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地理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经》 地理学 地理科学 地球科学 诗地理考 地理观 性情 王应麟 名物
下载PDF
试论朱右曾《毛诗》地理研究法——以《诗地理征》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林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嘉定大儒朱右曾贯通经学,精熟舆地,于《毛诗》地理学深有研究,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成《毛诗》舆地学研究集大成著作《诗地理征》七卷。朱右曾综合运用了博征文献、详度地势、斟酌史事、考察遗迹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毛诗》地... 嘉定大儒朱右曾贯通经学,精熟舆地,于《毛诗》地理学深有研究,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成《毛诗》舆地学研究集大成著作《诗地理征》七卷。朱右曾综合运用了博征文献、详度地势、斟酌史事、考察遗迹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毛诗》地理所涉及的同名异地、记载抵牾等问题进行了合理深入的考辨推断,对旧解前说之讹误进行全面而又彻底的梳理厘正,体现了朱氏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超卓的考据水准。在此基础上,朱氏更尝试利用地理考证成果推究先秦史实,堪称以经证史之著例。然而朱氏考据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可谓白璧微瑕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右曾 《毛》地理学 诗地理征》 地理考据
下载PDF
王应麟《诗地理考》述评
3
作者 张保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75-78,共4页
王应麟著述丰富,其学术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诗地理考》是王应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学成果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诗经》地理学研究专著,其撰著体例及考察史地之法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在辑佚、校勘等方面亦有相当价值,该书也存在阅读和... 王应麟著述丰富,其学术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诗地理考》是王应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学成果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诗经》地理学研究专著,其撰著体例及考察史地之法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在辑佚、校勘等方面亦有相当价值,该书也存在阅读和使用难度大、引用史料不够严谨、考史有误、重复及讹、衍、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应麟 著述 诗地理考 价值与不足
下载PDF
尹继美《诗地理考略》“以风动人”的政治理想及其体例特色
4
作者 邓稳 任茂雪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清代考据学的昌盛促进了《诗经》地理研究的勃兴,而尹继美《诗地理考略》是其中最为时人称颂的一部《诗经》地理研究专书。尹继美吸收前人的地理风俗观点,结合晚清时代背景,将自己“以风动人”的政治理想融入对《诗经》的地理考证,从而... 清代考据学的昌盛促进了《诗经》地理研究的勃兴,而尹继美《诗地理考略》是其中最为时人称颂的一部《诗经》地理研究专书。尹继美吸收前人的地理风俗观点,结合晚清时代背景,将自己“以风动人”的政治理想融入对《诗经》的地理考证,从而形成《诗地理考略》独特严谨的体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地理 诗地理考略》 “以风动人” 体例
下载PDF
论永明体的格律诗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思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诗,永明体可简称永体,诞于南朝齐齐武帝永明年 间(483~494)。是时,汉字四声平、上、去、入首创,随后以沈约、谢月兆、王融为代表的诗人群,将平声作格律平(—),上、去、入三声作格律仄(|),平仄声节(单声或双声的)交错便构成平... 诗,永明体可简称永体,诞于南朝齐齐武帝永明年 间(483~494)。是时,汉字四声平、上、去、入首创,随后以沈约、谢月兆、王融为代表的诗人群,将平声作格律平(—),上、去、入三声作格律仄(|),平仄声节(单声或双声的)交错便构成平仄声律句,而率先用于五言诗的创作,那时 世呼“永明体”。逮至初唐高宗朝(650~684)作为科举考试试题的近体诗兴起,便称永体为 古体,近体为“律诗”,至今1300余年矣!后人皆信不疑。然而这却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本文 从永体与近体的详细比较中得出,近体实际上是永体分类中的一类,是经初唐严格化了的“ 粘式”永体诗。结论:永体是近体的母体,永体与近体、词体、曲体应同属格律诗,约1300 年的诗体结论当予以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齐 永明体 格律 约l300年体结论 反转
下载PDF
《凿石浦志》:杜甫湖湘诗地域研究的重要史料
6
作者 曾绍皇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第2期19-28,共10页
大历三年冬,杜甫从湖北公安南下湖南岳阳,漂泊流寓,徘徊湘中,贫病交加,病卒潭州。关于杜甫晚年行踪,湖南方志多有记载。《凿石浦志》作为我国较为稀见的村镇方志,其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有关杜甫行踪遗迹的杜诗学史料:考证了凿石浦、少陵草... 大历三年冬,杜甫从湖北公安南下湖南岳阳,漂泊流寓,徘徊湘中,贫病交加,病卒潭州。关于杜甫晚年行踪,湖南方志多有记载。《凿石浦志》作为我国较为稀见的村镇方志,其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有关杜甫行踪遗迹的杜诗学史料:考证了凿石浦、少陵草堂、庆霞寺、怀杜岩等与杜甫相关名胜遗迹的源流变迁,为"凿石浦""少陵草堂"等地名实地确认提供了充分证据;绘制的《石浦全图》简洁明晰,为准确理解《宿凿石浦》一诗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收录的乡贤吟咏唱和诗歌数量繁夥,凸显了湖湘百姓对杜甫遗迹的凭吊、对杜甫诗歌的赏鉴和对杜甫精神的缅怀,是湖南杜诗学史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石浦志》 《宿凿石浦》 湖湘
下载PDF
韦庄诗地名新考
7
作者 张鹏飞 解冰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30-131,共2页
唐五代时的诗人韦庄,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集《浣花集》历来受到重视,并曾有注释本行世。但在过去注释韦庄诗集的书中,对诗集中的地名却有个别误解。笔者在研读过程中,针对其中的地名进行了新的考证。
关键词 韦庄 地名 唐五代 《浣花集》
下载PDF
论宋山水诗地域意识的四重性--以南宋山水诗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显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宋调山水诗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域空间名称、方位意识入标题或主体是其重要特征。其建构具有四重性,即融合历史地理文化发展的宋代地域意识的社会性,山水诗地域意识蕴含的审美情怀、历史情怀的文化性,山水诗地域意识蕴含的诗人爱... 宋调山水诗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域空间名称、方位意识入标题或主体是其重要特征。其建构具有四重性,即融合历史地理文化发展的宋代地域意识的社会性,山水诗地域意识蕴含的审美情怀、历史情怀的文化性,山水诗地域意识蕴含的诗人爱国参政的政治性,山水诗地域意识寓含抗敌斗争和亡国思念的民族性。宋代山水诗在时代条件下呈现六大地域空间体系,大量优秀山水诗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之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山水 地域空间 社会性 文化性 政治性 民族性
下载PDF
“海外五逐客”谪琼诗地域特色探微
9
作者 向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8-21,38,共5页
海南自汉开疆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古代中国最边远的州郡,一直以来它都被视作远谪罪臣的流放之所。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谪居昌化军三年,在海南当地留下了不少遗迹。有着"海外五逐客"之称的李德裕、李纲、赵鼎、胡... 海南自汉开疆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古代中国最边远的州郡,一直以来它都被视作远谪罪臣的流放之所。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谪居昌化军三年,在海南当地留下了不少遗迹。有着"海外五逐客"之称的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等五人,是较早的在海南留下笔墨的贬谪文士。在他们所作的谪琼诗中,不乏从正面或侧面描写海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这些篇章不仅为后世了解、认识海南提供契机,同时也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李纲 赵鼎 胡铨 李光 谪琼 地域特色
下载PDF
韦庄诗地名人名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鹏飞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韦庄 罗隐 白居易 三百 五代 地名 唐末
全文增补中
杜甫同谷纪行诗地名注释补正
11
作者 李树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50-51,共2页
唐肃宗乾元二载(公元759年)仲秋,杜甫辞华州司功参军西行,居秦州(今天水市)不满四个月,初冬十月又启程赴同谷(今甘肃成县)。自秦州赴同谷及自同谷启程入川,历时两月,其间行吟赋诗十五首,皆以所经地名为题。弄清每一地名之... 唐肃宗乾元二载(公元759年)仲秋,杜甫辞华州司功参军西行,居秦州(今天水市)不满四个月,初冬十月又启程赴同谷(今甘肃成县)。自秦州赴同谷及自同谷启程入川,历时两月,其间行吟赋诗十五首,皆以所经地名为题。弄清每一地名之确切位置于考察诗人行踪及领会诗中情意至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旧注的阙谬之处予以补正,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泥 纪行 杜甫 成县 龙门镇 青阳 一统志 秦州 郡县 蜀道
下载PDF
武侯祠:杜甫夔州诗地名考释
12
作者 刘真伦 《杜甫研究学刊》 1990年第3期71-71,43,共2页
成都的武侯祠,可以说是名闻天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的诗篇,更使它的盛名干古不衰。但杜甫更为着力歌的、则是夔州的武侯祠。只算专此题的,就有五首之多。而成都则不过上引的一首。夔州诗中,“诸葛... 成都的武侯祠,可以说是名闻天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的诗篇,更使它的盛名干古不衰。但杜甫更为着力歌的、则是夔州的武侯祠。只算专此题的,就有五首之多。而成都则不过上引的一首。夔州诗中,“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貌肃清高。”也是流传遐迩的名篇。但夔州武侯祠的命运,却不及成都武侯祠。尽管同样处于旅游胜地,但夔州的武侯祠,数十年来破坏尽,至今可以说是踪迹全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武侯祠 宗臣 杜甫 名闻天下 锦官城 《蜀相》 旅游胜地
下载PDF
谢灵运诗地名考三则
13
作者 陈冰原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一、西射堂不在城外谢灵运的《晚出西射堂》一诗,写的是深秋旁晚,暮色苍茫中,诗人步出西射堂,走出西城门,远眺西山,触景生情。诗的描写对象是西山。《温州府志》录此诗时,题名《西山》,很切实际。西射堂在诗中,原只是这次行动的出发点,... 一、西射堂不在城外谢灵运的《晚出西射堂》一诗,写的是深秋旁晚,暮色苍茫中,诗人步出西射堂,走出西城门,远眺西山,触景生情。诗的描写对象是西山。《温州府志》录此诗时,题名《西山》,很切实际。西射堂在诗中,原只是这次行动的出发点,对诗的理解本来不关紧要,但经注家的错解,反给读者带来了疑惑,所以有加以订正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石门 永嘉县 西山 地名 注家 永嘉郡 题名 注释 订正
下载PDF
《沧浪诗话》“正法眼”说的诗学意义——兼论“法眼”与“诗眼”
14
作者 康光磊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在《沧浪诗话》中,“正法眼”及相近表述所蕴含的诗学主张构成了严羽独特的“正法眼”说,它将难以琢磨、言说和触摸的最高诗道以禅喻的方式揭示出来,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体系,提升了古典诗学对于诗歌难言之妙的阐释力,在诗学史上有... 在《沧浪诗话》中,“正法眼”及相近表述所蕴含的诗学主张构成了严羽独特的“正法眼”说,它将难以琢磨、言说和触摸的最高诗道以禅喻的方式揭示出来,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体系,提升了古典诗学对于诗歌难言之妙的阐释力,在诗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通过厘定“正法眼”说相关术语的内涵,阐释“正法眼”说与严羽“诗识观”“妙悟说”等诗学主张有机融合的内在理路,进而提出“正法眼”说是逻辑自洽、内证严密的完整体系。通过“法眼”与“诗眼”的辨析,指出严羽既重视“诗中之眼”的局部锤炼,更重视“诗家之眼”的整体观照,从而彰显“正法眼”说在严羽“以禅喻诗”体系中独特的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法眼”说 《沧浪话》 学价值 法眼
下载PDF
论张问陶诗与性灵派
15
作者 谢桃坊 《文史杂志》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清代蜀中第一诗人张问陶,今存诗三千余首。他自15岁作诗,28岁时已呈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后期的感怀、题画和哲理诗均达于新的境界。他虽与性灵派诗人袁枚有交谊,同宗性灵,论诗亦同,但却具有自己的风格。袁枚诗浮滑纤佻,张问陶诗并无此... 清代蜀中第一诗人张问陶,今存诗三千余首。他自15岁作诗,28岁时已呈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后期的感怀、题画和哲理诗均达于新的境界。他虽与性灵派诗人袁枚有交谊,同宗性灵,论诗亦同,但却具有自己的风格。袁枚诗浮滑纤佻,张问陶诗并无此弊。他情感沉郁,意象新奇,流畅豪放,颇具空灵奇崛的艺术特征,因此在众多清代诗人中能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问陶 袁枚 船山 性灵派
下载PDF
从“栈石星饭的岁月”到“骤山骤水的行程”:戴望舒西语译诗对其创作的影响
16
作者 唐雨齐 国序芃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09-213,共5页
西班牙语译诗在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翻译工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面对残酷的时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走出象征主义的藩篱,趋向现实主义的基调。在这一诗风转变的过程中,他有意从洛尔迦等西班牙“27一代”诗人作品及西班牙战... 西班牙语译诗在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翻译工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面对残酷的时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走出象征主义的藩篱,趋向现实主义的基调。在这一诗风转变的过程中,他有意从洛尔迦等西班牙“27一代”诗人作品及西班牙战争谣曲中找寻指引,在乱世之中照亮一条全新的诗歌创作之路。谣曲是西班牙古老的民歌形式,在二十世纪经洛尔迦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而再度焕发生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这一题材简易、易于传唱的诗体又被运用于反法西斯歌谣的创作。戴望舒对洛尔迦和西班牙抗战谣曲的翻译,既映射出他本人的文学趣味,又指导了抗战时期诗人自身的诗歌创作。本文将从风格、形式、意象等方面,探讨西语译诗对戴望舒后期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西班牙 歌创作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国内宋代茶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精耕 曾思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茶诗研究热度的上升,学界对宋代茶诗的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其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4-2000年,为研究发轫期;2001-2016年,为研究蓬勃发展期;2017年至今,为研究渐趋成熟期。总体上看... 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茶诗研究热度的上升,学界对宋代茶诗的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其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4-2000年,为研究发轫期;2001-2016年,为研究蓬勃发展期;2017年至今,为研究渐趋成熟期。总体上看,近四十年来,宋代茶诗研究成果不算少,但还基本停留在茶诗名家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如茶诗地理学研究还相对较少,茶诗的艺术性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未来宋代茶诗研究还可在宏观把握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研究的优势,从多角度切入,进一步拓展、深入对宋代茶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四十年 宋代茶研究 阶段性特点
下载PDF
楚简诗类文献与孔子删《诗》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峰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孔子删《诗》与否一直是《诗》学史上的一大难题,结合楚简中越来越多的诗类文献,并从古本《诗》的编集流传、孔子时《诗》的形态、主张删《诗》者的论据等角度看,孔子可能并未删《诗》。首先,古本《诗》的编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乐官最... 孔子删《诗》与否一直是《诗》学史上的一大难题,结合楚简中越来越多的诗类文献,并从古本《诗》的编集流传、孔子时《诗》的形态、主张删《诗》者的论据等角度看,孔子可能并未删《诗》。首先,古本《诗》的编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乐官最初对诗歌进入《诗》文本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甚至删削,清华简《耆夜》中的《蟋蟀》和《周公之琴舞》等都启示这一点。其次,《诗》传到孔子时,整体框架等与今本《诗》差别应该不是很大。最后,《史记·孔子世家》所言“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的说法有不合事实之处;“诗三百”不是专指孔子所删之《诗》而言,它与《诗》的含义不是对立的,而是大体一致的。总之,孔子并未删《诗》,只是进行了正乐、调整篇次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孔子 删《
下载PDF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共情与场景融合——以《诗画中国》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力 《视听》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共情传播和场景传播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重要理论支撑,是节目的核心和载体。《诗画中国》通过数字戏剧化的主题演绎,实现共情传播,引发观众的文化认同;利用...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共情传播和场景传播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重要理论支撑,是节目的核心和载体。《诗画中国》通过数字戏剧化的主题演绎,实现共情传播,引发观众的文化认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元化艺术形式,实现场景传播,改善观众的观看体验,并将传统诗画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相融合,积极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场景传播 画中国》 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及其美学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东 杜非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文章根据莎诗意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旨在突出莎诗中意象的条理性,识别不同类型意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莎诗意象的梳理,突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展示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体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文章根据莎诗意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旨在突出莎诗中意象的条理性,识别不同类型意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莎诗意象的梳理,突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展示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体验意象所带来的艺术愉悦和思维探索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分类 美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