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的诗史特征
1
作者 方葶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在此以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以及民国年间邹弢主编的《希社中兴续编》为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中史实的即时性及完整性,二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多引用典故,三... 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在此以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以及民国年间邹弢主编的《希社中兴续编》为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中史实的即时性及完整性,二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多引用典故,三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讽刺之意仍存、献谏之旨尽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新乐府 诗史特征
下载PDF
《征清诗史》对甲午“战争影像”的建构与其“诗史”特征
2
作者 杨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征清诗史》是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日本汉诗专集,其以诗歌的方式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完成了对“诗史”的阐释,在甲午日本汉诗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征清诗史》详细记述了甲午战事的经过,表现了战争场面,通过对战争环境与氛围的渲染、对... 《征清诗史》是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日本汉诗专集,其以诗歌的方式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完成了对“诗史”的阐释,在甲午日本汉诗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征清诗史》详细记述了甲午战事的经过,表现了战争场面,通过对战争环境与氛围的渲染、对战争场景的多元表现及对参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建构出了甲午战争影像。在形式方面,其诗、注、评有机结合的叙事特点拓宽了传统“诗史”的表现形式,组诗的叙事方法又强化了其“诗史”特征。另外,《征清诗史》中征引了大量日方战争史料,对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汉诗 《征清诗史 诗史特征
下载PDF
论元好问丧乱诗“诗史”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玲卿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6-31,共6页
元好问是金代的诗文大家,其在金元易代之际创作的反映社会动乱、人民丧亡的丧乱诗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被称为金元鼎革之际的一部"诗史"。元好问丧乱诗的"诗史"特征具体表现为以诗论史、以诗证史... 元好问是金代的诗文大家,其在金元易代之际创作的反映社会动乱、人民丧亡的丧乱诗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被称为金元鼎革之际的一部"诗史"。元好问丧乱诗的"诗史"特征具体表现为以诗论史、以诗证史和以诗补史三方面。其丧乱诗中"诗史"特征的形成原因与他本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及真正学习杜甫的诗歌创作有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元好问丧乱诗的这一诗歌特征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丧乱诗 诗史特征
下载PDF
袁凯《海叟集》中的元末兵乱诗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德敬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袁凯在元末以《白燕》诗赢得了"袁白燕"的雅称,其实袁凯在咏物诗之外尚有很多诗歌是非常可观的。其反映元末战争的兵乱诗就有很大的题材价值。元朝末年天下板荡,以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代表的反元力量与以脱脱、达识帖睦... 袁凯在元末以《白燕》诗赢得了"袁白燕"的雅称,其实袁凯在咏物诗之外尚有很多诗歌是非常可观的。其反映元末战争的兵乱诗就有很大的题材价值。元朝末年天下板荡,以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代表的反元力量与以脱脱、达识帖睦迩、杨完者、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为代表的元朝军事力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斗争。袁凯对这些斗争的描写总体上来讲是符合史实的,这种诗史特征是其"宗杜"的必然结果与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凯 《海叟集》 诗史特征 红巾军 元朝官军
下载PDF
论近代新乐府诗的体式与特质
5
作者 方葶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新乐府诗作为书写时事、讽刺现实、体现民之艰辛的特殊诗体,在这中国近代依然占据着一定位置。行文将从近代新乐府诗的诗歌体式、近代新乐府诗的场面描写以及近代新乐府诗"以史入诗,以诗存史"特点这三方面略论近代新乐府创作... 新乐府诗作为书写时事、讽刺现实、体现民之艰辛的特殊诗体,在这中国近代依然占据着一定位置。行文将从近代新乐府诗的诗歌体式、近代新乐府诗的场面描写以及近代新乐府诗"以史入诗,以诗存史"特点这三方面略论近代新乐府创作的体式与诗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新乐府 诗歌体式 场面描写 诗史特征
下载PDF
清代闺秀诗学观念论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清秀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女作家及诗文集刊刻的数量表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但真正使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则是闺秀在其擅长的诗歌领域内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性别诗学理论:尊崇温柔敦厚诗学传统的同时又把秀丽婉... 女作家及诗文集刊刻的数量表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但真正使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则是闺秀在其擅长的诗歌领域内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性别诗学理论:尊崇温柔敦厚诗学传统的同时又把秀丽婉转的风格作为闺秀文学的审美理想;"风云月露"的闺情写作与沉郁顿挫"感时叙事"的诗史之作并存;"学以济诗"的诗学观念指导下的经史研读与诗词写作训练是女性文学成就取得的必要条件。闺秀对诗学理论的关注和建构,使女性文学具有了独立性和学术性,不仅丰富了文学批评史,也使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容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柔敦厚 审美理想 诗史特征 学以济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