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朦胧诗:一个需要继续重述的诗学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爱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朦胧诗作为汉语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潮之一,已经载人史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载人并非如新月诗派对汉语新诗形式的提倡作为主要功绩一样达成共识,而是在充满争议和悖论中被书写的。
关键词 诗学概念 朦胧诗 重述 新诗形式 新月诗派 新诗史 汉语 诗作
下载PDF
幻象:一个意蕴丰厚的诗学概念——论闻一多的“幻象说”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惠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幻象说”是闻一多早期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而且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论。闻一多所说的“幻象”主要具有真确明了的形象性、超越现实的虚幻性、富于幻想的奇异性、蕴藏神韵的含蓄性等审美特征。闻一多的“幻象说”具有重要... “幻象说”是闻一多早期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 ,而且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论。闻一多所说的“幻象”主要具有真确明了的形象性、超越现实的虚幻性、富于幻想的奇异性、蕴藏神韵的含蓄性等审美特征。闻一多的“幻象说”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概念 闻一多 幻象 审美特征 诗学价值 想象 诗歌评论 中国 现代诗
下载PDF
清人诗学概念和命题述评
3
作者 王英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52-58,共7页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宝库。清代诗学家之众多与诗学理论之丰富皆超越历代。其诗学理论既继承了前代的精华,又结合当代创作实践加以创造,从而使古典诗学的传统得到发展。诗学理论的基础是诗学概念、命题。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宝库。清代诗学家之众多与诗学理论之丰富皆超越历代。其诗学理论既继承了前代的精华,又结合当代创作实践加以创造,从而使古典诗学的传统得到发展。诗学理论的基础是诗学概念、命题。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富于美学价值的崭新诗学命题,或者古老的诗学命题又被赋予新的涵义。但是中国古典诗学概念、命题往往概括性甚强,大多缺乏科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诗学概念 《随园诗话》 论诗 述评 清人 四美 清代诗学 诗学理论 长短句
下载PDF
《原诗》诗学概念关系考辨
4
作者 谷维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59-464,共6页
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一系列诗学概念,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是诗学源流,有正变、盛衰、演革、因创;二是诗歌创作,在物包括理、事、情,在我包括才、胆、识、力,中间又以法相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然出于纠正明人论诗过于极... 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一系列诗学概念,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是诗学源流,有正变、盛衰、演革、因创;二是诗歌创作,在物包括理、事、情,在我包括才、胆、识、力,中间又以法相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然出于纠正明人论诗过于极端的需要,叶氏诗歌创作论中的一些观点显得稍有偏颇,值得商榷。厘清这些纷繁复杂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叶氏观点,并对其加以调整、修订,有助于我们清晰深透地把握叶燮的诗学观念,加深对《原诗》诗论史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诗学概念 源流 创作理念 考辨
下载PDF
清人诗学概念命题阐释——读清代诗论札记
5
作者 王英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3-57,79,共6页
清代诗学概念、命题是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这些概念、命题的意蕴往往难以把握。为此,本文对部分清代诗学概念、命题作了辨析。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清人诗学 诗学概念 命题
下载PDF
“圆照”:从佛教术语到诗学概念 被引量:3
6
作者 钟仕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0,共7页
"圆照"本来是一个佛教术语,通过与魏晋玄学的互渗和社会生活的交融,经过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逐渐从宗教领域向诗学概念转化。唐宋时期,在禅宗的推动下,"圆照"的内涵在"妙悟"中得到延展,演变为一个影响深... "圆照"本来是一个佛教术语,通过与魏晋玄学的互渗和社会生活的交融,经过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逐渐从宗教领域向诗学概念转化。唐宋时期,在禅宗的推动下,"圆照"的内涵在"妙悟"中得到延展,演变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学概念。从佛教"圆照"学说转化为诗学概念可以看到,佛教传进中土之后,由于梵汉翻译留下的语言空间给中国本土文化接受印度佛教文化提供了新造的条件,而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与佛教般若空宗"旧义"和"心无义"的融合渗透则加速了这种新变。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本土原有的诗学观念发生转变,催生出新的诗学概念。这对我们认识中国诗学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照 圆觉 妙悟 佛教术语 诗学概念
原文传递
走向生态诗学:中国现代诗学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 被引量:5
7
作者 代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现代诗学 中国现代 学科建设 生态 文艺理论 批评理论 诗学概念 狭义
下载PDF
诗学视域下李白《长干行》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庞德、许渊冲译本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巧平 《发展》 2017年第1期89-90,共2页
一、诗学“诗学”一词可追溯至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著的Poetics,是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诗学概念用于翻译研究领域时被赋予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诗学概念 《长干行》 英译本 许渊冲 庞德 对比 李白 视域
下载PDF
人类诗学在中国
9
作者 李晓禺 《中外诗歌研究》 2012年第4期28-28,共1页
在中国,译介或大力倡导人类学诗学的学者主要有叶舒宪、庄孔韶、张德明、习传进等人。叶舒宪认为人类学诗学是文学人类学的五大流派之一。庄孔韶的人类学诗学观念,是预期人类学家的特殊视角和“不浪费的人类学”思想密切相关。张德明... 在中国,译介或大力倡导人类学诗学的学者主要有叶舒宪、庄孔韶、张德明、习传进等人。叶舒宪认为人类学诗学是文学人类学的五大流派之一。庄孔韶的人类学诗学观念,是预期人类学家的特殊视角和“不浪费的人类学”思想密切相关。张德明、习传进的人类学诗学概念主要是指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可以看作是文学家的人类学诗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诗学观念 中国 人类学转向 人类学家 文学批评 诗学概念 诗学批评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个人写作”诗学探析
10
作者 谭五昌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2期39-39,共1页
把“个人写作”这个诗学概念置放于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语境,尤其是90年代诗歌文化语境当中进行考察。它意味着当代诗歌写作的理论建构已经进入充分自觉的阶段。在此,“个人写作”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性化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与自我表现... 把“个人写作”这个诗学概念置放于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语境,尤其是90年代诗歌文化语境当中进行考察。它意味着当代诗歌写作的理论建构已经进入充分自觉的阶段。在此,“个人写作”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性化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与自我表现等方面的含义,更为重要的,“个人写作”是指诗人以个体化的精神立场、艺术抱负与美学趣味为出发点。对个人化的思想情感在个人话语层面的维护与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个人写作 诗学概念 中国当代诗歌 文化语境 艺术特色 诗歌写作 自我表现
下载PDF
叙事的限度与升华:重思当代诗歌
11
作者 王东东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6,共9页
中国当代诗歌显然已经形成了叙事性一家独大的专制性局面,诗人们耽溺于叙事性的体制化书写而画地为牢,以至于不仅遗忘了诗歌的方法与本质中还应包含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甚至远离了崇高的诗歌精神和高远的诗学理想,这不能不说是让人遗憾的... 中国当代诗歌显然已经形成了叙事性一家独大的专制性局面,诗人们耽溺于叙事性的体制化书写而画地为牢,以至于不仅遗忘了诗歌的方法与本质中还应包含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甚至远离了崇高的诗歌精神和高远的诗学理想,这不能不说是让人遗憾的,会让人感慨诗歌和诗学在我们时代的命运。诚然,我们时代诗学的危机并非独属于诗歌,而是和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紧密相连,但澄清有关诗学的基本概念并反省它们在我们时代的应用还是必要的,也许最后我们会承认,诗学概念的具体应用虽然有其不同年代的特殊需要与针对性,但往往是有所局限甚至褊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精神 当代诗歌 诗学理想 专制性 叙事性 抒情性 体制化 诗学概念
下载PDF
重探“抒情传统”的定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旻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3期41-44,共4页
1950年代前后,“抒情传统”作为一种宏观地论述中国文学的诗学概念,被海外汉学界率先提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港台地区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大陆学界接触“抒情传统”理论有一定延迟.
关键词 抒情传统 定义 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50年代 诗学概念 港台地区 研究者
下载PDF
“朦胧”:向复杂与深刻敞开的幽密暗道——先锋诗歌批评关键词解读之一
13
作者 崔修建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朦胧”是新时期以来先锋诗歌批评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它是一个歧义纷呈的概念,其中混杂着不同的诗歌观念、价值评判标准和感情色彩,“朦胧”有时指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指一种语言风格,有时也指一种诗歌现象或者流派,与之相接... “朦胧”是新时期以来先锋诗歌批评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它是一个歧义纷呈的概念,其中混杂着不同的诗歌观念、价值评判标准和感情色彩,“朦胧”有时指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指一种语言风格,有时也指一种诗歌现象或者流派,与之相接近的古典诗学概念大致有“含蓄”、“隐秀”等,常常与现代诗学中的“晦涩”概念并举.有时直接与之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批评 “朦胧” 关键词 解读 诗学概念 诗歌观念 感情色彩 评判标准
下载PDF
论古代诗歌的言“理”特质
14
作者 吴建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2-54,共3页
中国古代诗歌以“言志”、“缘情”为主,但言“理”也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基本特质。诗歌言“理”的关键在于,必须寓“理”于审美形式之中,使诗富于“理趣”。即言“理”不能违背诗歌自身的审美规律。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中国 审美理论 文学理论 诗学概念
下载PDF
黄礼孩访谈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礼孩 明飞龙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5期49-51,共3页
明飞龙:这份刊物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的?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诗歌与人》产生的影响。黄礼孩:《诗歌与人》是1999年底创办的,到现在也10年了。《诗歌与人》先后推出“70后”、“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诗学概念,在诗歌界产生了较... 明飞龙:这份刊物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的?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诗歌与人》产生的影响。黄礼孩:《诗歌与人》是1999年底创办的,到现在也10年了。《诗歌与人》先后推出“70后”、“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诗学概念,在诗歌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录 “70后” 诗学概念 诗歌 创办
下载PDF
意深词浅:袁枚“性灵”的特征与呈现方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芸芸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性情”是清人反驳明七子的有效武器,是诗学阐述的出发点。但袁枚将之由诗学基本概念转变为诗学核心概念,强调性灵是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独特、深刻、通达,并归于“正”,中国文学情感表达的传统得以在诗学理论上完成接轨并深化... “性情”是清人反驳明七子的有效武器,是诗学阐述的出发点。但袁枚将之由诗学基本概念转变为诗学核心概念,强调性灵是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独特、深刻、通达,并归于“正”,中国文学情感表达的传统得以在诗学理论上完成接轨并深化。袁枚还强调以“词浅”的方式进行呈现,以达到天籁的状态。其诗歌创作践行“意深词浅”,自然也是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性灵 意深词浅 诗学核心概念
下载PDF
清代“唐宋诗之争”二元对立的消解及自反性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芸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31,共8页
学界习惯视清代"唐宋诗之争"为"宗唐""宗宋"二元对立,或提出内涵更不明确的"唐宋兼宗"以示折衷。实际上清代"唐宋诗之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唐或者学宋的诗歌创作主张的争论,"... 学界习惯视清代"唐宋诗之争"为"宗唐""宗宋"二元对立,或提出内涵更不明确的"唐宋兼宗"以示折衷。实际上清代"唐宋诗之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唐或者学宋的诗歌创作主张的争论,"宗唐"与"宗宋"的理论基础并不相同,无法构成二元对立。从讨论宋诗的价值,深入到讨论"诗言志""性情之正""辨体""温柔敦厚""正与变""拟议与变化""学问""赋比兴"等传统诗学核心概念,才是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内核。究其实,"唐宋诗之争"或可置换为传统诗学核心概念之争。结合最终清人从探求唐宋诗的延续性,及取消唐宋对立的合理性两方面结束论争的理论思路来看,清代"唐宋诗之争"具有自反性特征。由此我们便可以清楚确定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唐宋诗之争” 传统诗学核心概念 二元对立 自反性
下载PDF
两个版本《朦胧诗选》的出版考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红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178,共7页
自1980年“朦胧诗”这个诗学概念诞生以来,中国出版界出版了大量以朦胧诗命名的以及和朦胧诗有关的朦胧诗选。其中,出版年份最早、发行数量最大、再版次数最多、读者评价最好、社会影响最广、文学价值最高、畅销时间最久的朦胧诗选本,... 自1980年“朦胧诗”这个诗学概念诞生以来,中国出版界出版了大量以朦胧诗命名的以及和朦胧诗有关的朦胧诗选。其中,出版年份最早、发行数量最大、再版次数最多、读者评价最好、社会影响最广、文学价值最高、畅销时间最久的朦胧诗选本,首选由辽宁大学中文系女学生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编选的,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出版界 诗选 考证 版本 文艺出版社 诗学概念 发行数量
下载PDF
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小学写作教学透视
19
作者 徐亚芹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1年第3期33-34,共2页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归属于文学语言的理论范畴。即"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归属于文学语言的理论范畴。即"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理论 写作教学 小学 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 20世纪 诗学概念 文学语言
下载PDF
意象与结构的微妙诗韵--论埃兹拉·庞德“超位法”中的俳句美学
20
作者 李疏桐 《中外诗歌研究》 2021年第3期36-37,共2页
“超位法”(super-position)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借鉴日本俳句提出的重要诗学概念与创作方法,即将一种联想、意象重叠在另一个联想意象之上。我们需要在史实证据、具体的诗歌作品以及诗... “超位法”(super-position)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借鉴日本俳句提出的重要诗学概念与创作方法,即将一种联想、意象重叠在另一个联想意象之上。我们需要在史实证据、具体的诗歌作品以及诗学理论的基础上,细致地考察庞德“超位法”与俳句美学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英美意象派 俳句 诗学理论 埃兹拉·庞德 诗韵 诗学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