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之歌—绝句三首》钢琴织体的诗学阐释
1
作者 郭佳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9,共9页
本文以罗忠镕的《秋之歌—绝句三首》为研究对象,从诗乐结构关系出发,以钢琴织体分析为重点,对这部小型声乐套曲的艺术气质与审美意蕴作深入的音乐诗学阐释.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钢琴织体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对歌曲内涵表达、艺术... 本文以罗忠镕的《秋之歌—绝句三首》为研究对象,从诗乐结构关系出发,以钢琴织体分析为重点,对这部小型声乐套曲的艺术气质与审美意蕴作深入的音乐诗学阐释.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钢琴织体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对歌曲内涵表达、艺术形象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之歌一绝句三首 罗忠 诗乐结构 钢琴织体 诗学阐释
下载PDF
精致于形 卓越于心——勃拉姆斯重唱套曲(Op.20)的音乐语言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瑞 汪晓庆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9,5,共10页
勃拉姆斯的众多作品中,重唱套曲(Op.20)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淡忘,但它却是勃拉姆斯生命历程中一次真实情感的记述,尽管这段感情最终因对于克拉拉·舒曼的难以忘却的情结而夭折。文章通过对作品的音乐语言、诗乐与琴乐结构以及艺术风... 勃拉姆斯的众多作品中,重唱套曲(Op.20)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淡忘,但它却是勃拉姆斯生命历程中一次真实情感的记述,尽管这段感情最终因对于克拉拉·舒曼的难以忘却的情结而夭折。文章通过对作品的音乐语言、诗乐与琴乐结构以及艺术风格进行深入解读,以此感受勃拉姆斯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美学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重唱套曲 调性扩张 诗乐结构 琴乐结构
下载PDF
跨文化跨时空的精神对话——朱世瑞《双韵》技法特征和人文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29-132,155,共5页
《双韵》以汉德语言文字的声、形、义作为基础形成线条音调、节奏时值、复调对位、配器音响等技术参数,同时诗歌与音乐相互融通进一步形成特定的诗乐结构。作曲家基于双语思维下的创作技法探索在新世纪艺术音乐的东西交流中,在如何继承... 《双韵》以汉德语言文字的声、形、义作为基础形成线条音调、节奏时值、复调对位、配器音响等技术参数,同时诗歌与音乐相互融通进一步形成特定的诗乐结构。作曲家基于双语思维下的创作技法探索在新世纪艺术音乐的东西交流中,在如何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并与世界当代艺术平等对话这个紧迫课题下,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结构 诗乐结构 对话
下载PDF
古今对问 诗乐和鸣--朱世瑞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鹏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1,共15页
出于对屈原长诗《天问》的感悟以及“曲高和众、通而不俗”的艺术追求,作曲家朱世瑞在2006年创作了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作品凭借诗乐意象的转化表达、五声性与半音化相结合的音高组织思维以及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润腔特色的乐队... 出于对屈原长诗《天问》的感悟以及“曲高和众、通而不俗”的艺术追求,作曲家朱世瑞在2006年创作了竹笛协奏曲《〈天问〉之问》。作品凭借诗乐意象的转化表达、五声性与半音化相结合的音高组织思维以及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润腔特色的乐队写作等创作手段,不仅成功塑造出屈原形象所象征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而且还表达出了一种远古与现代并存、诗意与乐境互融的艺术境界。文章通过对作品诗乐关系的阐释,以音高、节奏素材的衍展方式、乐队写作特点以及整体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技术分析,揭示作曲家在融汇西方现代音乐观念、中国古典诗词魅力以及传统民间音乐格致上的处理手法,以及为创作出兼具鲜明民族文化内涵和当代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所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之问》 诗乐结构 综合调式 润腔手法 民族性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