 新诗 蕴藉含蓄 抒情美 诗乐合一 古典诗歌传统 田园情趣 古代诗论 无产阶级文化
下载PDF
书法的表演性与李斌权的书法创作略述
20
作者 黄君 《中国书画》 2012年第4期129-131,共3页
中国的书法艺术,实际是纸上的音乐、是笔墨的舞蹈,是无弦琴、是无声诗(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笔歌墨舞"这一词汇,十分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对书法与歌舞音乐的密切关系早有感悟。当然,就书法的实际情况而言,也有一个是否适合创作表演的... 中国的书法艺术,实际是纸上的音乐、是笔墨的舞蹈,是无弦琴、是无声诗(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笔歌墨舞"这一词汇,十分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对书法与歌舞音乐的密切关系早有感悟。当然,就书法的实际情况而言,也有一个是否适合创作表演的问题。篆、隶、楷、行书,相对比较安静,要求气息的纯厚,忌讳过分的热闹和过快的速度。这在音乐上,更接近私密的小夜曲,故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作表演。最适合创作表演的,无疑是草书,尤其是癫狂恣肆的大草、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表演性 李斌 歌舞音乐 中国人 书法艺术 诗乐合一 无弦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