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一律”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1
作者 王宏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2-64,共3页
"诗画一律"的提出与近体诗和山水画的兴起有密切关系。近体诗和古体诗相比,由于篇幅短小,为提高抒情效果必须通过景物刻画营造意境、以此为媒介来抒情。当诗歌重视对景物传神的描写时,其表现方式与山水画趋于一致。因此,"... "诗画一律"的提出与近体诗和山水画的兴起有密切关系。近体诗和古体诗相比,由于篇幅短小,为提高抒情效果必须通过景物刻画营造意境、以此为媒介来抒情。当诗歌重视对景物传神的描写时,其表现方式与山水画趋于一致。因此,"诗画一律"更精确的表述是,近体诗与山水画在推崇状物传神和不尽之意这两方面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同源 意境 诗画一律
下载PDF
论刘勰的诗本体论中的诗起源论
2
作者 王珂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刘勰将孔颖达的"必不空弦"改为了"理不空弦"。这一改动在现代诗学视野中显得格外有价值。即刘勰明确地继承了前人的诗乐同源的观点,确立了诗的最重要的形式特质音乐性,但也意识到音乐先于诗歌语言及诗乐有别,这与... 刘勰将孔颖达的"必不空弦"改为了"理不空弦"。这一改动在现代诗学视野中显得格外有价值。即刘勰明确地继承了前人的诗乐同源的观点,确立了诗的最重要的形式特质音乐性,但也意识到音乐先于诗歌语言及诗乐有别,这与现代诗歌理论研究及人类学研究得出的诗具有音乐性和音乐先于语言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结论都不谋而合,也为汉语诗歌由早期的重音乐的歌诗向诗的音乐性在后来被渐渐淡化,最后出现诗与歌的两种文体的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诗本体论 诗起源论 诗乐同源 音乐性
下载PDF
诗的源流辨析:语言诗体
3
作者 方汉文 《蒲峪学刊》 1996年第4期21-25,共5页
现在所说的古诗其实不一定都是诗,撇开那些“史”的性质的史诗不谈,即就清人沈德潜的《古诗源》、明人冯惟纳的《诗纪》、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边也十分庞杂。古人所说的诗,如孔子所谓“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专指《诗经... 现在所说的古诗其实不一定都是诗,撇开那些“史”的性质的史诗不谈,即就清人沈德潜的《古诗源》、明人冯惟纳的《诗纪》、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边也十分庞杂。古人所说的诗,如孔子所谓“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专指《诗经》,不包括别的诗。知道古人的诗与今人的诗概念不同,对研究文学起源很重要。现代人诗的观念中,说诗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其实包括了许多不是诗的成分,这就造成了慨念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诗经》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文心雕龙》 《诗纪》 《左传》 王国维 诗乐同源 古诗 源流
下载PDF
“诗化乐”与“乐化诗”——当代声乐课堂教学中“古诗新唱”模式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骥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9期167-167,共1页
音乐与文学都是在长久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艺术,虽然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分成了音乐界和文学界,但是两者依旧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音乐与文学的发展都是如此,更是流传着“诗乐同源”的说法。
关键词 诗化乐 乐化诗 诗乐同源
下载PDF
渐于诗律细
5
作者 张执浩 《中外诗歌研究》 2022年第4期3-7,共5页
从声音的角度而非音乐的角度来探讨诗歌,可以将诗学导入更加广阔的存在空间。尽管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诗歌从诞生之初就与音乐相辅相成,诗乐同源,甚至诗、乐、舞同体。
关键词 诗律 诗乐同源 诗学 相辅相成 诗歌 音乐
下载PDF
《乐记》:明代诗学“以声论诗”的纲领
6
作者 文爽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2年第1期395-415,共21页
作为儒家关于音乐的经典性文本,《乐记》是明代诗学“以声论诗”的纲领。这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在诗歌起源论上,主张诗乐同源于人心感于外物;在诗歌的生成表现论上,主张“声音之道与性情通”,强调诗声与人之性情、气质性格之间的相互关... 作为儒家关于音乐的经典性文本,《乐记》是明代诗学“以声论诗”的纲领。这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在诗歌起源论上,主张诗乐同源于人心感于外物;在诗歌的生成表现论上,主张“声音之道与性情通”,强调诗声与人之性情、气质性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诗歌的观世功能论上,主张“声音之道与政通”,强调诗声对世情政治的反映作用;在诗歌的政教功能论上,主张“诗以声为教”,强调诗声陶养性灵、风化邦国的政教作用;在诗声的性质规范和美感规范上,追求“雅正平和”与“声如贯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明代诗学 以声论诗 诗乐同源 儒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