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诗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风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闫雅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49,共4页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引起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最大兴趣的篇章之一,因而向来聚颂纷纭,未有共识。本文试图将这一具有浓厚中国文论色彩的术语置于比较诗学的视野中,关注其在现代诗学中的种种诠释,并试图分析其...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中引起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最大兴趣的篇章之一,因而向来聚颂纷纭,未有共识。本文试图将这一具有浓厚中国文论色彩的术语置于比较诗学的视野中,关注其在现代诗学中的种种诠释,并试图分析其在中西诗学比较目光下所产生的意义的彰显和内涵的丰富。也正是在这样的诗学诠释学的意义上,如"风骨"这样的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展现着它的生命力和跨文化解释力,也实践着其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诠释学 内容与形式 人化文评 笨拙的直译 意义转换与生成
下载PDF
“比兴”与中国诗学意义的动态生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宇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8-93,128,共7页
“比兴”不仅是中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方法,而且更是中国诗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可以作为描述中国诗学意义生成模式的基点。“比兴”意义的生成乃以它所具有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二元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取类”、“取象”的方式实... “比兴”不仅是中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方法,而且更是中国诗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可以作为描述中国诗学意义生成模式的基点。“比兴”意义的生成乃以它所具有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二元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取类”、“取象”的方式实现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张力互动在追求意义生成的动态性的同时实现了意义生成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诠释学 “比兴” “取象” 意义场 张力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